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前面所提的,兩場亂事是因為貴族階級的矛盾、宗教與社會的衝突而導致派閥抗爭,雖然亂事結束,解決了政治上的危機,但社會上的矛盾並沒有完全解決。這裡要先提到文武兩班制的不平等之處。
高麗的政治制度上是文班與武班平等,但是武臣無法晉升至二品以上的 宰臣 ,軍隊的最高統帥權也由文官獨佔,且 田柴科 的土地分配上,也和前面提過的相同,武臣能夠得到土地的捷徑比文官少且待遇較低。對 契丹 談和後,由於對武臣的需求降低,軍人的地位就更低了,並且發生武臣的 軍人田 遭到文臣奪佔,更讓武臣轉變為文臣的護衛。這種重文輕武的風氣在 高麗毅宗 達到頂點,最終導致 庚寅之亂(??? ?)又稱 武臣亂(???)。
鄭仲夫 、 李義方 (李義方的姪子, 李安社 ,是 李氏朝鮮 的創始者 李成桂 的高祖父) 等武臣最終叛亂,廢 高麗毅宗 ,且大肆殺害文臣掌握政權。政治實權由當時武官最高的官職、大將軍 會議機構,稱為 重房 所掌握,其下轄 將軍房 、 郎將房 、 校尉房 等等。且武官佔據所有原先由文官所擔任的要職,又開始蓄積私兵,且占有私田和奴婢,引發武官之間的奪權。
李高 被 李義方 殺害, 李義方 又被 鄭仲夫 殺害, 鄭仲夫 亦被 慶大升 所殺。慶大升設置了被稱為 都房 的私兵集團,獨攬政權後病死。 李義旼 一度掌握政權,但最後被 崔忠獻 殺害且平定亂局。
武臣亂期間,倖存的文官聚集到東北面 兵馬使 金甫當 、西北地方 的 土著勢力 西京留守 趙位寵 等,率領地方軍隊攻擊中央的武臣但被鎮壓,這場混亂更波及了全國各地,引發農民和賤民叛亂。前提的不公平的土地分配和掠奪,在武臣亂期間更加變本加厲,導致農、賤民也積極的參與叛亂,這種形式被解釋為並非單純的反抗權貴的剝奪,但均不得成功。
武臣亂最終的勝利者是 崔忠獻 ,他透過削弱國王的勢力、聯合門閥貴族壓迫反對武臣的寺院勢力、武力討伐威脅政權的農民與賤民叛亂,另一方面又授予實力者官爵、將 部、曲、鄉、所 等賤民所屬的身分解放並升格為 縣 ,最終完成了鞏固 武人政權 的基礎且鎮壓了發生三十餘年的 農民叛亂。崔氏政權 共維持了四代六十餘年,他們透過在 都房 外在組 三別抄 的軍事作法,加上掌握政治實權的 政房 收為私權以獨占人事任用,且在武臣不善常治理的地方採用有水準的 文人 加入 政房 協助統治,這被稱為 「政色承宜」 。且為了避免權力機構被加以綁架或討殺,又在 政房 以外的私宅設置文人的私人機關 書房 ,並加派護衛。上述的行為更加強了所謂 文武兩班制 的統治地位。
所謂的 武臣亂 最初是反抗文臣貴族的囂張跋扈,但在崔氏政權掌握後,由於 蒙古 開始侵略朝鮮,導致國內政治的改革失敗。此一時期,高麗的 文臣 才發現自己無法改變社會的矛盾,以及社會過度保守的體制造成的無力。武人政權在歷史上只反抗了文臣的蠻橫,並沒有意識解決社會矛盾,僅發生領導權力由文臣轉移至武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