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雖然早在1701年宣示主權,但實際上卻是靠支持奧地利出兵協防法國才得到的
等到1740年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即位後情況才得以改善
當時的普魯士雖然有著不錯的步兵跟炮兵,但卻是個很窮的王國
直到腓特烈三戰奧地利堅持打下西里西亞才得以改善
他本人雖然得了六種慢性病,卻仍不屈不饒的每天只睡四小時好有更多時間管理國事
他所說的「人是為了生來工作」更是演變成了現代德國人的座右銘
他並不是一個好戰的王,在哲學、文學、作曲、法律上也有非凡的成就
我以介紹他的三大戰役為主只是要給各位一個比較生動的題材
腓特烈像
他的雕像
科林戰役
第二次西里西亞戰勝
腓特烈總是無所不管,全國大小是總是一手包辦
序幕
腓特烈出身於1712年,因為喜好相差甚遠,從小就常跟父親起爭執
父親是個軍國主義者,腓特烈卻喜歡音樂跟文學總是被瞧不起
再加上他父親有很嚴重的胃穿孔便常常對他施暴出氣
但是腓特烈個性也很倔強,三不五時就會挑釁他的父親
甚至還打算在1730年的時候從法國逃往荷蘭
這次的行動卻意外的失敗了,有兩個法國朋友協助他的時候
腓特烈的信寄給了其中一位好友柯特,因被堂兄收到所以失敗(因為兩人同姓所以信差寄錯……)
這次的事件雖然另一位好友逃掉了,柯特卻被處死,這次的事件也讓他學到了責任感
在往後可以說是被父親軟禁的四年也沒浪費時間,開始研究學習很多事務
1734年父親派他跟一位名將領兵一萬支援奧地利抵禦法國,這次的事件並沒有讓他直接參戰
他本來是感到可惜的,但是卻也有了兩個收穫
第一件事情是他在軍中認識了很多未來對他有幫助的人
第二件事情是他從這次的行動中發現奧地利軍隊已經不如以往……
背景
神聖羅馬帝國他的旗下是由眾多的諸侯國組成,但是他的皇帝幾乎都來自奧地利的哈布斯堡貴族
所以實際上幾乎是奧地利的國家,而且哈布斯堡貴族還有了西班牙這片土地
不過在腓特烈1740年繼位的時候,他的時機也剛好來臨了
當時奧地利王已死,之下並無男性子嗣,所以當瑪莉亞.特蕾莎女王繼位的時候
有很多國家雖然承認她的地位,卻不承認她是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
腓特烈大帝便派使說願意以武力支持她的地位,條件是交出西里西亞
對方當然回絕了,因為這是塊十分富裕的土地
於是腓特烈大帝便想找著藉口拿下西里西亞,但是不能出師無名
最後他的部下便提議到,西里西亞並不是奧地利王的領土而是神聖羅馬帝國的
所以現在特蕾莎的行為便是強佔領土,普魯士便用趕出奧地利為由開戰
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1740~1742)
戰役開始時普魯士聯合法國、薩克森、巴伐利亞逼近奧地利
因為距離很近,腓特烈大帝便在1740年底全軍(全國83,000兵力出動80,000人)突擊西里西亞
不過奧地利卻在1741年初優先擊破巴伐利亞並且逼近波希米亞,4月便增援西里西亞
第一次西里西亞的兩場普軍戰役之一即將開始
莫爾維茨戰役(1741年4月10日)
戰爭開始時普軍因為分散收集糧草所以讓奧地利搶得先機取得一個背靠城堡的地點
這場戰爭普軍出動23,400人,奧地利則有19,600人
步兵上普軍較為精銳,騎兵上則是奧地利,而且奧地利的騎兵還有8,000名幾乎是普軍兩倍
普軍的優勢則是火槍數量三倍,炮兵裝彈速度兩倍快
戰爭開始時普軍就犯了致命錯誤,在沒搞清楚對方主力位置的情況下
就讓騎兵分兩路從側翼突擊,結果不但讓騎兵幾乎全滅,腓特烈甚至還徹出戰場
本來腓特烈以為戰爭就要這麼以失敗告終的時候,沒想到麾下的兩個名將卻逆轉了戰局
碰到敵軍騎兵的兩翼攻勢,他們卻讓步兵用楔狀隊形狠狠的把對方的部隊切成兩半
等到對方騎兵分散而混亂時再用炮兵猛打奧軍的步兵陣線
這次雙方死傷普軍是4,849人,奧軍4,551人
不過奧地利損失的大多是精銳部隊,所以算上普軍的勝利
雖然腓特烈的第一次戰役並不光彩,不過也讓他學到了很多
因為這次腓特烈本來決定先駐防西里西亞附近,可是那兩位名將之一卻提議收集糧草
所以讓他學到了不要太過聽信部下的意見,適時的主見也是必要的
這次戰役結束後腓特烈便跟特蕾莎簽訂密約,如果把西里西亞交出他就跟法國毀約
當然因為法軍的逼近所以奧地利只好不得不簽
1742年奧地利聯合英國對抗法國、薩克森、巴伐利亞成功
因為奧地利隨意公開密約讓法國以為普奧聯盟了所以嚇的不敢擅自出擊
也因為這樣所以法軍可以說是被間接牽制而戰敗
但是腓特烈對此很不滿,所以決定再次參戰
這次他打的是奧地利的東邊(法國在奧地利西邊所以可發動夾擊)
由於普軍偵察又沒做好所以搞錯奧地利的進攻路線(奧地利繞過普魯士據點從北邊發動攻勢)
所以這次戰役變成了時間緊迫的遭遇戰
查圖西茨戰役(1742年5月17日)
剛開始普軍先派騎兵左右側擊奧地利好讓步兵有時間展開隊形
不過右翼的騎兵沒多久就失利了,左邊運氣比較好還迂迴牽制敵軍
主力方面奧地利剛開始打退了普軍步兵,但是普軍沒有潰散而是慢慢後退
過了一段時間後腓特烈整理好的另一個部隊從側翼殺出
全隊火槍跟炮兵發動十字炮火,奧地利軍隊戰敗
這次的戰役普軍參戰23,500人奧地利28,000人
不過普軍只死傷4,778人奧軍卻有6,332人死傷
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就這麼結束了
第二次西里西亞戰爭(1744~1745)
在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後,腓特烈也花了兩年的時間來訓練騎兵
在這段時間奧地利也沒閒著,奧地利跟法國的戰爭開始出現了變化
奧地利逐漸取得優勢,而法國的「老朋友」英國,眼見機不可失,便派兵幫助奧地利
此時腓特烈擔心奧地利獲勝後會想取回西里西亞,所以便再次參戰
這次他一樣先發制人,派出大軍兵分三路
施維林元帥(普軍第二名將)帶16,000人,小利奧波德親王(第一名將之子)15,000人
自率大軍40,000加上好友的精銳騎兵1,300人打頭陣三路進軍
1744年9月16先擊敗了倒戈的盟友薩克森,再轉向波希米亞的首都布拉格
不過這次他犯了一個錯,他太貪圖波希米亞的領地所以撤回西里西亞時留下了些守軍
沒想到奧地利卻在這時候進軍所以讓他白白損失3,000人
而且分路退回西里西亞的時候還因為傷兵跟逃散又損失了不少軍隊
這次的失敗讓他體悟到,因為普魯士人口有限所以有很多軍隊是傭兵
這種軍隊不適合分散使用,只能集中使用
霍亨佛里德堡戰役(1745年6月4日)
次年1月,奧地利、英國、荷蘭、薩克森達成協議組成四國聯軍
6月奧地利便派出60,000大軍向西里西亞進攻,薩克森也派了11,800人進攻
戰爭開始時腓特烈先假裝後撤引對方進攻,接著趁半夜偷偷行軍,等到清晨再發動奇襲
不過戰爭開始時右翼的騎兵進攻過快結果變成了混戰,但是左翼跟中間的部隊都打得很成功
中間的步兵忍受著敵軍的炮火一槍不發的往前衝,直到距離夠近才猛開火
因此效果非常卓越不向敵軍亂槍打鳥
另外南側的部隊則由4,500步兵跟1,500騎兵組成對奧地利7,000騎兵發動突擊
結果才用了1,500精銳騎兵就打破了對手的陣形,僅以死傷94人的代價就俘虜了2,500敵軍
這次戰役結束後普軍參戰的65,414人,只有183人死亡4,554人受傷
奧地利死1,821人、傷2,856人、5,655人被俘,薩克森死2029人、915人受傷
可以說是腓特烈贏的最漂亮的一戰
索爾戰役(1745年9月30日)
不過奧地利也不是好惹的,在幾個月後便也向普魯士發動夜襲
32,000人在夜晚包圍了腓特烈在內的19,000人普軍
但是也許是怕夜戰會分不出敵我而陷入混戰,奧地利遲遲等到早上才發起攻勢
結果卻讓普魯士已經嚴陣以待,因而喪失奇襲的效果
這次戰役腓特烈親自嘗試斜面戰的效果,讓右翼為主力突擊
他們先是不怕死的在奧軍的炮兵的炮火下衝鋒兩百公尺,等到距離夠進才用火槍對射
也許是受到右翼成功的鼓舞,本來要回收的中間跟左翼也發起了衝鋒
素質不如普軍的奧軍跟薩克森聯軍開始後撤,沒多久普軍就大獲全勝了
這次普軍死傷3,911人奧地利跟薩克森聯軍卻死傷6,689人之多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普軍後方的物資被奧軍拿走了
凱薩斯多夫戰役(1745年12月15日)
奧地利在兩次西里西亞戰爭的四大戰役全部失敗,但是特蕾莎女王仍不死心
乾脆決定放棄西里西亞跟普魯士轉而攻向勃蘭登堡(當時腓特烈的地盤就這三個地方)
這次在勃蘭登堡坐鎮的是因年事已高而無法上前線的普魯士第一名將「德紹老頭」
這場戰役也讓他有了機會再次大展身手
在奧地利跟薩克森聯軍到來時他立刻當機立斷,決心不守城
而是趁敵軍剛來還沒站穩腳步的時候正面突擊,結果沒多久就分出勝負了
這次普軍30,000人對上奧地利跟薩克森的31,000人,幾乎是人數相當
但是結果普軍才死傷5,000人,對方卻損失14,500人,第二次西里西亞戰役結束
不過奧地利王位爭奪戰一直到了1748年才結束,這段時間奧地利還在跟法國還有巴伐利亞作戰
但是這時候情況逆轉了,法軍名將薩克斯在1745年擊敗英國,然後又在同年打破英奧聯軍
可是特蕾莎女王的運氣也不錯,因為巴伐利亞王病死,所以沒多久就被奧地利擊破退出戰爭
而法國在印度跟北美的殖民地又被英國打敗,所以厭倦戰爭的諸國於1748年停戰了
這次戰役讓腓特烈回國後被百姓尊稱為大帝,而特蕾莎雖然失去了西里西亞但卻保住了王位
所以算是有各自的勝利,不過她仍打算要奪回西里西亞……
序幕
普魯士退出王位爭奪戰後有近十年的時間腓特烈可以重建普魯士
不過在這段和平的時間德紹老頭在1747年去世,次子在1750年退伍
長子也在1751年病逝,僅剩下四子莫里茨留在軍中
不過這段時間俄國的名將詹姆斯凱斯也加入了腓特烈的陣營
這段時間腓特烈外交情勢變得險峻,因為他跟英國交好的關係所以觸怒了法國
而奧地利的特蕾莎女王,她的首相又幫她拉攏到了俄國這個強大的幫手
眼看戰爭勢在必行,於是腓特烈又決定先發制人,出兵奧地利
七年戰爭(1756~1763)
羅布西茨戰役(1756年10月1日)
1756年8月腓特烈先拿下奧地利的盟友薩克森,然後入侵奧地利的領土波希米亞
這次戰鬥奧地利打算繞過普軍先救援薩克森,結果沒想到卻被普軍驃騎兵擋住
結果就陷入了混戰,奧地利雖然徹軍但是普軍卻損失較大
這次普軍派出28,000人贏戰奧地利35,000人,結果普軍損失2906人、奧地利2,863人
布拉格戰役(1757年5月6日)
擊退奧地利後腓特烈趕回薩克森擊敗叛軍以勝利者的姿態結束1756年的戰爭
1757年法國跟俄國如約出兵普魯士,此時普魯士北靠海、東有俄國、西有法國、南有奧地利
於是腓特烈決定在法俄趕到前先擊退奧地利,於是他決定派110,000大軍兵分四路打下波希米亞
然後再分兩路攻向奧地利的110,000大軍,奧軍見普軍士氣高昂決定先後撤等待援軍
於是奧地利先派60,000人到波希米亞的首都布拉格前佈防,普軍也派64,000人進攻
這次戰役奧地利決定正面衝突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們有地利,高原地形不利普軍攻上
於是在東面的普軍決定從左翼迂迴進攻,可是地形沒有偵察好所以陷入泥沼
數千人普軍在泥沼地上潰散,施維林元帥為了穩住軍心拿旗幟衝向敵軍,結果被炮兵炸死
於是腓特烈要莫里茨派兵支援,他手下的騎兵上校賽德利茨看到跟主戰場之間隔了一條河
便決定下馬徒步強行軍,但是差點被河泥困住,不過他為了友軍奮不顧身的行為
卻得到了腓特烈的注意,在之後他也成為普魯士當時有名的騎兵將領之一
因為施維林的死讓普軍陷入的危機,但是奧軍也犯了錯,因為過度追打左翼的普軍所以分散了隊形
腓特烈大帝眼見機不可失便先圍攻奧軍右翼的軍隊,而且趁著這個機會
他的驃騎兵野繞到了對方中央軍的後面,在接下來的突擊中,對方統帥戰死,奧地利徹軍
這次戰役奧地利死傷12,000人被俘5,000人,普軍也損失不輕,約死傷5,000人
之後奧地利決定派道恩擔任總司令,他也是腓特烈大帝七年戰爭中最大的對手
科林戰役(1757年6月18日)
在前兩次的戰役後腓特烈以為奧地利已經一蹶不振了,於是自率主力進攻布拉格
卻僅僅派了24,000人逼退奧地利,沒想到奧地利卻在6月就發動反攻
不過腓特烈認為對方只是垂死掙扎,所以只有自率11,000人支援
雖然普軍將領大多主張不要主動出擊,但是腓特烈還是決定向奧地利的53,000人進攻
這次戰役普軍是在東西向的道路行軍,奧地利在南邊挖掘壕溝駐防
腓特烈決定派驃騎兵先迂迴向奧軍東邊進攻,再用步兵支援
因為驃騎兵進攻順利,腓特烈便改變主意要全軍從北發動突擊
結果讓驃騎兵沒有足夠的部隊迂迴所以被困,而普軍的數量少又是向高地進攻
最後沒多久就被擋下來,布拉格解危
這次戰役普軍損失13,850人奧軍只有損失8,550人,可說是腓特烈第一次戰敗
獵人村戰役(1757年8月30日)
這次戰役剛開始就可說是俄國大軍壓境,以54,800人的優勢對上普軍27,700人的守軍
由於處在不好防禦的地形,普軍的將領決定集中兵力突擊對方左翼
戰爭剛開始的時候士氣高昂的普軍擁有優勢,甚至擊敗了俄軍大名鼎鼎的哥薩克騎兵
不過卻被俄軍的新型火砲瓦解了攻擊,最後因為寡不敵眾所以敗退
這次普軍死1,818人、傷2,800人,俄軍死1,452人、傷4,602人,不過因為後勤問題所以俄軍沒有追擊
莫伊斯戰役(1757年9月7日)
腓特烈大帝戰敗後,奧地利決定先解放薩克森,於是出兵20,000人攻打薩克森右邊的領地
此時普軍手軍雖然只有13,000人但是卻奮勇抵抗,不過最後奧地利又增援12,000人的兵力所以寡不敵眾
這次普軍損失1,800人、統帥戰死,奧軍只有損失1,500人
羅斯巴赫戰役(1757年11月5日)
這次的戰役連神聖羅馬帝國都有參予,再加上之前的敗戰,現在的腓特烈可說是陷入了危機當中
所幸俄國已經因為後勤徹軍了,奧地利跟普魯士之間有薩克森跟希里西亞的土地擋著
於是腓特烈便決定先出兵擊敗法國跟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
戰爭開始的時候腓特烈先派41,000人的部隊先擋住奧地利的100,000大軍,再賄賂了法軍將領
接著自率22,000人去擋住剩下的41,000聯軍,著名的羅斯巴赫戰役就這麼開始了
戰役開始時普軍東南皆靠河岸,只有西邊迎向敵軍,北邊則是高地
於是普軍就決定先轉移陣地到高地,因為看不清楚所以法軍以為普軍撤退了
結果匆忙行進的法軍來不及展開陣形就先被4,000騎兵迎頭痛擊
但是普軍並沒有追趕,而是後撤重整部隊
當法軍過河之後便被北面的普軍從高地猛烈發射炮火,準備要撤軍時之前的騎兵卻已經斷了後路了
這次戰役幾乎變成了大屠殺,聯軍傷亡3,000人有7,000人被俘,普軍只有死傷548人
布雷斯勞戰役(1757年11月22日)
這場戰役奧地利以83,606人的絕對優勢對上普軍的30,000人
本來剛開始的時候奧地利軍隊沒這麼多,但是他的盟友卻提供了43,000的兵力支援
這是普魯士當出也料想不到的,也因為這樣奧地利的攻勢變得很簡單,大部隊包圍就對了
戰鬥剛開始的時候普軍的三個據點就被拿下了一個,但仍然死守不退
不過在奮戰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後為了避免被包圍,普軍還是後撤了
這次戰役普軍損失6,350人逃兵3,600人幾乎損失了10,000軍隊,貝文公爵被俘,西里西亞首都淪陷
但是奧地利只損失5,723人,相較普軍代價可以說是非常的小……
落伊藤戰役(1757年12月5日)
這次戰役腓特烈可以說是來個出奇不意,因為冬季通常在這個時代就象徵停戰
但是腓特烈卻率29,000人打算迎戰奧地利的66,000聯軍(巴伐利亞、符騰堡)
這次的地形跟羅斯巴赫很像,只是普軍跟敵軍的位置對調
所以腓特烈決定潛到北邊的高地,不過戰役剛開始時從西北往南打的部隊粉碎了奧軍的騎兵
奧軍便以為那是普軍得主力,於是開始派全軍贏戰,沒想到腓特烈卻派一個部隊從南邊打
這一打果然讓奧軍錯手不及,不得不後撤回落伊藤村,因為奧軍友人數優勢所以戰況陷入膠著
這時奧地利打算集結騎兵從西北向南對普軍發動突擊,可是沒想到普軍騎兵剛好在更西邊的位置
所以在奧軍騎兵突擊不久後就被夾擊,這場戰鬥普軍幾乎可說大獲全勝
普軍損失6,400人,但是奧地利傷亡10,000人被俘12,000人戰後不久又被俘2,000人
而且在這次戰後布雷斯勞的守軍17,000人也向普軍投降,幾乎可說是大破了近40,000聯軍
曹恩道夫戰役(1758年8月25日)
在1758年斐迪南率100,000大軍擋住法軍的進攻,雖然人多但是大多是英國跟其他盟軍的部隊
所以也不方便把戰線拉得太長,不過久戰不下,法軍決定陣前換將,暫時是擋住了
在西南腓特烈的三弟,亨利親王也在薩克森牽制了奧軍,與腓特烈的主力遙相呼應
不過俄軍的44,300大軍卻在此時從東邊推進,普軍守軍幾乎快擋不住了
腓特烈本來決定要先擊敗奧地利在對付俄國,可是奧地利名將道恩卻在這段時間擄獲普軍的後勤部隊
因為這樣所以得以重整旗鼓,腓特烈只好先對付俄軍了……
會合兵力後普軍先把36,800人插在俄軍主力44,300人跟12,000人的部隊之間
戰鬥開始時俄軍主力在西南方、右翼向前,腓特烈跟俄軍左翼的部隊隔著一片森林
腓特烈決定繞過森林讓步兵主力從俄軍正北方突擊,剩下的步兵從東邊朝俄軍攻擊
戰鬥剛開始的時候由於東邊的普軍零散所以被哥薩克騎兵突擊,雖然擊敗了哥薩克騎兵
可是普軍的陣形已經亂掉了,兩個方向的軍隊呈向西南發動攻勢的大橫隊
雖然開始的時候俄軍死傷慘重,但是由於對方精神力極強,正面強攻的戰況逐漸對普軍不利
在這個時候腓特烈要賽德利茨的騎兵隊突擊俄軍右翼,但是他認為時機未到,於是沒有進攻
之後普軍敗退,俄軍開始追擊,此時正好讓賽德利茨位於俄軍後方,他便發動突擊瓦解對方的陣形
不過雖然被突擊,精神力極強的俄軍沒有潰散,最後反而變成混戰
這次戰役俄軍損失18,000人普軍13,000人,可是俄軍人多勢眾,所以不算大損失
而且這時候奧地利從南逼近了,所以腓特烈也沒辦法追擊俄軍
霍克齊戰役(1758年10月14日)
腓特烈率領15,000人跟薩克森的三弟亨利親王會師,總兵力30,000人
但是跟奧地利的78,000大軍比起來實在很少
為了突擊奧軍,腓特烈沒有在城內佈防,結果反而備奧地利趁夜四面夾擊
普軍有個少將率騎兵反攻陣亡,凱斯元帥率親兵掩護腓特烈的主力爭取時間,也陣亡了
莫里茨元帥也傷重退出戰場,不過總算讓腓特烈逃出戰場
這次普軍死傷9,000人、奧軍7,000人,莫里茨元帥在送回柏林的時候被奧軍俘虜
雖然不久後被腓特烈贖回,從此離不開病床,於1760年病逝
這次戰役後腓特烈身邊的老將幾乎都不在了,只剩下他的好友兼驃騎兵隊長蔡騰
還有騎兵隊長賽德利茨,不過也多了兩名優秀的指揮官亨利親王跟斐迪南
奧軍在這時候也多了兩個優秀將領勞頓、蘭西
這次戰役後沒幾天腓特烈的唯一的知心好友,也就是他的姊姊威憐敏娜去世了
因為加上戰爭失利跟病痛的打擊腓特烈曾經一度輕生……不過他依然選擇繼續奮戰
卡伊戰役(1759年7月23日)
由於多次的勝利,俄軍跟奧軍並沒有太過積極的追打普軍,一直拖到6月才展開攻擊
7月中俄軍發動了大規模的攻勢以52,300人向普軍27,400守軍發動攻擊,而且炮兵還是三倍多
戰役開始時,雖然兩軍之間有隔沼澤,不過俄軍人多勢眾所以發動強行軍
不過在普軍炮兵的火力下俄軍一度敗退,可是最後又被俄軍大量的炮兵打了回來
所以普軍敗北,這次普軍有6,800人傷亡或被俘,俄軍卻只有4,800人傷亡或被俘
在這次戰役後情勢對腓特烈十分不利,俄軍可以直逼普魯士跟勃蘭登堡了
庫勒斯道夫戰役(1759年8月12日)
奧地利的24,000人在跟俄軍會師後變成了71,000的大軍,普軍僅有49,000人
這次戰役的地形跟曹恩道夫同樣,腓特烈決定從北方佯攻,自率主力從東方發起攻勢
不過沒想到俄軍最強的主力也在同樣的地方,所以佯攻可以說是白白發動
可是剛開始時普軍推進順利,不過沒想到俄軍退到的有利的地點
此時普軍要推進必須經過山谷,於是俄軍跟奧軍就只在幾個關鍵地點防禦
普軍久攻不下,派出騎兵隊,不過前兩次衝鋒的將領都受傷退下,第三次的將領打算繞道
不過沒想到那裡地質鬆軟所以被困住了,俄奧騎兵在炮火的掩護下反攻
這次的反擊讓腓特烈兩度落馬、胸口中彈,還好這子彈被胸口的金質鼻咽盒擋掉
戰役結束後俄奧聯軍死傷16,512人,普軍死6,000人傷12,969人
霍耶斯偉達遭遇戰(1759年9月25日)
失去普魯士後腓特烈甚至打算在柏林戰死,不過卻被俄奧聯軍的意見分支給救
這時候亨利親王的40,000援軍也從奧地利後方發動攻擊切斷補給線,奧軍被迫撤退
這次的意外也讓奧軍損失了近3,000人的部隊,奧軍一撤俄軍也不打算繼續向柏林推進
馬克森戰役(1759年11月20日)
由於接近隆冬所以雙方後勤都不易,腓特烈決定派15,000人的部隊切斷奧軍補給線順便掠奪後勤
不過沒想到腓特烈的行動已經被道恩看穿,於是對方便派32,000人的部隊包圍
這次戰役奧軍僅有304人死亡630人受傷,普軍則有13,714人死傷或被俘,幾乎可說是全軍覆沒
兩個禮拜後奧軍又殲滅了另一支部隊的3,000人,普軍此時十分危急
蘭德舒特戰役(1760年6月23日)
普軍連續敗退後,奧軍出兵只有12,000人駐守的西里西亞
在28,000奧軍的攻勢下普軍全滅,戰役中守將也被俘
而腓特烈決定先派大軍包圍的另外一之40,000人的奧軍也早就退走
結果腓特烈不但撲了空還丟了西里西亞,戰況可說是到了最不利的狀態
萊格尼察戰役(1760年8月15日)
戰役開始時腓特烈只有24,000人的軍隊卻要對抗90,000的奧地利大軍
於是腓特烈知道不能採取守勢,他決定先把奧軍分離出來要斷他後路的32,000人奧擊破
8月14日,腓特烈趁夜轉移陣地,偷偷必開道恩的大軍,讓對方撲了個空
趁斷他後路的敵軍離道恩的主力還很遠的時候,先派8,000人斷後,自率16,000人出擊
8月15日凌晨3點,連夜行軍的奧軍部隊沒想到會被腓特烈伏擊
趕緊用騎兵爭取時間,好讓步兵部隊準備作戰,普軍很快就擊退奧地利的騎兵
並且繼續突擊,到了6點的時候,14,000普軍主力衝向奧軍的半月陣,再加上地形不利
奧軍差點被包圍,不過奧軍沒想到這次的奇襲所以便後撤了,結果錯失了跟主力包圍普軍的機會
這次戰役後普軍死傷3,394人,奧軍死傷3,803人被俘4,734人
托爾高戰役(1760年11月3日)
由於之前意外的戰敗,當腓特烈進軍西里西亞的時候人數較多的道恩仍決定先撤出
整個八月分腓特烈跟亨利會師後的50,000人跟道恩的80,000人比賽機動戰,雙方沒有發生會戰
10月17,600俄軍開始進攻柏林,雖然剛開始被逼退,但是道恩抽調了18,000奧軍支援後
柏林淪陷,腓特烈只好趕緊救援,俄奧聯軍便放棄柏林,俄軍撤退,奧軍則到薩克森會師
然後52,000奧軍便在托爾高城下嚴陣以待,普軍雖然難得有58,500人的人數優勢
但是這裡的地形十分易守難攻,有池塘、路障、森林、水溝、沼澤等會妨礙進攻的東西
這次腓特烈讓18,000(7,000人是騎兵)人的部隊從南發動佯攻,自率主力分三隊從北進攻
戰爭開始時,因為炮兵還沒到,腓特烈便決定先派擲彈兵突擊,結果死傷慘重,兩次攻擊都失敗
八個多小時候腓特烈逐次派兵進攻還是沒用,本人還差點中彈身亡,不過子彈被厚外套擋住
這時候南邊的佯攻部隊卻不斷的推進了防線,結果讓對方的兩隊兵力分散
等到對方後退的時候騎兵圖然脫離了步兵突擊對方主力,剛好跟腓特烈的部隊形成狹擊
對方的主力終於在此時潰散,這次戰役後普軍總算收復西里西亞
不過在人數上普軍死傷比較慘重,有16,751人死傷,奧軍則是15,200人
戰局的逆轉
1761年腓特烈率55,000人守西里西亞牽制住勞頓的72,000大軍
亨利親王則用28,000人牽制住道恩的60,000大軍,不過俄軍卻跟勞頓會合成130,000大軍
腓特烈只好收縮戰線,不敢主動出擊,趕緊採取守城戰
此時對方的兩軍意見有了分支,奧軍主張強攻城堡,俄軍卻不想為了奧軍的勝利犧牲
結果沒多久俄軍就擅自撤退,奧軍也只好跟著撤退
不過此時奧軍卻拿下西里西亞最重要的據點,俄軍也拿下了勃蘭登堡的港口
1761年沒有什麼大戰役,聯軍只是用戰略優勢曼曼逼死腓特烈
不過到了1762年1月情況有了轉機,俄國伊麗莎白女皇去世,繼位者卻是個腓特烈的崇拜者
俄國不但在5月把普魯士還給腓特烈,還決定在6月出兵19,000人援助普軍
而此時的法國正在印度跟北美的殖民地戰爭中被英國打得焦頭爛額,所以現在只剩奧軍這敵人了
博克施道夫戰役(1762年7月21)
這次戰役剛開始的時候腓特烈就收到壞消息,7月18日俄國政變了,所以援軍必須撤走
腓特烈只好連夜趕到俄軍陣地要求俄軍不要放出消息,對方被腓特烈說動
而且還答應多待三天,威嚇一下奧軍,腓特烈便決定要在這三天裡分勝負
奧地利要塞在南邊,背有山谷、面向西北,腓特烈要俄軍在奧軍正面部陣,引開注意
自率軍隊從東北角進攻,雖然這裡易守難攻,但是奧軍沒想到普軍速度之快,只有5,000守軍
而且也因為這樣所以把70,000大軍分成兩隊,只有30,000人在勃克施道夫
這次普軍施展的是歷史上第一次分工合擊作戰,一支部隊先從東邊進攻擊潰主力騎兵隊
再派兩個部隊從東北進攻,其中一個慢慢插到30,000人主力跟5,000守軍之間
最後沒騎兵支援據點的奧軍全數撤退,此戰奧軍傷亡2,000人被俘2,000人
普軍只有損失1,610人,雖然奧軍損失不大,但是這次在戰略上卻讓對方大軍撤出西里西亞
萊辛巴赫戰役(1762年8月15日)
這次戰役主要是奧軍要救援在西里西亞要塞守軍的行動,這次奧軍來勢洶洶,派了47,500大軍進攻
不過這次主要在山地開戰,腓特烈便派14,000人駐守左翼的山,再派10,000人駐守右翼
最後再派11,000人確保退路,萊辛巴赫戰役就此展開
戰鬥開始時奧地利先攻擊普軍左翼,結果失利,下午改用炮兵對射,其實這是佯攻
奧軍主力已經從普軍右翼逼近,剛開始奧軍推進順利,結果沒想到陷入泥沼,不得已只好撤軍
這次雙方死傷都很輕微,普軍只有138人死亡234人受傷614人失蹤,奧軍有800傷亡340人被俘
因為救援失敗,奧軍的10,000人守軍在10月9日投降
佛賴貝格戰役(1762年10月29日)
這次戰役是由亨利親王率軍22,657人擋住神聖羅馬帝國的31,000人部隊
兩邊是為了薩克森領土而戰,這次戰鬥開始的時候普軍的騎兵先從敵軍右翼的山坡衝鋒突擊
步兵則是繞道了左翼,一下子就夾殺了敵軍的部隊,這個時候敵軍主力想要支援
可是卻貝賽德利茨的驃騎兵從側面殺出,沒多久就敗退,薩克森成為普魯士的附庸國
這次普軍損失僅有1,400人,奧軍卻有3,400人傷亡4,000人被俘
佛賴貝格戰役後奧地利知道無力單獨對抗普魯士,於是在1763年2月停戰
這次戰役後的結果
法國:失去印度跟北美的殖民地而且損失大量兵源,所以加速法國大革命的形成
英國:雖然得到很多殖民地,但是因為想提高北美稅收解決財政
所以導致美國獨立戰爭
奧地利:損失大量兵員卻沒有增加領土,下場只比法國好點
普魯士:成為歐洲五大強國又得到薩克森這個附庸國,不過領土全毀,所以需要重建
俄國:損失最小,成為歐洲第一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