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藍牙連線來說,雖然官方寫了很誇張的0.006秒延遲,但是,藍牙就是藍牙,沒有對應的最新版本設備,拿去連電腦和手機,在玩遊戲上還是會有延遲。要體驗低延遲,播放設備也不能太舊。
開箱初次連線時,無論是否有切到遊戲模式都會有一定的延遲,但是,切到通話模式延遲反而會改善,代價是聽感上會有明顯的音質下降和細節缺失。
![]()
因為更換了設備,目前的藍牙測試環境有變(跟之前比),我的電腦目前設備,主機板換成了Asus的TUF Z790-pro-wifi,它自帶藍牙和天線,所以就沒再用之前的USB藍牙連線設備。
多設備連線的問題(下面有補充解法)比較奇怪的地方是,可能有逐漸調用比較新版本的藍牙功能,一開始配對時,就算看Youtube都會有明顯延遲。
而且,耳機的按鍵一開始無法正常控制PC音量,後來又可以了。
在第一次藍牙連線時,音量鍵沒反應,試了半天,還以為買到有問題的。
測試完連線模式後,音量鍵失效就可以正常使用了,懷疑可能有部分驅動需要這樣子才完整啟動。
經過這些情況,我個人建議最好一開始使用前,就先讓它用USB線和PC接一下,可能會比較好。
結果,使用了一定時間後,發現延遲現象有蠻明顯的改善,從看Youtube影片會延遲,到後來感覺不到延遲,影片人說話的嘴形和聲音可以對上。
在這種情況下,我才決定打開遊戲試試看。
當然,並不會完全沒有延遲,但是,延遲小到看影片比較無感。
於是想嘗試遊戲看看,一樣是常年個人習慣的測耳機遊戲——Insurgency:Sandstorm 沙塵暴。
遊玩片段:
體驗下來,聲音方向感中遠距離沒問題,但是,近距離聲音位置稍微不明顯,雖然依舊會有距離感,但是方向不太明顯。
上下樓位置依舊不明顯,但,這應該是遊戲本身的問題,每個耳機都聽不太出樓上或同層。
而遊戲玩起來後,個人覺得延遲小到還可以接受。不故意去跟插線比較的話,差別是蠻小的。(當然,要開遊戲模式會更好)
連線方式
基本的開機連線方式,正常長按開機鍵,耳機開啟後,就會看到指示燈在閃爍,到電腦打開藍牙連線模式,可以正確識別到耳機型號。
比較特別的地方是,可以強制重新連線,具體操作請參考下面的按鈕操作。
雙模式連線
耳機採取雙模式連線,也就是藍牙連線和插線連線,特別的點是,它的插線不是3.5mm,而是直接插Type-C的線。
這也就意味著,插線模式同時也是充電模式(設備容許的話),也就是說,如果是要長時間定點使用的話,在PC或其他可供電的設備上,就是無限續航。
插線會關閉藍牙模式,並且切換回初始設置。
有線和無線模式的切換,都會切換回相對初始的模式,也就是,遊戲模式要重新開,音色EQ也要重新設定。算是小問題,並不影響使用。
由於採用了藍牙5.4,我還蠻期望多裝置同時連線,但是,目前用不出來。就個人使用的情況下,PC和手機無法做到同時連線,總是需要斷開其中一邊,暫時不知道如何設置到可以同時連接複數設備。
多設備連線功能啟動
上面試用很久,都無法同時連接複數裝置。
結果,發現需要安裝手機APP才可以解鎖部分功能,多設備連線竟然要用手機APP才可以開啟。
比較意外的是,耳機無法同時開啟高音質解碼和多設備連線,到底要比較好的音質還是要多設備同時連線,變成要用戶自己去思考和取捨。
開啟高音質解碼,會增加耗電,又必須關閉多設備連線。
(補充:後來發現連遊戲模式也會不能開)
需要擇一的選擇,這點很影響使用方便性,因此我個人不建議開啟高音質解碼的智能高清解碼。
APP安裝
可以去說明書掃描QR碼,就可以進入官網的下載頁面。
截至今天(2024年10月15日),在谷歌商店是沒有的,需要去官網下載APK,自行安裝。
本地在谷歌商店用Ugreen搜索找到的,都是購物APP,切記。
(有另一個是控制UGreen後備電源的,別下載錯了)
APP簡介已經補在下面,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拉,去聽奇怪的AI讀稿哦(?
按鈕操作
1.電源按鈕:
長按3秒開啟/關閉
長按10秒 重置(Reset)
3連擊:斷開藍牙連線,並配對新設備
2.播放相關:
+:點擊音量增加,長按(2秒):下一首
-:點擊音量減少,長按(2秒):上一首
電源鍵:播放和暫停
降噪ANC按鈕為多功能鍵,有二種用途:
1.點擊——可以切換通透模式和降噪模式,
2.長按——切換一般模式和遊戲模式。
3.【可以在APP自定義雙擊功能】
聲音表現
中遠距離,聲音方位明顯,近距離稍弱,人物附近的聲音位置不明顯。
低音表現比較不明顯,SKS開火比較小聲。
沙塵暴玩起來,所有槍械都比較不傷耳,看來是個保護聽力的耳機(?
音樂本人外行,僅僅貼出APP內的可選EQ。只有幾個模式,沒有自定義:
(初始設置是低音增強)
除了聽感,我也好奇的測試一下它的內建麥克風:
續航充電1小時多的使用下,顯示還有90%電量,看來續航很ok。雖然我們都知道,電量是越後面掉越快,但是,這個表現暫時可以不用擔心長時間使用的續航問題。
充電情況,不確定是不是快充,根據說明書給的說法,約1.5小時可以充滿電。(說明書內真的寫“約1.5小時”,不是我加的。)
必須加以說明的是,盒子外面寫,充電5分鐘可以用5小時,把這稱為快充(Quick Charge),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快速充電。
耳機並沒有附送充電頭,這種情況下,談快充基本是沒道理的。以我個人的使用情況來看,基本上是直接插PC充電,快充從何而來?
根據盒子外的標註:
充電規格是:5V==600mA
電池規格:600mAh 3.7W(2.22Wh)
給大家參考就好,應該也是一般的常規5V充電。
官方的續航也直接標識出:
有開ANC可以持續用45小時
沒開可以用75小時。
小結:
就方便性來說,有雙模式非常適合時下的很多設備,尤其是那些把3.5mm孔閹割掉的某大牌。
硬體上有一些影響不大的小缺點:頭上的頭柄,硬質的用料,應該是結構的關係,只要上方有碰到就會有傳音入耳的問題,會影響聽感。要盡可能避免碰到其他東西(包含電線,手指和指甲)。當然,如果可以另外自行去加買一個軟套相信可以改善。
續航來說,官方敢放75小時,我覺得使用上日常不太需要擔心,加上有線模式是Type-C,如果是插在可以供電的設備上,基本上是一面充電一面用,就無限續航。
調音的選擇不太自由,只有幾個定義好的模式,個人的喜好會切去經典,但是,一旦切換有線和無線的模式,又會恢復成初始設置的低音增強。
總體來說,以方便性和長續航來看,這款平價的耳機是非常推薦的,一些小問題並不會嚴重影響使用體驗。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考慮。
耳機的個人體驗就先到這邊,感謝觀看。
2024年10月17日,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