這是通識課老師推薦給我們看的一篇文章,雖然課程名稱是情愛溝通
不過我更願意把這堂課認知內容改成跟他人有效溝通啦,不局限於情侶
單一伴侶制(monogamy)一直是妥協,而非必然,更不是童話
(點圖或網址連結看文章
高山田鼠的照片,看上去蠻可愛的
推薦文章給大家看看,拒絕搞不清楚狀況就筆戰
有感想或者想抒發請下拉,不然右上說再見
下有個人感想請留意
(藍字部分為截錄
老實說人跟科學這部分談起來會很有火花,或許是因為找到了人的奧秘失去了神祕感
畢竟科學是實事求是,絕對得有個結果和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論點嘗試讓大眾接受,
反方的批評聲浪自然是不用顧慮那麼多了,丟一句「內心深處的感覺、這就是直覺」來打臉就好
雖然也不是強迫他人要接受科學的論點,但我總認為了解新東西不是甚麼壞事情
不少人看完肯定又要反感了,又要開始吵一夫一妻、一夫多妻的爭議性,有人連同性戀都吵進去了
不過其實認真看,這篇文章重點只是放在
促成與保留一夫一妻制的可能原因是相對短的壽命(至多兩年)、惡劣的環境、相當少量的產仔數,還有雙親一起照顧小孩的撫育體系。東海的新聞稿也說得很清楚,這種一夫一妻制是「遺傳上的一夫一妻」(genetic monogamy)而不是「終生只具有一個伴侶」(strict monogamy)
婚姻換個角度來思考,就是為了生物繁衍。
不然孩子呱呱落地就能自己順利生長,哪裡還需要家長?
看看翻車魚,翻車魚有跟高山田鼠一樣一夫一妻嗎。
作者還感嘆了一下臺灣所有有發稿的媒體雖然也抄了這段,卻沒發現一夫一妻制的形成要件與代價,因為看不懂生物學的部分,所以只好在美好愛情和一生一世上大作文章,而鄉民的回應不外乎是「看看老鼠想想自己」。
總覺得發文真正的初衷還有概念都被本末倒置了........我忍不住想問人類除了愛情以外甚麼都不剩了嗎?作者不是在唾棄一夫一妻制,只是除了歌頌愛情和反彈外遇我們還有東西可以思考好嗎?
而偷情,或一再續絃雖然看似能夠增進雄性或雌性的交配機會,但若缺乏合作生殖(或合作撫育後代)的機制,那麼後代的生存與成長也將大受影響。任何婚配制度的出現都是一種妥協的產物,我們不能只歌頌美好,而不看見代價。
可以說是為了後代以及自己的基因永續流傳的妥協,以現在社會的角度來看代價是自由吧(?
不知道在哪裡看到說「男人射了拍拍屁股走人,女人自己無力撫養孩子最終後代無法延續不利生存」
可不可以理解成婚姻正是為此而誕生的?以往的婚姻裡頭可沒那麼多愛情。
不過也不能怪人,畢竟偷情兩字看上去就是完全的負面代表。
所以那些人盲目的歌詠愛情做甚麼?這篇文章的重點又不是在愛情和偷情。
不忍說人的情況過於複雜,但是變數如此之多如果每個都必須納入考量根本就不用研究了
所以當然是盡可能的簡化啊,這篇又不是在談論人類的一夫一妻
而是在探討一夫一妻這個制度本身的緣由
更無關的跳痛思想↓
這篇文章莫名害我連想到洪蘭說:「在fMRI的掃描下,一個人在看到情人相片時,大腦活化的地方與接受海洛因刺激時是同一個地方。難怪戀愛中的人如癡如醉。」篇文章
雖然只是看照片,但我默默的把談戀愛跟吸食毒品畫上等號了哈哈。
.....當一切事情好像有了解釋之後看上去是那麼的無聊和反感,也難怪有些人連搞懂都沒搞懂就開砲。
妥妥的打臉,一句「妳那麼多的情緒和感受都是OOO還有XXX在你大腦裡面影響的啦!」來解釋其實真的讓人感到五味雜陳。
好像不小心把人的自我也給否定了,自尊受不了所以認知失調。
昨天翻過一本基本上可以算是醫學類書籍,裡面談到戀童癖跟瘋狂殺人魔在解剖或電腦斷層等掃描之後都發現,基本上都是腦袋裡面哪裡長了腫瘤然後壓迫杏仁核導致情緒失常,這好像又回到了社會學提的:「生病」這種東西是社會隨著世代定義出來的
舉例來說,像是憂鬱癥。在以前不被認為是病癥的其中一種所以患者受到非人類的待遇,一直到社會給憂鬱癥一個定位。
......這樣的科學結果看上真的很冷漠,我們不能責怪憂鬱癥的病人如此負面,所以我們也不能去譴責那些戀童癖和殺人魔的惡行惡狀?
同樣都是身不由己啊,也不是誰願意誰想要的。難道我們就不應該像對待憂鬱癥患者一樣對待他們嗎?
難怪這世上沒有一定的道理,因為道理總會被推翻。我忍不住無關的想,那人類那麼自以為是又是哪個地方哪個神經傳導物質在作祟了?
不過完全拿科學來解釋還是頗讓人傷心,所以我還是不要想太多的好。
反正這肯定沒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