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想要什麼第五章提及財富與幸福感的關係,認為金錢帶來更多種、更便利的選擇。
對兩者間的關係,我的結論倒還是偏向「到某個程度後,財富增加程度的邊際效應將遞減」。不僅僅是同樣的十萬元,對低收入戶與億萬富翁不具有相同的價值。也不只因為同樣是失去一半財富,對兩者之價值還是不同。(即使是比例相同,通常窮人會比富人更在意。因為對他們來說,這是死生問題。)更因為,其他因素——計較來計較去——的影響力就變大了。
首先,我們確實應該有個基準點。例如生命安全、有東西果腹、不被當作賤民或被隔離輕視等。在達到這個基準點之前,只能說是「人不被當成人」(缺乏基本人權)的階段。當安全、基本尊嚴等已受到保障之後(不至每天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唯恐下一秒就家被抄、人頭落地),卻還吃不飽;這時財富才會具有極大的影響力。讓我們想想極端的情況:在窮困到三餐不繼的情況下,一天或是兩天食糧的幸福度,當然是相差良多了。但僅就經濟標準而言,這物質生活的基準線可能比許多人想像的都還低。甭須達到福利國家那麼高的標準。或許和原始部落的日常生活差不多。能吃飽穿暖、可安身立家、具穩定預後(如工作收入)又有私人時間,再加上安全尊嚴受到保障等等條件後,財富就沒那麼有效了。那這時會是那些因素開始發揮作用呢?
人是善於比較的生物。說好聽點是追求公平正義,說難聽點就是酸葡萄心理、見不得人好了。就算已經很富有,但若旁邊都是較自己更有錢的傢伙,那麼心情怎樣也快活不起來。更甭提自己真的比人窮的情況。也因此,Gini coefficient 才會與社會安定度有關啊。是故,基本身心需求達到後,要看的就是實際生活與自己已知最上等的優渥生活的比例了。越接近已知最優渥的生活,幸福感越高。羅馬時代貴族家庭、中國古代王公貴戚的財富,就算比不上當前先進國家上流階級的水平;他們過的生活,還不見得會比一般白領階級好。但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他們,對生活之滿意度或者甚至更高。畢竟他們過的已經是當時代已知最好的生活了。就算還想過更好的生活,也只能打不切實際的魔法世界裡找。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問題在人越是開化、眼界越開,知道的「上等優渥生活」越多,那不滿足感也就越高了。當我們一生所見所知、所到過的地方不過方圓百里內,我們能比較的對象也就附近的鄰居們,當然很容易滿足。一旦身在邁向「已開發國家」的路上,雖然熱錢湧進,但若大家發現財富不是平均分配,而所謂「好生活」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發達國家竟有這麼便利的技術時,比較的標準就提高了。當打開電視、上上網、去趟電影院,所見所聞皆是世界技術先進國家那種無法持續的浪費生活模式(如歐美、因石油致富的國家,甚至是劇本中才見得到的富人奢華),我們怎麼能不心生嚮往呢。可以的話,十個人中有九個都想過過那種極樂天堂啊。於是「已知最優渥生活」的分母大增,我們相形見絀,不滿度自然大增。甚至有時還不待比較,光是促進發展所帶來的動盪就夠嗆人的了。君不見曾經的最幸福國度不丹,在經濟發展後也落漆了。不丹人民發現生活變得不穩定,沒有之前那麼好時,與過往生活相較,還有誰會在乎幸福指數更甚於麵包的呢。所以說,渾沌鑿開七竅才會算作悲劇啊。有時,純樸的生活幸福感卻更強烈。
幸運的是,就算我們會因為發現到實際生活沒有理想那麼好,因而感覺不滿;卻還是能以轉移注意力、不再天天想著這些窩囊事,而忽略這種感受。例如,藉由忙碌的勞務,使自己連比較的時間、經歷都沒有。生活在一個周遭生活甚至比自己還糟的環境中,每天所見所聞都是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也可以讓人以為自己其實已經夠幸福的了,甭與人相爭。或是久居於本來不幸福的環境,又沒可能回去,讓「上等優渥生活」成為天邊的彩虹。就算知道世上確實有人住豪宅、開名車、天天帥哥美女、傭人環伺;只要自己能死心、覺悟到自己永遠都不可能過上那種生活,或是相信只要努力奮發,總有一天也能那樣,人們還是能感受到幸福的。
更幸運的是,我們確實還有方法可以不採用麻痺自己的方法,阻卻這枷鎖:我們可以直搗黃龍,去掉斤斤計較之心。達觀、看開點,了解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錢夠用就好。要隨時隨地都能安身立命,這有時就得要靠修身養性的功夫了,甚至算是宗教的範疇了啊。
過去30年間,常見的睿智觀點是,一旦某人達到最低生活標準,更多的錢不會產生更多的快樂。如果生活在某個收入水平以下,財富增加會帶來不同感受,但在那之後,錢買不到快樂。這是理查德·伊斯特林1974年進行的現代與傳統對照研究的結論。不過,最近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研究表明,在世界範圍內,富裕能夠增加滿足感。收入更高的人的確更快樂,平均而言高收入國家的公民往往更加滿意。
對兩者間的關係,我的結論倒還是偏向「到某個程度後,財富增加程度的邊際效應將遞減」。不僅僅是同樣的十萬元,對低收入戶與億萬富翁不具有相同的價值。也不只因為同樣是失去一半財富,對兩者之價值還是不同。(即使是比例相同,通常窮人會比富人更在意。因為對他們來說,這是死生問題。)更因為,其他因素——計較來計較去——的影響力就變大了。
首先,我們確實應該有個基準點。例如生命安全、有東西果腹、不被當作賤民或被隔離輕視等。在達到這個基準點之前,只能說是「人不被當成人」(缺乏基本人權)的階段。當安全、基本尊嚴等已受到保障之後(不至每天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唯恐下一秒就家被抄、人頭落地),卻還吃不飽;這時財富才會具有極大的影響力。讓我們想想極端的情況:在窮困到三餐不繼的情況下,一天或是兩天食糧的幸福度,當然是相差良多了。但僅就經濟標準而言,這物質生活的基準線可能比許多人想像的都還低。甭須達到福利國家那麼高的標準。或許和原始部落的日常生活差不多。能吃飽穿暖、可安身立家、具穩定預後(如工作收入)又有私人時間,再加上安全尊嚴受到保障等等條件後,財富就沒那麼有效了。那這時會是那些因素開始發揮作用呢?
人是善於比較的生物。說好聽點是追求公平正義,說難聽點就是酸葡萄心理、見不得人好了。就算已經很富有,但若旁邊都是較自己更有錢的傢伙,那麼心情怎樣也快活不起來。更甭提自己真的比人窮的情況。也因此,Gini coefficient 才會與社會安定度有關啊。是故,基本身心需求達到後,要看的就是實際生活與自己已知最上等的優渥生活的比例了。越接近已知最優渥的生活,幸福感越高。羅馬時代貴族家庭、中國古代王公貴戚的財富,就算比不上當前先進國家上流階級的水平;他們過的生活,還不見得會比一般白領階級好。但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他們,對生活之滿意度或者甚至更高。畢竟他們過的已經是當時代已知最好的生活了。就算還想過更好的生活,也只能打不切實際的魔法世界裡找。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問題在人越是開化、眼界越開,知道的「上等優渥生活」越多,那不滿足感也就越高了。當我們一生所見所知、所到過的地方不過方圓百里內,我們能比較的對象也就附近的鄰居們,當然很容易滿足。一旦身在邁向「已開發國家」的路上,雖然熱錢湧進,但若大家發現財富不是平均分配,而所謂「好生活」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發達國家竟有這麼便利的技術時,比較的標準就提高了。當打開電視、上上網、去趟電影院,所見所聞皆是世界技術先進國家那種無法持續的浪費生活模式(如歐美、因石油致富的國家,甚至是劇本中才見得到的富人奢華),我們怎麼能不心生嚮往呢。可以的話,十個人中有九個都想過過那種極樂天堂啊。於是「已知最優渥生活」的分母大增,我們相形見絀,不滿度自然大增。甚至有時還不待比較,光是促進發展所帶來的動盪就夠嗆人的了。君不見曾經的最幸福國度不丹,在經濟發展後也落漆了。不丹人民發現生活變得不穩定,沒有之前那麼好時,與過往生活相較,還有誰會在乎幸福指數更甚於麵包的呢。所以說,渾沌鑿開七竅才會算作悲劇啊。有時,純樸的生活幸福感卻更強烈。
幸運的是,就算我們會因為發現到實際生活沒有理想那麼好,因而感覺不滿;卻還是能以轉移注意力、不再天天想著這些窩囊事,而忽略這種感受。例如,藉由忙碌的勞務,使自己連比較的時間、經歷都沒有。生活在一個周遭生活甚至比自己還糟的環境中,每天所見所聞都是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也可以讓人以為自己其實已經夠幸福的了,甭與人相爭。或是久居於本來不幸福的環境,又沒可能回去,讓「上等優渥生活」成為天邊的彩虹。就算知道世上確實有人住豪宅、開名車、天天帥哥美女、傭人環伺;只要自己能死心、覺悟到自己永遠都不可能過上那種生活,或是相信只要努力奮發,總有一天也能那樣,人們還是能感受到幸福的。
更幸運的是,我們確實還有方法可以不採用麻痺自己的方法,阻卻這枷鎖:我們可以直搗黃龍,去掉斤斤計較之心。達觀、看開點,了解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錢夠用就好。要隨時隨地都能安身立命,這有時就得要靠修身養性的功夫了,甚至算是宗教的範疇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