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Three-screens Guild wars 2 station 構建心得

A.C | 2012-07-17 22:49:23 | 巴幣 0 | 人氣 395

Three-screens Guild wars 2 station 構建心得*1
(本文最初撰寫日期:2012-2-28、編輯於2012-8-17。8/3修正以
藍色標示,
8/17修正以桃紅色標示,8/22修正以橄欖綠表示 )
~本文會不定時更新。~

  之前在Guild wars 2版打過一篇,不過被認為與當時首頁一篇文章同質性過高,
(http://forum.gamer.com.tw/C.php?bsn=16901&snA=783&tnum=70 )<<還在耶...
而被版主移文(歐爾遺跡),個人已於版上刪除。
  嗯...留在這邊當個紀念好了,反正跟那篇差不多,沒有在版面上存在的意義xD



  這是三螢幕-5760x1080 All setting Ulltra-參考使用(HDMI 1080P x 3),如果有只想要用最低配備達成順暢遊玩,或是用單螢幕遊玩的朋友,請按上一頁。再者個人喜歡選擇挑選的過程,在抉擇之中還可以慢慢讓自己真正的需求解離出來。所以我不會推薦單品項給各位。另外,有加底線的部分是我個人的選擇,提供給大家當作笑料xD
  注意,預算請按照自己能力提出,本篇僅供參考。

第一步確定目標  



  這張圖雖然很舊了不過參考價值還是有的。
  換個角度想,如果可以滿足尚未優化的配備,那麼優化過的一定沒有問題。所以鎖定目標就是圖中的GTX560、HD 5850、HD 6870 等級 x 3

第二步平臺構成之CPU  
*建議最低預算:7K

  既然確定目標等級,那麼就是要把平臺構建起來了。有一種說法表示CPU需要餵飽顯示卡才能達到最好的效能,不過個人不採用這種說法,余以為應該是要根據要玩的遊戲來選擇CPU,經過幾次的BWE下來,A社是有在優化,但是仍然有進步的潛力。但是BWE3是怎麼回事?
表現情形比BWE2還差?不過在8/3的壓測之後,扣掉壓測一定會出現的情形,優化比BWE3好,至少顯卡超頻有該有的表現。
  依據前幾次的BWE、壓力測試,以及主流單機PC GAME來看,I5 等級以上是 OK 沒有問題的。
  如果你想要使用其他CPU請參考這個CPU等級對照表
http://www.tomshardware.com/reviews/gaming-cpu-review-overclock,3106-5.html
  如果玩遊戲,AMD真的不建議。
  根據現況來看,玩BF3的三螢幕玩家,CPU大多落在i7、i5上,如果有心想這樣搞的,用i5是OK的。

  個人選擇的是LGA 2011的3820,理由是預算剛好可以買這顆,不選2600K的原因是預留以後升級空間。之前有朋友建議2600K的,理由是因為他的耗電量比較低。然後現在又有3770,3770的優點是現役大宗腳位LGA1155,相較X79起來主機板比較便宜。但是Ivy Bridge 的 i7-3770K 以及 i7-3570K 將不會更新,直到 2013 年第二季直接由 Haswell 取代。
3770也是個選擇,不過是個短命鬼。之前有人指出大部分的人都一次到定位,很少人會升級,用以說明個人的預留升級空間不實際。我再次強調,我的預留升級空間是我的選擇,而我給建立三螢幕遊戲站的玩家建議是I5等級以上的CPU,這兩者並沒有衝突。

第三步選擇顯卡
*建議最低預算:17K x 2  (或許不需要) 等6/27的壓力測試。

  說到這邊應該有人開始會問: 不是已經選好了嗎 ? 怎麼還要選 ? 第一步只是確定等級,還沒選要哪張顯卡的。按照8月份的 VGA Master 1208 *2
560、HD 5850、HD 6870 等級的GPU預估效能約在  251~258  左右。(卡王固定為999),所以按照這個效能,下列顯卡清單,理論上都是可以單螢幕開Ultra的。*3

Radeon HD7970 GHz Edition
Radeon HD7970
Radeon HD7950
Radeon HD7870
Radeon HD7850
Radeon HD6990
Radeon HD6970
Radeon HD6950
Radeon HD6930
Radeon HD6870(ATI HD 5系列之前就不列了)
Geforce GTX 690
Geforce GTX 680
Geforce GTX 670
Geforce GTX 590
Geforce GTX 580
Geforce GTX 570
Geforce GTX 560 Ti
Geforce GTX 560(NVIDIA GTX 4系列之前就不列了)

但是我們是要玩三螢幕的,所以我們的效能也要三倍!!! 3倍效能的話,就變成753~774,依照753,最低需要7950 CF。依照774,最低需要GTX 680 SLI。價錢上的話,7950 CF 需要 26KGTX 680 SLI 需要 34K(建議)

  個人已經買了一張7970*4
依據6/27 BWE2三螢幕實測結果,以該現況來說,特效全開在PvE FPS約有35~55,WvW跳動比較大,會跌到20...而且顯示卡溫度會飆高,一般玩遊戲(Ex.BF3)都在74~82度徘徊,GW2讓他飆到90。組建CF,看起來弓在弦上了,幸好PSU有預留份額,不過個人還是想等到他上市看最終優化程度,(不到黃河心不死?),另外Gw2 VRAM吃不超過2G,供參考。
追加:
BWE3 WvW測試 FPS約在2X~45,PVE 的話 FPS是在20~55之間。根據效能計算的結果,果然單張7970的確不夠。
8/3壓力測試下,PvE FPS約在30~60之間,與BWE3比較起來有所進步,但是跟BWE2比起來又有差異。
8/17壓力測試,PvE FPS在35~60之間,大部分時間都在55~60,有少部分區域會降到40多,人多的時候也會降到35左右,與前幾次相較,A社有持續做優化。
8/22壓力測試,PvE FPS在25~60之間,大部分時間都在45~60,少部分區域會降到25~35,似乎A社在測試新的東西,因為表現比上次不好。

第四步選擇主機板
*建議最低預算:8K

  LGA 2011 的話,X79系列的主機板都可以的,畢竟是INTEL的高階桌上型晶片,各家應該也不太敢用太差的料。有CP需求可以自己尋找合適的,有大量記憶體需求的可以選擇有8條 DIMM 的。預算比較大的,可以自己找一下,各家都有最頂級的主機板。*5
  LGA 1155 或是 AMD 平臺,請根據需求、預算篩選。GOOGLE一下,或是請他人推薦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巴哈也有電應板可供詢問。不過根據第三步還是請選支援 SLI 或是 CF 的主板吧。

  個人是選GIGA BYTE 的 G1.Assassin 2 *6
http://www.gigabyte.tw/products/product-page.aspx?pid=4046#ov
X79頂級主板都超預算,只好選個超過最少的。ASRock 好像有合乎預算內的主板,不過當時的我沒看到那張...

第五步決定RAM
*建議最低預算:3K

  RAM價格很便宜的,不買個DDR3 4G 4條以上好像對不起自己,這部份請各位按照需求選購。

  個人裝了4條 DDR3 1600 4G,不選1866是因為預算。

第六步硬碟
*建議最低預算:5K

  硬碟的價錢
*7還是有點貴(與泰國淹水前比),同樣容量內接跟外接差不多價錢,再說,SSD現在也已經降價到可以接受的地步了。
  個人是建議:
1. 有舊硬碟就用舊硬碟。
2. 如果真的需要購入新硬碟,預算又許可,請直上SSD吧。

  個人是選擇美光的M4 128G,不過剛買的時候比預算少一點點而已,現在跌到4K以下了。

第七步機殼
*建議最低預算:3K

  機殼的選擇就見仁見智了,我比較偏好給方向讓各位自行探索。看是要外型、或是功能、或是CP值、或是一些其他的需求。建議是列出預算,搜尋該範圍內的機殼自行比較,
網路上都有很多開箱文的。

  個人是選擇BitFenix的Colossus,
http://www.bitfenix.com/global/en/products/chassis/colossus
理由是我第一眼就被他煞到,之後再Check他項功能,觀看開箱文,就上了。

第八步CPU散熱
*建議最低預算:2K

  比起原廠鳳梨扇,塔型散熱器效果不錯,不過個人仍然是那句話,請按照自己的需求選擇。預算足夠,水冷也是OK的。

  個人是選擇利民的HR-02,因為他剛好在個人的預算上,太妙了。

第九步PSU
*建議最低預算:6K

  PSU有很多家可以選,網路上會有很多人推薦一些CP值比較高的廠牌,這部分GOOGLE一下就有很多選擇。
  個人是建議,
1. 先確定系統耗電需求。
*8
2. 選擇瓦數。
 -通常是依照耗電需求往上加個10%~20%來選擇,不過如果你有其他需求當然個案處理。
*9

  個人選擇Seasonic X-750W,理由是預留7970 CF的空間,雖然一堆專家都推薦1000W up,不過精算後,實際應該根本用不到這麼高。
*10 雖然有很多"專家"都說Seasonic賣太貴,同樣的品質其他家可以買到更便宜的,但是我喜歡Seasonic入手的質感。

第十步螢幕
*建議最低預算:5K x 3

  現場挑選比較符合自己需求。聽別人講得再多不如自己實地看過,連余在燦坤工作的親人都這樣說。如果不在意三個螢幕色調有差,可以沿用舊螢幕,以降低些預算。
  實際遊玩遊戲上,中螢幕與左右螢幕的使用時間比例大約是7:3(Gw2 Pve),如果是WvW會變成5:5(炸),因為有次個人WvW遭遇大群玩家成功脫逃,就是因為個人先在右螢幕發現敵對玩家(約有15~20位),雖然有出聲提醒隊友,不過只有在下落跑成功(汗),三螢幕視野真的比較廣。

  個人中螢幕沿用 Samsung BX 2450(已停產),會買這臺是因為當初在現場挑螢幕的時候這臺的表現最好。雖然色彩有著三星的特點:過於鮮豔而導致畫面看起來假假的,不過個人就是喜歡這樣的表現。左右護法則選PHILIPS的241P4QPYEB,理由是因為DP。不過購入後才知道使用主動式mini dp 轉 VGA 轉接頭一樣可以用eyefinity,於是我悲劇了,就像俺親人說的:飛利浦的螢幕不怎樣。實際使用上雖然還好,但是一跟BX 2450比較就真的不怎樣...(T_T)。大家就當笑話看吧。

第十一步鍵鼠
*建議最低預算:2K

  請選己所好吧,這鍵盤跟滑鼠變異性太大。如果真的一點idea都沒有,可以先從羅技下手選選看。電競品牌Razer不推薦,不推的理由其實很簡單,不耐用。

  自己使用的鍵鼠則是,
Aivia M8600、Aivia K8100,當時這兩個一組有特價我就買了。(遮臉)。K8100用起來還不錯,按鍵配重設計打起來很順手,不過也有一般薄膜鍵盤的缺點,就是反饋力道;手感這件事倒是見仁見智了。M8600的多種使用方法非常合我胃口,一般網頁使用,無線用爽爽,玩遊戲時就接上尾巴,就算是在無線狀態下玩遊戲沒電,我還可以換彈夾,挺酷的。不過手不大的人就不適合這隻,穿山甲般的背部會影響手小的人使用舒適度。Google了一下,發現一般電競不推薦無線滑鼠的原因在於延遲,但是反過來說,如果玩家對無線的延遲無感,那有線無線就沒有太大差異性了。

第十二步喇叭
*建議最低預算:3K

  建議先上網尋找自己預算範圍內,有人推薦的喇叭型號,再去試聽類似預算的PC喇叭,接下來就是相信自己的耳朵。木耳也別擔心,單聽一個喇叭可能聽不出來,但是一堆喇叭輪流聽,差異總聽得出來的。如果怎麼都聽不出來的就更好,選便宜的。

  目前個人使用羅技Z906,玩遊戲只有一個字,讚!如果單純聽音樂Z906在中高音上的表現就是,嗯...大家都知道的,就羅技(炸)

第十三步結算  
*建議預算總計 88K

  看看以上自己所選的配備是否有需要更改的,或是有超出預算需要變更,再回過頭來檢視。要砍價錢的話,先從奢侈品開始砍,前面提及的:喇叭、鍵鼠、等等跟性能比較無關的配備。

結論

  你願意為GW2花費多少 ?余算了一下,110K再加上GW2 CE版、數位豪華版、普通版,
就是我的答案。之前在版上PO的時候,被他人認為是在玩硬體不是在搭建GW2的遊戲平臺,
我只是小咖,我根本玩不起硬體,比我強的大有人在,
我只是憑著熱愛GW2的心來build這個平臺。


*1 個人預算已經暴表了xD ,請大家不要學我 xD 。

*2 VGA Master 1208 作者:ExtremeTech
下載
https://skydrive.live.com/?cid=d082ecba16a55988&Bsrc=GetSharingLink\?cid=d082ecba16a55988&Bpub=SDX.Docs&id=D082ECBA16A55988%21129

*3 解析度均為1920x1080;1080P。

*4 因為那個當下(2月底)只有他是單張卡效能逼近560等級 2倍的,因為該時間點GTX 680未出。

*5 這裡列出 ASUS 跟 MSI 的,其他的可以自行GOOGLE,
ASUS的ROG 系列
http://tw.asus.com/Motherboards/Intel_Socket_2011/Rampage_IV_GENE/
MSI 的 Bigbang-XPower II。
http://tw.msi.com/product/mb/Big-Bang-XPower-II.html

*6 對網路跟音效有點要求,ROG又超太多預算,只能咬著牙硬上G1。我不會說是因為Creative跟Bigfoot才選這張的,不過技嘉G1好像都用這個組合。

*7 0322
外接硬碟大概價格
http://shopping.pchome.com.tw/?mod=store&func=style_show&SR_NO=DRAA37
內接硬碟大概價格
http://shopping.pchome.com.tw/?mod=store&func=style_show&SR_NO=DRAB23
如果對大容量內接硬碟有異於常人的需求,請買吧,反正現在只剩下兩家了。

*8 原價屋線上估價下方有可供參考的耗電瓦數。
http://www.coolpc.com.tw/evaluate.php

*9 提供下面兩個網站供細項計算耗電參考。
http://extreme.outervision.com/psucalculatorlite.jsp
http://support.asus.com/powersupply.aspx?SLanguage=zh-tw

*10 7970 CF 最低需求 可能是"750W"( http://www.overclock.net/t/1204188/psu-for-cf-7970 )當然這是概估。7970 燒機 288 W...TDP 250 W...(http://www.xfastest.com/thread-70998-1-1.html)
實測7970 CF Power Consumption(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_JIOwM2Rpc)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