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童美乃梨
真的要變短片平臺了嗎...
前言
最近可能有人有發現,不只是YouTube上的短片變多了,甚至如果你有開後臺看的習慣,你會注意到官方的推廣事項變成:
而且注意右邊那個方框裡的文字說明「混合運用Shorts和長片內容,讓你的『成效』更上一層樓!」
早有先例
果然和我之前說得一樣,為什麼一些創作者,甚至已經有點規模的YouTuber,都紛紛開始製作短片,不是他們想製作,而是為了增加,或說是保持頻道的曝光,而現在官方都明示了,也算是驗證了當初的這個說法是正確的。
我自身為例
我最近就有發現,我的頻道流量又開始出現極度不穩定的狀況,流量大幅浮動的現象又開始了,雖說流量浮動牽扯到眾多因素,例如最重要的就是「更新頻率」,因為我一直專注在出20分鐘以上的長片,導致更新頻率無法提升,然而這也正巧說明了官方說的「混合運用」,實際上就是希望創作者藉由較簡單的短片,來「提升頻道的更新頻率」,藉以獲得曝光... 是才把原本的曝光再配還給你。
Shorts賺不賺
官方這次直接明示,不演了,直接宣告YouTube將進入短片時代,但你可能會想說「Shorts不是賺不了多少錢嗎?官方幹嘛要大家都投入製作短片?」事實上近期官方已經有公告過,未來將會在Shorts也開始投放廣告,也就是說未來在YouTube上製作短片,將不再是以獎勵金的形式得到收入,而是跟長片一樣以廣告計價的方式做分潤,由此可見為什麼官方要加大力度推廣Shorts了。
(內文較爭議的部分暫時無從驗證,已先做刪除,以免造成誤導)
官方也開誠布公的說了,Shorts每天,注意是「每天」!都能創造300億次觀看,白話來說就是每天都能累積出一個Pewdiepie!這絕對是要遠高於現行長片每天所能創造的流量(30億~50億),為何短片流量高出長片這麼多?明明都是同個平臺,使用者也不會比較多啊?那是因為有人可能短片都已經結束了卻沒看懂、或是單純想回味、或根本忘記以前看過,導致這些人會反覆的去觀看同樣的短片,才造成短片的流量如此之大,當然主因不是前面這些,而是因為現行的Shorts機制跟一般的影片很不一樣,是強制性隨機播放+不暫停就重複播放,這才使得這些短片的流量高得驚人,而且Shorts目前還在成長初期,你想未來這差距會拉得多大?
就算一部短片只會拿到一個廣告分潤,但因為是短片,會有大量的重複觀看,那這樣就算純以一部短片來說廣告收益不如長片,卻有可能因為「同一個人」一再的反覆播放,一再的吃到廣告(?)廣告收益搞不好還會逆轉勝過長片;而且未必多數人都會把長片看完,更別說是長片插入的所有廣告,反倒短片就短短幾秒,勢必是會吃到廣告,大家也比較有耐心看完,所以短片確實是有可能創造出更大的廣告收益。
(內文較爭議的部分暫時無從驗證,已先做刪除,以免造成誤導)
當然如果重複觀看過高,導致「下廣告」的業主認為短片的廣告效益不好,進而減少投放廣告,使得YouTube分給創作者的分潤也變少,這也不無可能,所以目前一切都還說不準,只能等新制正式上線再觀察了。
結論
總之近期看下來,官方加大力度推廣Shorts,看來是要YouTube正式朝短片平臺邁進了,甚至放眼未來取代TikTok吧;至於這對觀眾、創作者來說,到底是利是弊?目前還無法確定,只能等待時間來驗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