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考試難度不一。如國考60分都是很高的分數(shù)。而剛剛聽高中朋友談論此次段考數(shù)學題目的衝康:出現(xiàn)大量沒在過去上課出現(xiàn)的題型,而此次數(shù)學最高分是65,但其餘50~10都存在。
題目難便難以要求高分,何況第一名已經(jīng)拔尖。但那第一名緩緩的說:「父母不允許這種成績,我回家等著被打。」
嗯,那我不知道低薪的社會人是不是該自殺了。如果任何時候低分代表不努力,而不應該,末沒有郭臺銘薪水的大人,是否也該看看自己是什麼模樣?
社會當然不允許失敗。但若學生分數(shù)就是一切,而低分代表不努力,就該死的話,低薪的人是否應該比照辦理?
當然,現(xiàn)在我只是在抱怨,這是我得說清楚的。我沒辦法改變環(huán)境,提出方針,但即使遇到不公也不能說些話,我們是獨裁社會還是民主社會呢?
那位高中的同學,真的,若被打是必然的,妳就吞下去,因為那是父母,沒辦法。但若認為不對,請功成名就,並立法限制這類管教權應尋正當理由而為。給與所有業(yè)已拼了命讀書的小孩一種權利:免除因成績而被父母責罵,導致的恐懼。
國家應保護弱勢,某些人卻踐踏弱勢,可恥。
※朋友回應引用: Deepsy So 以前只會覺得不允許失敗的環(huán)境缺乏包容,現(xiàn)在越來越覺得不允許失敗的環(huán)境簡直是低能弱智。 理由很簡單:如果不允許失敗,那就不允許嘗試;不允許嘗試,那就少了很多從失敗學習、進步的機會。 當然過馬路玩火這種涉及安危的事情,當然不允失敗,但是芝麻綠豆的小事不允許失敗,造就的就是不敢嘗試,然後沒有機會探索、進步,這在資訊高速流動的社會,是非常要命的一件事。別人不斷探索,在失敗中學習,自己不斷退縮,在「沒有失敗」中停滯。這樣會有競爭力才是見到鬼了。 在教育中不允許失敗,不僅可恥,而且低能、弱智。 坦白說,我前幾年的時間,大多都在和潛意識中的「不敢失敗」奮戰(zhàn),不斷說服自己「失敗是最好的學習」,即使已經(jīng)沒有任何處罰,直到最近一兩年才在大多時間得以克服它。差不多是一個手動改寫焊在腦袋中的作業(yè)系統(tǒng)核心然後不斷除錯才修好一部分的概念。 也因此,我在看到這種事件時,就無法理智的控制用詞的理性中肯。或著該說,我覺得這些詞彙,就是理性中肯,恰到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