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拼貼方式感覺真的很不一樣呢!!變得好有質感>ˇ<
8月16日週六原先就預定去看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吸血鬼德古拉傳奇》展,隔天週日去八里左岸的古典玫瑰園用餐〈臺中來的朋友聽成巴黎左岸,笑死我XD,一天飛不過去啦〉,慶祝翌日週一自己的生日〈真會享受〉,就在當下突然想嘗試《巖窟王》貼CG材質的作畫方法,於是實驗〈?〉就這麼開始了。
關於德古拉展的內容,我之後再補寫遊記介紹,詳細情形可以先看這邊的簡短感想。《古典玫瑰園》前前後後在八里、士林跟臺北的其他地區陸陸續續消費不知道多少了W,因為氣氛相當英式古典,又有英式下午茶三層塔,雖然價格跟園內擺設及餐點一樣華麗〈躺〉,還是很愛光顧。

聶特曼、紗裘貝茜
皚雪、魔非斯特
果、瑪戚麗妲、閏歇爾
這張應該是三天來的行程合併,被吸血鬼一族邀請喝下午茶之類的故事。以下實驗心得:
畫這種風格,必須強制改掉狂想塗上陰影的癖好Orz,本來還在妄想只是做幾張花紋樣式可以省去不少時間,結果光是花紋的數量就足以讓PS跑不動了,中途開始決定全面把花紋重複利用。總體來算跟平常個人的畫法比較,的確會省掉不少時間,但相對容量也是出奇可怕,因為花紋即便是想要重複利用也必須騰出來先放在其他圖層,但光是這層就會吃掉很多快顯記憶體〈死〉
快顯出不來的狀況,我的PS有如將死置之度外的英雄豪傑,拼命衝去當機|||,畫貝貝的時候一共跟PS當機重開博鬥了一小時,平均每畫兩分鐘就會出奇不意的當,趕緊關掉重練,還好畫到水晶吊燈的時候改了快顯,雖然還是有死當問題至少次數大幅減少。我想下次要實驗不會再一次拉群角下去了〈躺平〉
不過這張有些失敗的地方是貼圖部分區塊太多色彩,失焦了ㄒ_ㄒ,儘管已經習慣這樣的誇張目眩,自己畫得時候沒有查覺,快接近尾聲的時候正在跟PS鬥法,完成整張圖的才突然注意到,貼給朋友看也指出了問題所在點。是說雖然看過《Elfen Lied》但當時沒發現風格是來自於奧地利畫家克林姆,感謝朋友的建議又長知識了W,想盡快在這種風格上取得自己的平衡點,這樣我才能畫本家的西洋棋棋戰系列QQ,是說有機會也想嘗試一下慕夏的風格〈小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