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之光"的名詞一開始來自於媒體對王建民在美國大聯盟發光發熱的名稱,也稱為"王建民效應"
本人對這個名稱沒有在意,外界卻始終給他冠上這個名詞
他本來可以好好打球,在大聯盟19勝之前沒有受到打擾
之後他在為他的球隊得到19勝後就被大肆放上媒體版面
甚至連他的家人完全不放過,所以在當時為了保護他的家人謝絕臺灣媒體採訪時
那些媒體跟評論人對他砲轟,但還是被他的球迷連續灌爆他們的部落格跟討論區後就無疾而終了
後來陸續在各領域小有成就者被報紙媒體冠上"臺灣之光"的名稱來沾光
陳樹菊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當時是個默默無名、將所有的賣菜所得有計畫性的行善的菜販
在富比士跟時代給她曝光後,可能這類獎的立意是屬於良善
但是沒想過後來的"王建民效應"也是會讓她感到十分困擾
一大堆的媒體來"沾光",外加政府也來"沾光"
為了讓她去領獎,讓她得到平常人都沒有的待遇跟特權
如果政府能夠一直像這個時候那麼努力的話,對人民來說是比較好吧
還好陳女士沒有因為這個效應而被沖昏頭,一直堅持走著她所要走的道路
對於媒體跟政府還有什麼時代英雄榜的,只要能應付過去就好了
還有從以前到現在,臺灣這個環境還是以儒家思想"萬般皆下品,只有讀書高"為重
看似逐漸走向多元文化,但是比例還是有嚴重的偏差
對於動漫、電影那些屬於娛樂性的環境,還是沒有受到政府的青睞
就算能培養出一堆可以用來做出優秀動漫作品人才又如何?
總論還不是因為短視近利的公司高層加上政府官員還是對動漫存有偏見
結果能跑掉的都跑到國外發展了,要不然就抱持著"找謀生能力的工作、原本學的當作興趣就好"的心態
有些的就留在國內繼續在小小的舞臺跟市場奮鬥,繼續被短視近利的主管跟只會出一張嘴的老闆壓榨
很可惜的就是臺灣真的是沒有這種環境可以讓那些人才繼續打拼而找機會出國拼拼看
有能力跟機會的話就會被像是夢工廠、EA那種大咖的公司給看上
之前的夢工廠的工夫熊貓的有些工作人員就是來自於臺灣
還有
戰神系列的美術也是臺灣人巴友留言GNN的採訪說在美國的很多遊戲公司看到臺灣人= =|||
還有今天在巴哈新聞看到
本土漫畫家跟作家合作登上JUMP本國既然能製造出人才,但卻留不住人才
變成了專為國外廠商所謂的"人力製造機",不知道高興還是悲哀
如果臺灣本土的遊戲動漫產業的人才管理真的沒有做好的話,說什麼要人家支持本土之類的話
就會變得很會令人火大的,難怪"臺灣之光"用久了就變成"臺灣沾光"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