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Antoni Gaudí
事實上,直曲對比並不單獨發(fā)生在Gesture上,也發(fā)生在建築這個領(lǐng)域上,這句話可以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去理解,大多數(shù)有明確稜角的物品通常都是人工的產(chǎn)物,在繪畫中常見的的例子就像是機械、建築等,大多數(shù)都是由直線所構(gòu)成,相反的,大多數(shù)自然的產(chǎn)物多是以曲線為主,例如植物、動物多數(shù)是由較平滑的曲線所構(gòu)成,因此,直線通常代表無機,曲線則是有機。
值得澄清的是,此處的直線更多的是指折線(polyline),因此如果要更準確的來區(qū)分是否為曲線,線條與線條連接處(轉(zhuǎn)折點)是否平滑才是核心差異,因為折線之所以不是曲線是因為在轉(zhuǎn)折處不平滑,相反的,曲線也有轉(zhuǎn)折點,但是相當平滑,會需要這樣區(qū)分是因為,如果只是一條直線,他其實是平滑的,因為他的甚至沒有轉(zhuǎn)折。
圖2 折線平滑後會變成曲線
因此,容我先整理定義一下名詞,廣義的曲線包含任何有彎曲的線,或者更直接的說,非直線就是曲線,換句話說,連折線都屬於曲線,這顯然違反直覺,因為狹義的曲線基本上需要有一定的平滑程度,因為折線在轉(zhuǎn)折點不平滑,因此不屬於狹義的曲線,我們大概可以依據(jù)彎曲程度與平滑程度將畫成這張圖。
簡而言之,不是一條筆直的線就是廣義的曲線,其中,如果轉(zhuǎn)折足夠平滑那就是狹義的折線,反之則是折線,因此,這篇首先對比的是曲線與直線,然後是對比曲線(curve)與折線(polyline),以及這些差異對於流動感的影響。事實上,你可以把折線視為曲線的特例,因此核心問題是為甚麼畫面需要曲線,或者說,曲線能為畫面帶來什麼效果,
直線與曲線
首先,曲線顧名思義,就是有曲率的線,相對於直線來說,就是在方向上有變化的線,而這個變化則會造成動的感受,相對直線來說,因為直線雖然是筆直、流暢、光滑的,但是因為缺乏變化,通常表示穩(wěn)定的感受,而非動的感受。
因此,對於曲線有人用靈動、律動、搖晃(wobble)等詞彙去形容,相反的,直線會是穩(wěn)定、平靜等詞彙,因此,曲線與直線最大的差異在於變化,這個變化能在畫面上用來表示水的流動、魚在游動、旗在飄動,這種寫意的表現(xiàn),事實上,水龍頭流出的水也有可能是垂直的,魚在游動的過程中可能也有一瞬間是筆直的,旗子在風大的時候也可能呈現(xiàn)直向的,這種寫實的表現(xiàn)未必可以讓觀眾有動的感受,儘管事實上是這樣。
圖3 Motion Capture and Retargeting of Fish by Monocular Camera
可以參考
這篇論文中的圖片(圖3),魚在游動的過程不總是呈現(xiàn)彎曲的,但是在表現(xiàn)上,有彎曲的魚似乎更有
游動的感覺,或者我們可以進一步的說,
有變化的線,也就是廣義的曲線會讓觀眾有
動的感受,相對於直線而言。
除了兩者差異之外,直曲基本上都可以表現(xiàn)流暢這樣的感受,舉一個常見的元素來說,黑長直就是一個相當流暢,但是穩(wěn)定的感受,如果從我之前的練習中挑這三張來舉例(雖然不是黑髮),從左至右流動感從弱到強,主要是因為左圖(圖4.a)大多數(shù)由直線所構(gòu)成(頭髮、裙襬、臉頰),而中圖(圖4.b)雖是曲線,但是彎曲的程度沒有這麼大(頭髮、臉頰),而右圖(圖4.c)的曲線則有較明顯的彎曲(頭髮、臉頰)。
圖4.a, 4.b, 4.c
你可能會對於圖4.b, c誰更流動有不一樣的感受,因為圖4.b看起來似乎有股從由右至左的風,看起來似乎更有流動的感受,而圖4.c雖然頭髮有更多的變化,但是似乎不夠不夠流暢,這是因為流動的強弱不只是取決於線的彎曲程度,或者說,線的彎曲程度只影響動的強弱。
若我將三種類型的線在分別在三張圖上飆出來就會更明顯,當然,每張圖不可能都是由同一種線組成的,例如圖4.a的臀部是曲線,圖4.b, c的背部是直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圖4.a的直線較多,圖4.b的平滑的曲線較多,圖4.c的彎曲曲線較多,因此三張圖會顯現(xiàn)出不同的調(diào)性。
圖5.a, 5.b, 5.c
如果數(shù)值化舉例,假設(shè)圖5.a中直線的彎曲程度=0%,圖5.b的曲線彎曲程度=50%,圖5.c的曲線彎曲程度=70%,也可以直接想像成三張圖感受到「動」的強弱也是0%、5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