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閒聊〕鑽研「禪」?又或者加入「米屋」的行列?

翼は夢、そして空へ | 2013-04-13 18:08:37 | 巴幣 92 | 人氣 3138

看起來有點奇怪的標題,其實內容是談論關於耳機的事情......




」?「米屋」?怎麼一下子就提出兩個莫名其妙的名詞?

其實,「禪」與「米屋」分別是日本耳機玩家對於德國知名耳機大廠:Sennheiser(森海塞爾) 與 Beyerdynamic (拜爾)的代稱。如果有看過「我的女友是耳機狂(下)」的朋友,對下頭這段說明文字或許還記憶猶新:

Sennheiser的日文發音「ゼンハイザー」,其開頭的「ゼン」和日文「禪(ぜん)」的發音一致,所以部分日本耳機玩家喜歡以該字作為S牌的代稱。Beyerdynamic(ベイヤーダイナミック)也基於相同的理由,被日本耳機玩家稱為「米屋(べいや)」。

無論是「禪」也好、「米屋」也好,這兩個耳機品牌都是耳機業界的技術領導者,同時也是「德國之聲」的最佳代表。而「禪」的HD800與「米屋」的T1,經常也成為耳機玩家選購高階耳機時的候選對象。


▲ HD800(圖左)與T1(圖右),你喜歡哪一副?


HD800,個人對它是一直存有偏見的。

一來,它的造型和前代的旗艦機HD650相差太大,雖然很有具有設計感,也跳脫了傳統耳機造型的窠臼,但個人總覺得有點太過前衛了,覺得有點譁眾取寵的感覺。

二來,耳機界經常流傳著一句話:「想要讓HD800發出好聲音?請再準備X萬元投資前端系統!」坦白說,個人覺得這樣的說法容易帶來爭議,也有點「以價論聲」的意味,不過卻也明白點出了HD800的潛力無窮,才會讓使用者不斷投入預算,只為了追求更卓越的聲音。

總之,「外觀時尚」+「燒錢」是個人對HD800的刻板印象。


T1呢?

就造型上,T1大致維持著「米屋」過去一貫的耳機設計邏輯,長得就像是DT880、990的小改款(當然質感好上不少),不像「禪」的HD800一樣突然「改頭換面」。對於愛好低調的我來說,這點加分不少(其實是不希望引起家人的注意)。

二來,在預算投入上,根據個人閱覽過的國內外相關討論,都認為T1也是一副潛力無窮、值得持續投資前端系統的耳機,不過相較於HD800而言,T1「似乎」比較容易以入門的設備獲得較為優質的聲音表現。

換言之,相對於「外觀時尚」且「燒錢」HD800,還是「外觀樸實」且「較不燒錢」的T1較合乎自己的味口。雖然如此,個人壓根沒料想到自己會有購買此等高價耳機的一天。


然而,破局的一天終究來臨了!

原本單純只是為了檢証Duet2是否可以順利驅動600Ω的高阻抗耳機而試聽了T1,卻發現這臺一體機的推力遠遠超乎自己的想像(詳情請參閱本文),也在同時體會到T1的美聲,並計畫入手此耳機。

然而,一旦要拿出這麼高昂的預算購買耳機時,心中自然也浮現:「就這麼入手T1?是不是也該考慮一下近似價位的產品?」於是乎,在注意「米屋」的T1之餘,個人也很自然地把目光瞥向了「禪」的HD800以及HD700。


▲ HD700(左圖),填補HD800與HD650(右圖)空缺的耳機


HD700?半路殺出的的成咬金?

HD800在2009年公佈,作為「禪」的新一代旗艦耳機,它的實力無庸置疑,不過它的身價卻遠遠高650出一大截,因此外界一直預料該廠還會發表一副新耳機來填補650與800間的空缺。直到2012年,HD700正式公布,也解開了外界疑惑。

HD700,部分玩家認為它不過就是作為次旗艦的而開發的產品,不用給予太大的期待。但也有很多玩家在聆聽過它的表現後,認為絕不能小看HD700,並稱讚是一副卓越的耳機,而且聲音走向和HD800截然不同,並非只是「HD800的劣化版」或「650的加強版」那麼單純!


HD700與HD800的特性差異...

以日本網站「ゼン研 ∫ SENNLABO」(內容相當豐富)為例,站長「まーや毒毒」本身同時擁有HD800、HD700兩副耳機,也針對兩者作了深入介紹以及交叉比對。若依照該站長的整理,兩隻耳機的特性如下:

HD800:
廣大的音場、高解析度以及優異的現場還原能力。高頻延伸性絕佳、低頻下潛深,然而存在感較為薄弱。基於上述特性,HD800對於古典樂等氣勢磅礡或是需要廣大音場的音樂類型較為擅長,卻也有很多不適合的音樂類型(但站長也補充說是拿手中的其他耳機比較後所下的評論,單以HD800作為主要耳機不會感到不足,其實力仍然是世界TOP水準)。

站長也針對HD800的廣大音場作了進一步闡述,認為這是HD800的最大武器,特別是當面對錄音品質較佳的樂曲時,將使得曲子的音像與音場得到相當良好的發揮(甚至誇張地提到連高品質的類比錄音都有被「數位重製」過的錯覺),讓整個演奏都鮮活了起來。即使HD700的音場也很寬廣,卻無法獲得相同的體驗感。


HD700:
三頻均衡(特別是低頻表現佳,補足了HD800的缺點),人聲的定位稍微前移,解像力、樂器分離感、立體感均相當卓越,能夠生動地將演奏真實地傳達出來。相較於800較擅長特定的音樂類型,HD700則對於各種音樂類型都能有不錯的表現,即便是錄音品質較差的曲子,HD700也仍然有不錯的表現。

此外,站長認為HD700的人聲表現絕佳,拿來欣賞爵士女聲是一大享受。


雖然還沒實際聽過聲音表現,不過如果單就上頭的文字敘述,個人應該會很喜歡這兩副耳機。然而耳機這種東西,他人的評價永遠只能作為參考,實際的表現如何當然還是要耳聽為憑。


既然如此,還是前往店家試聽吧!

雖然已經做好覺悟,無論是購買T1、HD800或是HD700的任何一副後,終究也會面臨升級前端設備的一天。不過Duet2這臺精美的小機器很合自己的胃口,耳機推力也有基本的水準,預計還會停留在身邊好一陣子,因此本次的試聽機仍然由它負責!

總之,利用週五的空暇時間,個人拜訪了位於臺北公館的知名耳機店〈加煒〉(場地優、服務態度佳,值得推薦的優質好店),並試聽了上述三副耳機。


首先是T1(預設的對照組)

基本上T1已經聽過幾次,算是個人比較熟悉的耳機。極高的聲音密度、強大的資訊量,是個人對於它的最大印象。音場廣闊而富有層次感,樂器分離度佳,人聲凝聚而富有感情都是個人很喜歡它的地方。

當然,對於T1個人還是存在一些微言,不過大多與外觀有關連。首先T1的重量不算輕,而粗又長的訊號線雖然堅固無比,卻讓耳機的整體重量變得更加沈重。此外,T1的耳罩對臉頰的側向壓力不小,頭帶調整機構的設計也有點令人不放心(這點從DT880開始便是如此)。


T1與HD700的比對

第一次看到HD700的實品,才知道它的體積原來約莫和HD650同等(光看圖片還以為和HD800大小類似)。和T1相比,HD700的重量輕了許多,耳機線長度雖然相近,但材質也輕盈不少,而且採用的是可換線設計。

實際配戴HD700,舒適度相當令人驚艷。首先,HD700的整體重量比T1輕了不少,因此對於頭頂的負擔已經小上不少。HD700的耳墊外圈採用了一種相當特殊的材質,觸感相當細緻與光滑,和臉頰接觸時相當舒服。最後,HD700配戴時的側向壓力設計得恰到好處,我完全可以體會為何國外會有評測報告形容HD700是「0配戴感」的耳機。


結果單單只戴上HD700,我對它的好感度就直線上升了!
說真的T1的舒適度其實不差,但是HD700硬是將其比下去了......


接著是音場表現,HD700的音場十分寬廣,幾乎是個人聽過的耳機中音場表現最佳的。若是與T1相比,T1的音場彷彿像在狹長的室內般的橢圓形音場,左、右的寬度稍窄,但是縱深則長上許多,而且層次感分明;HD700的音場則像在更為廣闊的音樂廳裡頭圓形音場,無論前後左右的寬度都比T1再略大一些。

話說HD650的音場也相當寬廣,不過比起來HD700卻更加寬廣!

在人聲表現部分,T1的人聲比HD700稍近一些些,兩者都相當富有感情,不過同一首歌放出來,T1的人聲凝聚而結實、HD700則多了一份慵懶的感覺。

樂器表現上,無論是T1與HD700都有良好的樂器分離度與樂器殘響,雖然可以聽出鋼琴、小提琴的音色不同,不過個人因為沒有長期接觸樂器的經驗,無法明確比較出何者較接近真實。硬要說的話,個人覺得T1的鋼琴無論是彈奏者的力道、音符的躍動感似乎較HD700多了一分活力,HD700的鋼琴則較為柔美;小提琴的部份也類似,似乎T1琴弦摩擦的氣音和力道都稍稍強於HD700。

整體來說,T1的細節量與資訊量稍稍多餘HD700,在聲音的密度與凝聚力部分T1則略勝一籌。身為「米屋」當家霸主,T1在聲音表現上果然沒有讓HD700暫到太多便宜。不過,再加上舒適度這一環,局面或許就要逆轉了。

T1的聲音表現固然強大,但是舒適度硬是差了HD700一截,如果單純要選一副聲音表現卓越,可以細細聆聽樂曲每一分細節的耳機,T1絕對當之無愧;如果希望找一副可以舒適配戴、輕鬆品味音樂樂趣的耳機時,HD700則是相當優質的好選擇。


原本幾乎要下手買T1的我,在聽過HD700的表現後,頓時陷入了沉思!



▲ HD700,意料之外的好聲音(繪師:ひろみ


那麼,HD800呢?

比較完T1與HD700,個人稍作片刻的休息,並與店裡頭較為熟識的店員閒聊了一下,除了提到自己對於兩副耳機的聽感以及心得外,也表示:「沒想到HD700是這樣的一副耳機,真讓自己對HD800好奇了起來」。店員知道我沒有聽過HD800的聲音後,笑道:「那就來聽聽看吧!如果你覺得HD700的音場十分寬廣,那800就是『回不來的音場』!


結果,HD800就出現在我的桌子上了!


先談談外觀,由HD700與800的外觀可以明確感受出兩者是基於類似的設計概念打造出來的耳機,重量800略重於700,不過HD800的金屬感較高,質感也較佳。在耳墊的材質上,兩副耳機也採用相同的舒適材質(據說更換時相當昂貴)。

在配戴感上,HD800的配戴感相當舒適,雖然體積大了HD700一號、重量也重了約八十公克,然而並未對頭部帶來太多餘的負擔,相較於HD700完全不會遜色。當年個人很喜歡但未入手的HD650,一直覺得作工與配戴舒適度是它的相對弱項,如今在新一代的HD700與800已經大幅提升,令人不得不配服「禪」的設計功力。

接著是聲音表現!説真的,HD800的「餓鬼傳說」版本實在太多了,也聽過「沒驅動好的HD800,聲音多悲慘云云...」之類的說法,讓我完全不敢期待將它接上Duet2會發出多好的聲音。


沒想到,HD800發出了令自己意外的好聲音!


首先談談HD800的音場。個人曾形容HD700的音場就像身處在廣闊的音樂廳一般,聲音的反射自然且寬廣,甚至還帶有幾分樂器透過天花板、牆壁反射回來的堂音。若HD700的聲音就像身處寬廣的音樂廳的演奏,那麼HD800大概就像身處於戶外的演奏了。因為它的音場比HD700更加廣闊,由於少了天頂與牆壁的屏障,聲音的反射與堂音也較不明顯,乍聽之下就像聲音傳像遠方一去不回(原來「回不來的音場」是這個意思啊!)。

而音場拉大了,HD800的人聲也有稍微拉遠。RS-1的人聲就像歌手在自己面前演唱(或著是自己就是歌手本人),T1、HD700的人聲則像在前方3公尺處演唱,那麼HD800的人聲就像在5公尺處吧。不過人聲雖然後退了,並不會因此被配樂掩蓋而無法凸顯,整體的和諧性相當好。硬要挑缺點的話,HD800的人聲稍稍平和,在情感與渲染力的部份稍稍遜色於T1與HD700。

在樂器的解析與分離度表現上,HD800的表現也非常卓越,和T1完全是同一個水平,不過就聲音密度與能量感的部份仍然是T1較高,而HD800的高頻延伸則較佳。


聽到這裡,我完全理解為何那麼多人會對HD800如此著迷了!


個人不敢說Duet2的推力有多卓越,不過在Duet2驅動下,無論是T1、HD700甚至於HD800,都發出了相當令人驚艷且愉悅的好聲音。如果一臺定價大約600美金的一體機都能夠有如此表現時,換上更高階的訊源與耳擴,又會是怎麼樣的一番光景,真令人難以想像啊!



▲ HD800,某種意味上相當危險的耳機(繪師:をかだ


如果沒有經歷過本次的試聽,本著之前對於T1的良好印象,入手它只是早晚的事情。然而,沒事跑去試聽了HD700與HD800後,卻讓預定的購買計畫出現了變數!


▲ 鑽研「」?又或者加入「米屋」的行列?


經過那麼多文字敘述,其實答案不言而喻了,T1的聲音雖然卓越,但綜合評量配戴舒適度與聲音表現,我想「」會是我的最終選擇吧!嚴格上來說,個人覺得三副單獨來看耳機都是上品,買任何一副都可以盡情享受音樂的樂趣,個人會選擇「」,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因為其舒適的配戴感(但同時也很擔心時尚的造型可能容易音碰撞而掉漆)...。

終究,我和「米屋」的耳機緣份比較淡薄呢,當年的DT931與DT880差一點就讓我跳下去了,最後卻擦身而過。這次也一樣,幾乎要買T1了,到了最後一刻卻還是改變了心意。

創作回應

TEA48
基本上 我覺得要推這種150以上歐姆的耳機 還是要專門推的耳擴比較合適 改天再去聽看看HD800 跟T1
2013-04-16 19:03:52
無盡之旅
說實在的HD800除了音場大之外,
其他基本沒有特色,至少在下只對聲場有感覺,
HD800是010嚴重弱化版,高低頻都延伸不夠,清晰度也大減,
不過010早就停產,現存良品比大澳還少,
HD800是吸收010部分開發人員的產品,
所以HD800並不太像老森海,反而像SONY,
HD800是目前旗艦最常看到的一隻,
商業的角度是很成功,但是HiFi角度來說不是屬於頂級的
2013-04-25 15:02:27
翼は夢、そして空へ
010這麼威猛啊,不過對於自己來說,它和大奧都是「不可能入手的耳機」,所以也只能當做傳奇看待了......。

不過回過來談HD800,就商業角度來說,它確實是相當成功的產品(或許是旗艦耳機裡賣得最好的)。不知無盡兄覺得以HiFi角度而言,市場上還有哪些能買得到,且優於HD800的產品呢?
2013-04-25 15:31:50
無盡之旅
010本身規格很誇張,規格超可怕,
對設備的需求自然很高,
有010基因的HD800自然也不低,

其實不算音場大小,T1的細膩度,
,TH900基本也是全面優於HD800,
高端平板和靜電更不用說,
燒到這種程度 基本上是看個人口味,
有人在意聲場大小,有人在意聲場型態,
有人在意解析,有人在意細膩,有人在意時間差,
有人在意特定音色....等,
基本上需求不一樣,說實在的在下覺得封閉式耳機做好真的很難,
開放式只是單體好就成功一半,封閉式....
2013-04-25 15:57:50
瘋狂八哥
感覺森海家聲音的向,比起其他廠牌,聽起來比較沉比較紮實
會說紮實是他不會在高的頻段特別清亮,感覺整體都是在一個個沉穩的音符上跳動(?
也不是說悶,反而森海就是把握這樣的特向,把每個細節都表現得中規中矩
簡單說就是三頻均衡吧XD
自己也有森海的耳機,雖然不是高端的
聽其他牌的耳機有時會被它們的特色吸引,但最後總觀全體,還是把票投給了森海XD
2013-09-21 11:52:45
gameguy
中原武術出少林,地球動圈出拜耳,正確無誤.
2016-05-25 13:14:40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