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都是二十的人了,怎麼還會想討論這種在網路上被談到爛的議題。其實只是單純因為我曾經對這件事感到非常非常在意。
倒不是在意這些話太少人知道,只是覺得沒有把這些想法記錄下來怪可惜的,所以便決定在這裡留個檔,或許再過十年就會忘記現在的想法也說不定。
那麼,我想廢話不多說,就直接開始講吧。
這就是本文的主角。
但首先,我想先看一段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XX6w_L9bIk
嗯,其實可以不用看完,意思意思一下就好了。
我看完這部的結論只有一個......
初音真的好可愛喔!超可愛的!
所以我決定再看一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ZUetE_WqiI
好的,真的只看到上面這一部就好了。
本文正式開始。
相信許許多多的動漫迷們、或多或少都有過一些類似的經歷。其實回想起我自己的過去,我最初開始接觸萌系動畫是從國中三年級開始。首先接觸的作品叫做「守護甜心」。
啊啊,可能有人會開始納悶,不是要討論初音未來嗎?怎麼竟然說起了自己的萌漫史?我實在得說,這兩者真的是密不可分。動漫與初音,是的,我相信動漫迷與初音、或初音迷與動漫之間,絕對性的存在著一份關聯。初音在所有初音迷心中的存在的份量,我想恐怕是跟他們心中的對動漫的情感 一樣重 的。
繼續說下去,回想起五、六年前的自己,當時死盯著電視螢幕,看的是「卡通頻道」,那年的我喜歡的卡通應該是「KERORO軍曹」或是「魔法咪路咪路」吧,其實有點不太確定;總之,當年、當天、那一瞬間、那一刻,當「守護甜心」的廣告播出的那一刻,我是真的──雖然說起來很做作──被電到了。
看到甜心出擊的亞夢,我的反應很單純──
「好(那時候我還沒有萌的概念)可愛呀──!」
就這樣子。
在這之後,我很順理成章地開始定時收看守護甜心,然後便迷上了這種少女畫風。
但這還只是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是在國三更後期的時候了,那時候是周末,隔周好像就要段考了我記得,但是那周老爸老媽要出門工作,於是剩下我和我哥待在家裡。
所以我很自然地不想讀書時,就開電視隨意瀏覽。好死不死,被我瀏覽到了一個奇怪的臺,看起來跟卡通頻道畫風很像,不像是電影節目,但是正在播放什麼影片之類的,我實在很好奇於是就決定停下來看看這臺是在幹嘛的。
然後電視的右側滑下了一行字:
灼
眼
的
夏
娜
劇
場
版
我當時對夏娜沒什麼概念,但是有在一個很會畫漫畫的同學桌墊上看到他用油性筆寫過前五個字。於是我索性就坐下來開始看,看到了半夜。
我的結論是:
「夏娜......真的好帥又好可愛??!」
嗯嗯那麼,回憶就到這邊,結束。
之後的事大概也不用一一明講了。喜歡的話自然就會去打聽、去接觸、去購買。考完學測後我第一次知道了輕小說的存在,上了高中我獲得了人生第一臺筆電(就是現在這臺),於是整個人像是跌下雪坡一樣,愈滾愈大愈滾愈快。
看電視、上網查、書店買、上網看、問同學、載動畫......等等的,就在高中三年間濃縮完成。
現在,我想把重點放在青少年動漫迷特別感冒的一個字眼──宅。
不過我事先聲明,這篇並不是要嗆反動漫迷或是要御宅正名化的文。只是想說一說,自從我接觸動漫之後在宅這個字眼上看到的各種事情。
首先是我父親吧(我母親比較單純,她一直覺得動漫就是卡通,怎麼我年紀這麼大了還在看卡通這樣,真是可愛童心未泯的兒子。所以沒什麼好說的),我父親算是思考相當認真一派的,因此在我看守護甜心時,我老爸也很認真的想知道他兒子怎麼突然這麼熱衷於某部卡通、所以跟著看。然後在某天很嚴肅地跟我討論起漫畫或動畫內容是相當不真實、很有可能會造成兒童思想歪曲的東西,他那個年代還有很多青少年因為過度沉迷漫畫、分不清現實與故事,而導致各式各樣慘絕人寰的殺人事件等等。另外還有,他覺得亞夢的裙子太短了。
當年的我可是從未聽過這種東西,雖然殺人事件應該是很可怕的事情,我也相信老爸不會胡亂捏造事件嚇我,但我對亞夢的印象一直都只有一個啊(可愛!),這還能延伸出去什麼多嚴重的事情呢?
附帶一提,我那時候還沒有H漫或A片的概念,因此更沒打算將裙子短歸咎於色情吸睛。
但是父親的話令我耿耿於懷,或許是基於反抗心理吧,我一直想要找出結論來反駁他,因為我不高興自己喜歡的卡通被和過去的殺人事件扯在一起。當然事後並不是沒找到證據反駁,而是沒什麼機會,因為老爸也很少針對這點在繼續吐我槽。
直到高二後期的時候,我才開始接觸到「宅男」、「御宅」等等新文化名詞。我直到那時候才知道,原來社會上有不少不接觸動畫的人、他們的思想比老爸還更偏激。歸根究柢,老爸一開始的確是擔心我接觸這類東西會影響思想,但是經過他一番長篇大論之後,我就會在潛意識裡節制與篩選,所以往後他就不擔心我走歧路了。到了高中,他仍舊擔心我接觸這種文化的原因其實是──怕我接觸這些東西會被別人歧視。
所以在那時,我算是第一次明白,接觸「動漫」文化原來會被別人看不起!原來社會這麼多人討厭這種畫的可可愛愛的女孩子!原來網路上存在這麼多無理的攻擊!
那時候的我可能是血氣方剛吧,在網路上只要看到一些歧視御宅文化的文章就會上去留長文洩憤、或是在youtube上面發表高見與人對嗆。說不定現在在youtube上找那類影片的留言還可以看到我的代號在上面。
當然隨著年紀增長──我相信幾乎所有動漫迷都有這樣的結果──也就不再對這件事這麼在意了。第一,曾在網路上嘴砲的都知道,嘴砲沒有輸贏,只有耐心,通常多講幾句對方就不想理你了,這時候會覺得自己贏了嗎?我沒有?。∫驗槲疫€有很多話想講,但對方不回覆了!一肚子的積怨無處宣洩,只會引來更大的鬱悶而已。搞到最後,只覺得管這種事真是煩人,反正討厭動漫的就算辯不贏你他還是討厭動漫,那跟他嘴砲幹嘛?
而第二點也算是比較關鍵的:隨著年紀增長,自己身邊的同伴愈能自己挑,那些愛嗆人宅東宅西的自己也不會常往來,所以要求御宅正名化的氣焰是說散就散。
好了,拉哩拉雜說了一大堆自己在動漫接觸上的過程,終於要討論到本文的最後重點──
──虛擬偶像,初音未來。
我接觸初音未來的契機是在高三快畢業時的那幾天,某朋友在午飯時給我聽了三首Vocaloid的曲子:
千本櫻、Yellow、與Happy synthesizer。我的感想頗單純的,好聽。所以就跟他要了曲子回去多聽幾遍。在那之後,他介紹了我幾首MMD,也就是看初音跳舞唱歌的影片,其中一步就是上面的Yellow那首連結。看到初音穿著那麼可愛的衣服跳那種舞,實在叫人不心癢都難。
於是,我很自然地開始找自己的宅友吸收有關初音未來的資訊。然後上網查一查、聽聽歌。後來在因緣際會下,上網點了某次初音未來演唱會的片段影片看了之後,接著就去查了演唱會的完整版、接著又是另一場的完整版、接著又是另一場的.....
於是,我正式開始成為初音迷。初音所唱過的所有有名的歌曲也幾乎都接觸過了,還記得當時在網路上看到段白目白目的新聞,「現實跟虛擬傻傻分不清楚」之類的標題,被撻伐的很慘。所以我當時也在思索,到底我喜歡初音的那個地方?還有,過去的我也覺得初音竟然會辦演唱會實在很誇張,初音竟然只是投影螢幕而以怎麼還能辦演唱會(當時還以為是2D投影就是了)!
在那時,我歸納過自己在看完初音未來演唱會後所得的感想,並且寫成心得:
「
我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初音,當然,我喜歡她的長相,她的聲音,從來都不認為喜歡一個虛擬角色有什麼不對。
但是,我只有喜歡這個虛擬角色,對她的感覺,從未跳脫"她只是個軟體"的框架。
直到我在網路看了好幾場的演唱會之後,我才終於明白,眾多網友一直在網路上聲稱的:
"初音未來不只是軟體!她也是人!"
先說說我對演唱會的感覺吧。我認為一場好的演唱會本來就是需要由歌手,演奏者,觀眾一起來建立。無疑的初音未來的演唱會前二者都辦到了,其中最難達到的就是觀眾對於臺上表演的配合。"只是個軟體而已!何必為那種軟體歡呼?"沒錯,如果你覺得這場表演不精采,何必歡呼?然而反過來說,如果精彩,你不管如何的為臺上歌手喝采都不應該覺得奇怪。
初音未來的演唱會辦到了。
正因為有前兩項因素的配合,成功的讓觀眾這一個環節天衣無縫的與之合而為一,整場演唱會的氣氛一路嗨到快結束之時,一個對我而言十分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
觀眾竟然在不捨初音的離去。「安可!」「初音!」的呼喊未曾間斷。
一般來講,初音的表演是由電腦控制,應該很難說安可就安可吧?我相信在場歡呼的觀眾肯定也明白這點,然而他們依舊對著舞臺,搖著手中的螢光棒,不肯接受歌手的離去。
就這樣,一秒,二秒,三秒,好幾秒過去了,終於,"大家的女神"再次現身於臺上!
在那同時我也立即想到舉辦的人肯定有為這種情形做足充足準備,是自己知識太少了。但是另一方面,我更因那些觀眾而感動。
沒錯,他們不把初音做為一個軟體看待?;蛟S早就知道演唱會不容許出現失誤才會毫無顧忌地喊安可,但是最重要的,他們就是把初音當成一個他們所崇拜的"人"看待,因此對於初音的態度不會比其他偶像的態度更輕慢。我終於明白,原來這就是一個人的"誠心"與"真心",儘管旁人可能認為這是自欺欺人,然而不可否認的,這份"真心"使的那些人變得更加寬廣,能夠接納更多事情。
從今以後,我也能夠抬頭挺胸的告訴別人"我的偶像是日本的初音未來,而且她可不只是個軟體,而是接受好幾萬人喝采的超級偶像!初音未來也是人!"」
好吧,我承認把過去的文章翻出來是真的很尷尬。原來我當時是這樣想的喔.......不,其實我現在也算是這樣想,只是.....沒那麼感性就是了。
所以,我現在再重新用那顆已經冷靜下來的涼腦思考看看,到底我喜歡初音是喜歡在那裡呢?(老天終於與題目呼應了......)
說到這裡,讓我想到自己以前曾經跟老哥有過一段這樣的對話:
兄:「梨控,你喜歡聽初音的歌是不是?」
我:「嗯?啊,是啊。」
我老哥喜歡聽篇西洋的流行歌曲。他還滿重「聽」的本質。
兄:「話說......初音的演唱會啊.....」
我:「嗯?」
兄:「去聽初音的演唱會,就是因為覺得初音唱的好聽吧?」
我:「喔......是吧,但我是覺得初音也很可愛呀,不過也有一些是重初音的存在價值,例如初音是能夠使自由寫歌者發揮天分的一項媒介、她唱的歌就是網路上很多默默無名的有才者寫出來的,應該也有不少人是看中這份價值而去聽演唱會吧?!?/div>
兄:「這樣喔?!?/div>
談話聽到這裡,大家應該都知道我老哥想幹什麼。他畢竟是老哥,跟我年紀雖然差三歲但還算在同一世代,比跟長輩代溝小很多。身處主流文化西洋音樂的他並沒有接觸過初音未來,沒有「接觸初音未來而會有的困擾」。只聽我提及過,因此他想站在我的立場試著接觸看看初音未來這項資訊如何。
看他臉上閃過一絲困擾的表情,我有點賊賊的笑著問他:「你覺得去初音未來演唱會,對著投影螢幕歡呼很奇怪是不是?」
兄:「是,很奇怪?!?/div>
我不介意,兄弟之間的對話這樣是很自然的。他不是站在一個非動漫迷的立場想要了解我,而是站在家人的立場。但最後應該是理解方向不同吧,他還是無法理解我們在想什麼。
我大概可以歸納出他想法的總結:
「如果是因為覺得初音未來的歌聲很好聽,而去現場演唱會,那倒還算是合理。但是除此之外的任何理由,而使得一大群人對著一個3D的投影螢幕大聲歡呼喊叫,那實在是太奇怪了。」
OK,所以在這項正題面前,我就以虛擬偶像VS真人偶像之間的區別,來談談我到底喜歡初音未來哪點吧。
在這之前,有好多好多老生常談的論點在網路上掃過;諸如:虛擬偶像無法回應粉絲→真人偶像的回應也不會是針對你單一粉絲的回應、虛擬偶像無法跟歌迷握手→真人偶像也只能跟粉絲人數的幾萬分之一握手罷了還會輪到你嗎、虛擬偶像的反應都是假的是設計好的→真人偶像對粉絲的回應難道就是真心的嗎..............................諸如上述此類的,偏向否定虛擬的、反問實體的對話,我不打算再用。
我就以最單純的數學比較係數法,去比對真人迷與初音迷之間的關聯:
追真人偶像的想法
1.真人偶像很可愛很漂亮
(新田惠海,飾 「真人偶像」)
2.真人偶像唱歌很好聽
(花澤香菜「初戀ノオト」專輯, 飾 真人偶像的專輯)
3.真人偶像跳舞很漂亮
(蔡依林,飾 真人偶像跳舞)
4.真人演唱會就是要享受臨場感
(五月天演唱會,飾 真人演唱會)
5.與志同道合的粉絲一起追同樣的偶像感覺實在太棒了
(很多支手,飾 志同道合的粉絲)
以上,就是我歸納出來、喜歡真人偶像的五個理由。
所以,接下來就來比較看看,我到底是喜歡初音的哪裡呢?跟追真人偶像的一不一樣?
1.很可愛很漂亮
2.唱歌很好聽
3.跳舞很漂亮
4.享受臨場感
5.志同道合的粉絲
對啊,就這樣。
就只是這樣而已。
真的,就只是這樣而已。
我追求偶像的理由,與他們一模一樣。
就只差──喜歡動漫美少女,多過真人。
我覺得初音很可愛
很可愛
就只是很可愛
我喜歡看人跳舞。只是...更想看比較可愛的動漫美少女跳舞。
是的,誰不喜歡看人跳舞呢?
只不過,我喜歡動漫美少女,多過真人。所以我想看她們跳舞。
誰不喜歡聽歌曲、在演唱會現場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High?
向舞臺上喜歡的那個人
歡呼
沒別的原因,就只是因為我覺得她比真人可愛。
就只是覺得動漫美少女比真人可愛而已。所以就像真人偶像的粉絲一樣,我也希望看到自己喜歡的動漫美少女在舞臺上唱歌、跳舞、做出對我們揮手或說話的動作,就只是這樣而已。
所以總歸結論一句,我們喜歡初音的最初目的,我相信(如果不是那些音樂創作人本人或動畫製作人的話)就只是因為她是個會唱歌會跳舞的動漫美少女而已。沒多麼高尚、沒高尚到會在喜歡的那一瞬間探討初音未來的存在價值是什麼;也沒有什麼現實虛擬分不清、我們只是分得很清楚:我喜歡動漫美少女、多過真人罷了。
當初在追初音的時候,當然也有連著鏡音、巡音之類的一起接觸。說實在的、電子音一開始有些不習慣,聽久了也就沒問題了。而且當時接觸了很多初音迷的觀念,一直告訴自己喜歡初音沒有錯云云,但是當我把這些歌曲界介紹給我的宅皇朋友傑克時,他竟然很乾脆的回答:「我不喜歡初音的聲音耶,她聲音太尖讓我不太舒服。」讓我大驚失色。一時之間讓我難以置信他怎麼會講出這麼大逆不道的話,然後他說道:「咦,我記得這首歌niconico有人翻唱喔,你要不要聽聽看?真人聲音比較好聽啦。」
當時,這種想法我連想都不敢想。因為初音未來會被人否定的一項直接理由就是「聲音太不自然」,所以我一直催眠自己,初音的聲音是好的,初音的聲音沒有問題。然而傑克卻很乾脆地向我點出了事實,他把真人版的歌傳給我後,我聽了一遍,立即得出了結論:真人版的聲音比較好聽!
在那之後,我的接觸範圍又更廣了。我也同時更加清楚,到底自己對一項事物的喜歡極限在哪裡。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不需要催眠自己「應該毫無保留的喜歡」某樣東西。在那之後我曾遇到另一位初音迷(比我還資淺的),也向他說過「niconico的真人翻唱初音的歌也很好聽哦」,他直接回答:「啊,就歌曲而言我還是比較支持原唱的.....」我聽了之後只是笑,心想著他這方面的心智年齡還不夠去頓悟。因為,有時對自己所喜歡或堅信的事物會產生盲念,最後卻忘記自己真正喜歡的是什麼。(當然,要是他是真的喜歡初音的電子音我也無所謂)
所以最後的結論,我想也沒什麼好再說了。關於這篇文章的標題「喜歡初音的啥?喜歡虛擬偶像哪裡?」就這麼簡單。很可愛,就只是看到了很可愛。因為我在接觸動漫之後喜歡上動漫美少女、喜歡動漫之後接觸到初音、一開始是為了替自己人護航而堅持初音的所有優點,直到後面漸漸了解自己所喜歡的本質、自己最基本的慾望為何。
初音有優點、也有缺點。初音有些歌唱得好、有些歌不適合電子音。但是唯一一樣能使我繼續喜歡初音的東西,就是本文最初的那段影片。
我,就是喜歡看到可愛的初音唱歌跳舞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