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於搖滾歷史非常複雜,到現在還沒生出來 冏,因此期待搖滾歷史的朋友們在下要說聲對不起啦!下次會盡量生出來,還請各位多多支持!今天就來介紹也是個連聽都沒聽過的運動-定向越野,有點類似童軍的尋寶活動,這是一個綜合了體能要求、越野技術和用圖知識的綜合性運動。
定向越野
先來一段影片:
歷史由來
定向運動在國際間被稱做「智者」的運動,亦被稱為「 狡猾的賽跑」。「Orienteering」這個詞彙最早出現在北歐,它的原義是「利用地圖、指北針及器具,平安穿越一個區域,安全抵達目的地」:瑞典及挪威兩國是「定向越野運動」先驅。
到底定向運動是從何而來的呢?若真要追溯它的起源,那就不得不提到在歐洲北部的斯勘地那維雅半島了。那是一片散佈著無數湖泊的森林,住在那些少數村莊的村民們,必須利用那些散佈在林中湖畔的幽幽小徑往來各地,在那種環境生活的人們當然要具備優於其他人的方向感。否則如何穿越過那片茫茫未知的林海?也因此才逐漸有了定向運動的雛形。 定向運動起源於瑞典。最初只是一項軍事體育活動。真正的定向比賽於1895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和挪威奧斯陸的軍營區舉行,標誌著定向運動作為一種體育比賽項目的誕生。距今已有百年曆史。而在1918年由瑞典斯得歌爾摩的童子軍領袖梅吉蘭特(MaijOr Ernst Killander)所組織的尋寶活動則成為現在全球通行的定向運動的基本模式,當時引起
廣大迴響,為定向運動奠基,MaijOr ErnstKillande因此被稱為「定向運動之父」。而這項運動從那時起在北歐蓬勃發展,不少國家也陸續引進。
定向運動本身作為一種體育項目開展是從本世紀初在北歐開始的。1919年7月,斯德哥爾摩陸上競技聯盟所舉辦的定向運動大會,為現代定向運動的誕生,故1919年稱為「定向紀念年」 。到20世紀30年代已在芬蘭,挪威,瑞典,丹麥立足。1932年舉行了第一次世界定向運動比賽。為使定向運動在全世界得到普及和發展,1961年5月,十幾個國家的定向運動積極分子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成立了國際定向動聯合會(International Orientering Federation,縮寫為IOF),確定了正式的比賽項目並制定了一系列的比賽規則與技術規範,國際定聯成立時有成員國10個,2001年已發展到56個國家與地區。國際定聯是世界定向運動的行政實體,是國際體育聯合會總會之一。定向運動也是國際承認的奧林匹克體育項目。 在瑞典,全國有700多個定向俱樂部,每年組織1000多場正式定向比賽。瑞典國王是定向最權威的支援者和保護翼。眾多政界要人,商業巨頭,媒體名人為定向運動的衷愛者和積極參與者。所有瑞典學校學生及軍隊服役人員必須學習定向,是一門必修課程,是教育和訓練的一部分。對許多瑞典人來說,定向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目前定向運動仍以北歐水準最高、基礎最深厚。而亞洲地區則以日本及香港發展較早,不僅水準實力較高,制度也最具規模及完善。
接下來介紹規則吧!
規則
1.比賽種類
A.目前「國際定向運動總會IOF」承認的正式定向運動專項有下列四種
(一)徒步定向(Foot Orienteering)
徒步定向(Foot Orienteering)是各種定向運動比賽中組織方法比較簡便,開展最為廣泛的一種。 由於其比賽的成敗全在於個人的識圖、用圖、野外定向和奔跑能力的強弱,所以適合各種年齡、性別的人參加。
徒步定向運動的形式與比賽方式多種多樣。 按場地的不同,可以分為野外定向、公園定向、校園定向、大院(為機關)定向、軍營定向等;按活動時間的不同,可以分為白天定向、夜間定向、多日定向等;按比賽距離的不同,可以分為短距離賽、標準距離賽、長距離賽等;按運動水平分級,可以設初級組賽、高級組賽、精英組賽;按評定名詞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為計時賽、積分賽。
每一種比賽又可按參賽者的性別、年齡、分為男女少年組、青年組、老年組、男女混合組等組別。 每一組別又可分為單人賽、接力賽、團體賽。
(二)沿徑定向(Trail Orienteering)(或稱精確定向、輪椅定向)
沿 徑 定 向(Trail Orienteering)是 國 際 定 向 聯 盟(IOF)第 四個 認 可 項 此 項 目 比 賽 不 分 年 齡,不 分 性 別,無 論 是 健 全 人 抑 或 傷 殘 人 士 均 可 一 同 參 予 競 賽。是 運 動 界 中 極 少 有 的 " 全 民 運 動 " 。2004 年 第 一 屆 世 界 沿 徑 定 向 錦 標 賽(WTOC)在 瑞 典 舉 行傷 健 運 動 員 一 同 角 逐 錦 標。
沿 徑 定 向 的 參 加 者 須 沿 著 步 行 路 徑 由 一 個 點 前 往 下 一 個 點 , 卻 不 像 傳 統 野 外
定 向 運 動 一 樣 ,跑 遍 山 頭 找 尋 紅 白 標 記 。 每 一 控 制 點都 放 置 數 個 紅 白 色 標 記, 參 加
者 需 根 據 野 外 定 向 地圖 資 料 和 控 制 點 提 示 來 選 擇 眼 前 的 標 記 誰 是 正 確 答 案 ,間中間 也 有 可 能 全 部 都 是 錯 的 。 為 了 配 合 傷 殘 運 動 員 的 參 與 ,賽 員 只 可 在 大 路 徑 上 行 走 , 離 開 指 定 路 徑 或 進 入 不 準 進 入 的 路 徑 將 會 被 取 消 資 格 。
(三)登山車定向(Mountain Bike Orienteering)
也稱為單車定向,結合了單車與定向,現在就放一段影片,讓大家了解一下
(四)滑雪定向(Ski Orienteering)
滑雪定向也可以按個人、團體或接力比賽等形式進行。它與個人徒步定向越野賽的區別是選手需要使用滑雪裝具(非機動的)。供比賽用的滑道,則需要使用摩托雪撬來開闢。同一比賽路線上的滑道通常不止一條,以便於選手自行選擇。 滑雪定向也是國際定聯的正式比賽項目之一。滑雪定向在東歐國家十分流行,許多世界高山、越野和速度滑雪選手同時又是滑雪定向的高手。還有其他的種類,除了以上國際的項目之外,還有一些特殊的項目
夜間定向(Night Orienteering)
這是定向運動的一種高難度的比賽形式。由於是在視度不良的夜間進行的,不僅增加了比賽的難度,同時對觀眾和選手自己增加了吸引力和刺激性。夜間定向已被列入國際定聯的正式比賽項日之中。第—屆世界夜間定向錦標賽於986年10月27—28日在匈牙利舉行。
記分定向(Score Orienteering)
記分定向通常以個人方式進行。它是在比賽區域內預先設置好許多檢查點,並根據地形的難易程度、距離遠近、點的位置的相互關係不同而賦予每個檢查點以不同分值。選手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自行尋找若干或全部檢查點,以積分最高者為優勝。
專線定向(Line Orienteering)
這種比賽與其他比賽的最大區別是在地圖上明確地標出了比賽的路線,運動員必須按這些規定的路線行進,並將途中遇到的檢查點位置標繪到圖上去。成績以檢查點位置標繪的準確程度和所用時間的長短確定。
五日定向(O-Riing 5-days)
這是瑞典獨有的一項特別吸引人的比賽項目。比賽共進行五日,比賽路線由若干段組成,每次都單獨記錄下個人的成績,最後再算出總成績。在幾十公里或者一百餘公里的多條比賽路線中,除設置了許多檢查點之外,還設有若干營地,供運動員與觀眾休圖1—4瑞典五日定向比賽終點盛況息或參加豐富多采的文化娛活動。近年來,瑞典的五日定向比賽組織得十分頻繁,每次參加比賽的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都超過15000人,大大超過了任何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選手人數!
橘色的東東就是檢查點啦!
B.比賽模式
有分以下六種
短距離衝刺賽
短距離衝刺賽簡而言之就是高速。它考驗的是選手地圖閱讀和轉換成綜合性地形的能力,計劃路線並快速奔跑完成所選擇的路線。賽程的設計必須要讓整場比賽維持速度這項要素。賽程可以需要攀爬,但如因太過陡峭,而使參賽者被迫行走的賽程則須避免。對參賽者而言,找尋檢查點不該是種挑戰,重要的是選擇並完成最好的路線能力。舉例來說,從檢查點出去最顯而易見的路線不見得是最有利的路線。賽程必須要讓選手在整場比賽都能集中精神、全力以赴。不能提供這種挑戰的場地則不適合短距離衝賽。
勝出時間、出發時間差以及計時單位
不論男子或女子組的勝出時間皆為12-15分鐘,最好以較低的間隔為主。WOC或WCup的資格賽與決賽的勝出時間相同。出發時間差為1分鐘,單獨計算時間。以0.1秒為計時單位,電子計時系統分別放置在出發區的出口和終點區。參賽者要跑離出發區的出口始能拿地圖。
中距離賽
中距離賽簡而言之就是技術性。賽區在非都市區〈大部分為森林〉,重點在於精細的導航,讓找尋檢查點成為一種挑戰。它需要持續專注於地圖的判讀,偶而在檢查點需變換奔跑方向。路線選擇是必須的,但不能過於要求技術性。路線本身就必須包含高度的導航。賽程需要因植被種類的不同而變換速度。
勝出時間、出發時間差以及計時單位
不論男子或女子組的勝出時間皆為30-35分鐘。WOC和WCup的資格賽則為25分鐘。出發時間差為2分鐘,單獨計算時間。WOC賽事以0.1秒為計時單位,電子計時系統分別放置在出發區的出口和終點區。參賽者要跑離出發區的出口始能拿地圖。
長距離賽
長距離賽簡而言之就是體能耐力。賽區在非都市區〈大部分為森林〉,目的要考驗選手選擇最佳路線、閱讀、理解地圖的能力,以及規劃耐力通過既長且耗費體力的運動。此類型強調的是路線選擇及在崎嶇且吃力的地形〈最好是丘陵地形〉的導航力。依照地形的種類,約為1.5公里至3.5公里。
勝出時間、出發時間差以及計時單位
女子組的勝出時間為70-80分鐘,男子組則為90-100分鐘。WOC和WCup的資格賽的女子組為45分鐘,男子組則為60分鐘。出發時間差為3分鐘,WOC和WCup則為2分鐘。單獨計算時間。WOC賽事以0.1秒為計時單位,電子計時系統分別放置在出發區的出口和終點區。參賽者要跑離出發區的出口始能拿圖。
接力賽
接力賽簡而言之就是團隊競賽。賽區在非都市區〈大部分為森林〉。比賽形式是建立在著重技術需求的理念,較接近中距離賽而非長距離賽,然而有些長距離賽的元素,例如,距離較長,有需要路線選擇的賽段,以及避免參賽者在比賽中與其他選手接觸。良好的接力賽地形必須降低參賽者與其他人接觸的機會〈例如具有稠密的植被、很多的山丘和窪地等〉,連續性視野良好的地形則不適於接力賽。
勝出時間、出發時間差以及計時單位
接力賽女子組全組的勝出時間為120分鐘,男子組則為135分鐘。總時間內,每棒次的所費時間都不同,且不得長於60分鐘或低於30分鐘。接力賽採多數出發制,包含男、女各三棒。WOC賽事以電子打孔系統為宜,也可採用傳統式。終點區則需要照相式設備以判定正確排名。
順點式(Point-to-Point-O)
必須按照定向地圖內所標示各檢查點的順序,逐一實地到訪並依競賽規定完成認證動作,以能完成整個賽程而且耗時最少者為優勝,國際比賽都以順點式為正式競賽項目。
積分式(Score-O)
參賽者要在時間限制內,儘可能找到最多的控制點。通常是參賽者全體出發,而非分時間隔出發。不同的控制點依照其困難度,會有不同的分數。未能在時間限制內返回出發點的參賽者,會按逾時時間扣分,積分最高者為優勝。
大型、耐力型的積分賽,或稱為rogaine,比賽時間時常長達24小時。這類型的比賽需要在非常大的區域舉行,並使用很小比例尺的地圖。這種積分賽取起源於澳洲,而ROGAINE這個字有人說是表示「關於導航與耐力的艱困野外團體活動」(Rugged Outdoor Group Activity Involving Navigation and Endurance)。事實上,這個字來自頭兩位澳洲rogaine參賽者的姓名,分別是Rod、Gail與Neil Philips。
除了地圖上的標示外,比賽前大會通常還會發一張「檢查點示意表」,告訴選手每個檢查點所在的特徵,當選手到達可能的檢查點附近時,必須留心尋找符合特徵的目標,檢查點上會有橙白色小燈籠及打孔器(近年國際比賽多已改用電子感應式打孔器),最快完成所有檢查點回到終點的選手就是優勝者。
2.地圖
應依照IOF 定向運動地圖之國際規範或IOF 短距離衝刺賽定向運動地圖之國際規範繪製及印刷。其它修訂需經IOF 委員會核準。國際定向運動聯合會(IOF)制定了一套圖例規範,統一了所有定向越野地圖圖例,共分為7個組別,以不同顏色表示地形特徵: (1)黑 色:代表石頭,巖石類及人造物類地徵。 (2)咖啡色:代表地形類地徵。(3)藍 色:代表水體類地徵。(4)黃 色:代表植被,空曠及較易通過。(5)綠 色:代表植物,濃密及較難通過。(6)白 色:代表植物,樹林類。(7)紫 色:代表起點,終點及控制點位置(只會在比賽時印上)。定向越野地圖是以基本圖為底圖,使用專屬電腦軟體 OCAD 重繪,並加上國際定向運動聯合會制訂的標準圖例符號及顏色的精確地圖,運動員可由地圖得知該地區的地形特徵、植被、禁區、水系、路徑甚至石頭凹洞等。
長距離賽的地圖比例尺為1:15000;中距離及接力賽之地圖比例尺各為1:15000、1:10000;短距離衝刺賽之地圖比例尺各為1: 5000、1:4000。
圈起來的部分就是檢查點
地圖是定向運動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一片未知的區域中,參加定向運動的選手全賴手上的一張地圖決定前進方向。不過定向運動所用的地圖,為了準確地描繪地形、地貌的變化供用圖人參考,不論在圖例或顏色的標示上都和一般地圖不盡相同。最重要的,圖上還要標出正確的「磁北線」(一般地圖標的是指向正北經線),讓選手便於配合指北針使用。
3. 配備
A. 如主辦單位無特別指定,參賽者可自由選擇出賽服裝、運動鞋等配備。
B. 依主辦單位規定,號碼布應該置於胸前明顯處。號碼布不得超過25 公分 ×25 公分面積,字體大小至少要10 公分高。號碼布不可摺疊和切割。
C.比賽時,參賽者僅能使用主辦單位所規定或提供導向輔助物─地圖、檢查點說明,以及指北針。
D.如經主辦單位同意,使得在賽區內使用電子通訊設備
4.檢查點標誌旗
為邊長 30 × 30 公分的三角形立方旗幟,看似燈籠,每面由 橘紅色及白色三角形構成。
5.場地
場地阿,當然是千變萬化囉!放幾張圖給大家看看
好寬闊!(好恐怖)
要渡河!
在水裡!
在月球上!
臺灣定向運動的發展概況
臺灣的定向運動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82年1月10、11日兩天,IOF的巡迴推廣小組在臺北青年公園及圓山兩地舉辦的OL講習暨示範表演賽。當時並無特定的機構發展國內的定向運動,直到1996年8月11日「中華民國越野追蹤協會」獲內政部核準成立,並於1998年7月8日向IOF申請通過成為會員,才有統一的單位負責主導推廣和訓練事宜;2002年7月向IOF提出申請通過成為擁有投票權的正式會員。協會成立至今已屆滿十年,但臺灣選手參與國際賽事少有佳績。直到2006年12月底於香港舉辦的亞洲及太平洋區野外定向錦標賽(AsiaPacific Orienteering Championship 2006,APOC),才有我國選手第一次站上國際性比賽的頒獎臺。另外,2007年中華臺北國際定向越野邀請賽,13歲的高雄選手蔡沐恩獲得中距定向冠軍,顯見定向運動在臺灣已逐漸深耕茁壯。中華民國越野追蹤協會2006年3月起正名為「中華民國定向越野協會」。除了原有的定向越野協會外,尚有2005年6月12日成立的「中華定向運動協會」,該協會以推廣定向運動、培養裁判教練及繪圖人才、提升定向運動層次、研究定向運動學術為目標。若兩個協會能整合資源與人力,將對國內定向運動的推展更有助益。另外,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自1999年起,連續數年皆舉辦定向運動營隊,推廣定向運動不遺餘力,對臺灣的定向運動發展亦有相當貢獻。可惜近年來由於教育部經費補助短缺,現已停辦。定向運動在臺灣尚屬於新興運動。由於臺灣自然地理環境的限制,目前適合國內進行野外定向的比賽場地本就不多,又缺乏繪製定向地圖的人才,更增加了推廣定向運動的難度;此外,教練與選手的養成、相關的書籍教材及刊物的出版,亦是今後要努力的方向。
接下來就來介紹定向越野的明星們,他們都會來世運會,其中有幾位世界冠軍喔!
1.Andry Khramov(俄羅斯)
2.Dana Brozkova(捷克)
3.Daniel Hubmann(瑞士)
4.Hanny Allston(澳洲)
5.Heli Jukkola(芬蘭)
6.Minna Kauppi(芬蘭)
強敵到來,中華隊是否擊敗他們呢?請看世運直播為中華隊加油!
歡迎大家可以試試看這種運動,但記得要先做暖身喔!^^
報告完畢!
------------------------------------------------後記--------------------------------------
阿終於又完成一篇文章了
對冷門運動有興趣的人可按下訂閱
還有許多冷門運動知識會出爐喔!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