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原優乃
不論是從其他人還是從我的頻道上
最近都觀察到了一些現象
不宜製作超長片了
慘上加慘,我從2020年中轉型製作長片,到2021年開始為了迎合演算法專做超長片,終於在今年,這個演算法「確定」結束了,去年我也發了幾篇文提到關於長片製作不被演算法青睞的問題,但大都時候我也還是在半信半疑,不過目前為止看到一些本來也在製作超長片的創作者轉回做普通長片,就讓我確定目前演算法轉變了。
範例
說到2021~2022開始轉做超長片的創作者,主要著重在說書類,也就是以老高為首,到X調查、自說自話的總裁、腦洞烏托邦,也就是目前華語區的流量主力;而這邊先解釋一下「超長片」定義,一般來說超過10分鐘就被認為是長片,大部分創作者也習慣把影片製作在10~20分鐘,但隨著2021年演算法主推「觀看時長」,這時就興起了一波把影片製作越長的風潮,也就是開始不少人把影片往30分鐘以上製作,所以超長片指的就是「超過30分鐘」的影片,這邊就來看看上述這些超長片創作者的超長片製作變化。
頻道 |
2023超長片比例 |
近半年超長片比例 |
老高與小茉 |
29.7% |
23.0% |
X調查 |
20.7% |
7.1% |
腦洞烏托邦 |
62.5% |
55.2% |
自說自話的總裁 |
41.5% |
50.0% |
研究
可以看到除了總裁之外,其他人的超長片製作比例是很明顯的呈現下滑,當然不排除單純是因為他們覺得製作超長片太勞心勞力,不過透過進一步的數據也能發現這對他們的影響。
頻道 |
≥30分鐘片均觀看數 |
<30分鐘片均觀看數 |
老高與小茉 |
389.4萬(4部) |
305.7萬 |
X調查 |
100萬(2部) |
64萬 |
腦洞烏托邦 |
95.9萬 |
89.7萬 |
自說自話的總裁 |
98.7萬 |
81.1萬 |
研究結果
有趣的事來了,雖然他們不約而同的都降低了影片的長度,但觀看次數卻沒有贏過去的超長片,這是為何?那他們還這樣做幹嘛?其實仔細看你會發現,以烏托邦和總裁為例,因為這兩個發片量比較多比較能客觀看出變化,他倆流量降低的幅度並不大,但卻依舊降低了則有很多原因:
其一,就是受到Shorts的餘波影響。如我前幾篇文所提到,現在YouTube主打Shorts的情況下就導致長片創作者的影片曝光很顯著的受到下調,所以即便他們回歸到製作30分鐘以內的中長片,也只是將影響降低,而非沒有影響。
其二,就是時間因素。他們不約而同的回歸製作30分鐘以內長片是近期的事,較近期的影片還未有足夠的天數讓它們累積觀看次數,所以自然是會比他們較早發的影片觀看次數低。
其三,就是演算法。演算法對於Shorts以外的長片或許都一視同仁,不管是10分鐘、20分鐘、30分鐘可能現在都一樣了,所以對他們來說製作較短一點的影片或許只是覺得沒必要再浪費心力、成本去製作超長片而已。(根據現在長片流量過於浮動的情況,也能證實大概是如此)
研究結果延伸
但是有一點還是可以注意,因為這個演算法目前應該還是YouTube常駐的演算模式,就是你越長的影片「同時又越受到觀眾喜愛」那還是容易受到曝光,還是容易累積大量的觀看,只是這有點變成賭博,就是你要賭你這部超長片能受到青睞,如果賭輸了反而會很慘,因為演算法目前不推超長片,這不是矛盾,演算法沒變的部分是推「受到歡迎的超長片」,但過去那種主動製作超長片去引發曝光的模式,已經沒有了!也才會有上一段【其三】的說法,就是與其去賭,不如就製作短一點的影片算了,反正結果都一樣。
結論
製作較短的影片流量就會變好嗎?未必!但可以確定的是超長片已經無法自帶流量了,你還是可以製作超長片,但你要確保的是觀眾會一路看到底,你的「續看率」現在變得比以往更重要,超長片的後續曝光現在是一翻兩瞪眼,續看率夠高流量就越高,續看率不夠就會很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