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俄羅斯軍事科學學院演講的 瓦列里·瓦西里耶維奇·格拉西莫夫 (Valery Vasilyevich Gerasimov)首次將俄羅斯的軍事戰略描述成積極防禦(active defense)。這種主動防禦概念描繪了俄羅斯軍隊在戰爭開始之前應該做些什麼來阻止戰爭,以及他如何和軍事優勢更強的對手作戰的一般原則。該戰略的特點是計畫在受威脅時期(軍事威脅時期,period of military threat)或危機期間採取預期的行動,不一定是先發制人的打擊,但包含了對集結的對手直接使用武力。瓦列裡·格拉西莫夫 將主動防禦解釋為一種涉及先發制人的消除對國家安全威脅的戰略狀態。實現戰略行動的嚇阻、果斷和連續性,必須迅速行動,以我們預防性(preventive,preventivnymi)措施先手,及時發現對手弱點,並製造不可接受損害的威脅。這樣就使得取得和持續擁有戰略主動權成為可能。
這種戰略在政治危機加劇、對手部隊部屬以及總體軍事政治局勢趨於衝突時採取。但前提是能操弄對手相對於尋求收益的預期成本計算之上,不一定不能攻擊,這是主動(Active,原意是積極)這個詞被放在第一個字的含義,重點是在危險時期或軍事威脅時期,這段期間俄羅斯武裝部隊將採取以上的防禦措施,作為一種國防管理的方法。俄羅斯同時也要求一支具有高度戰備、沿線部屬或者能輕鬆移防的部隊,以便在俄羅斯邊境沿線的任何方向展開部屬。
軍方認為這些準備、部屬、演習和武器測試或示範行動的表演,都包含可能的軍事訊息(展現能力和決心)、展示性使用武力以及使用常規武器進行有限打擊(單次或組合使用)。這樣所造成的損害通常被描述為威攝性損害(deterrent damage),足以震攝特定對手不願衝突,對於假想敵來說這樣的表演是主觀而不是預想假想敵不可能承受這種損傷。
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概念,例如戰略威攝(strategic deterrence),傾向於將對假想敵決策塑造成強而有力和非強制性的兩種。軍方進一步將主要的職責"強力"(forceful)的部分細分為核子(nuclear)和非核(nonnuclear)。非核的能力包含遠程精準導引武器(VTO-BD)作為進攻性的組成,以及基於新物理方法,包含導能武器(directed-energy)、電磁(electromagnetic)、無線電電子(radioelectronic)、極音速(hypersonic)等被認定具有戰略意義的常規先進新興武器。這些都可以被示範性的使用,用來威脅對手防區以外的打擊系統,並對具有軍事、政治或經濟意義的及重要物體造成有精準形式的損害。
非核戰略武器(Nonstrategic nuclear weapons,NSNW)被保留於區域戰爭下為前提的昇及管理使用,假設在常規手段無效之後,以及大規模戰爭背景下的核戰爭,這些武器可以被用於表演,或作為管理戰區升級策略的一部分或單一的集體手段。它們在此的概念是早期嘗試非核威攝之後,在戰略核武器(用於核報復)之前。這三種:戰略常規、非戰略核武器、戰略核武器構成了俄羅斯軍方在職能上獲得的戰略威攝力量。
作為戰時軍事戰略的主動防禦是指以防禦性機動為前提的行動,以及在整個軍事行動戰區的縱深進行持續反擊。且非常重視戰爭初期的防禦性、攻擊性戰略行動。這種假想透過火力和打擊系統削弱對手部隊,同時反擊對手最初的進攻行動。這不是一個一開始就強調陣地防禦的戰爭理論。俄羅斯軍事戰略的手段和方法是透過作戰縱深內外的關鍵目標進行遠程打擊,使對手混亂。其他的效果可以透過非動能打擊獲得,例如訊息和電子戰,這些在報告中將進一步討論。這種作戰的預期結果是他們會擾亂敵人的行動,降低他們持續作戰的能力,並且影響他們繼續武裝作戰的政治意願。
佔領地形並不是重點,重點是使用防區以外的武器、精準和集中火力,以及側翼編隊的決定性行動,目標是最大限度的提高俄羅斯部隊的生存能力,並保留生有力量。俄羅斯軍方的假想是,軍事力量平衡被證明是不利的,他們不能浪費人力或物資,俄羅斯軍事戰略的總體任務是防止對手在戰爭初期獲得決定性的成果,迫使他們陷入消耗衝突,並對其軍事和經濟基礎設施造成損害,以便它們在可以被接受的情況下尋求結束戰爭。這種戰略被認為是最高形式的作戰藝術描繪的戰略行動與戰爭的政治目的聯繫。
防禦(defense)一詞說明了俄羅斯軍方的期望,即是在戰爭初期,它們的主要任務是組織防禦,以抵禦對手的大規模航天航空和導彈襲擊,包括針對俄羅斯軍隊和國內至關重要的物體。轉移航空航天攻擊的行動具有重要的進攻成分,因此俄羅斯的防空和導彈防禦以及航空戰術和遠程航空結合。且對於預期的政治目標和重大戰爭原因的社會政治表徵有所解釋,所以軍事戰略可能不需要初步進攻,但這個戰略的確包含反攻行動、報復性打擊、瓦解和壓制對手的反抗。這些當然是出於政治考量,因為軍事戰略以威攝和防禦為前提的前提時並不意味著俄羅斯軍隊不準進行進攻行動,如果政治目的要求,政治領導人經常在確信政策是強迫對手的情況下必須使用武力來實現目標,就必須採用進攻手段來進行防禦性戰爭,或者缺乏代替選向而必須先發制人的打擊來時間防禦安全。
值得強調的是俄羅斯軍事藝術中,組成主動防禦的兩條原則:機動防禦(maneuver defense)和非接觸戰(noncontact warfare)。在機動防禦的原則中,人們強烈期望戰場會支離破碎(fragmented,ochagovy),並且可能沒有連續的戰線。在這種強況下,機動防禦表示不會有高度集中力量的陣地防禦。定義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那種固定戰線,導致一個大型且連續有人存在的前線,不被視為是現代戰爭的可行作法。如果有這種況狀出現,前線將被視為"倒置"(inverted),被允許同時攻擊戰線兩邊的敵人以及他們的後方,倒置還可以用來指遠離前線,在後方的航空航天攻擊和防禦,營級戰術群(Battalion Tactical Groups,BTG)進行側翼襲擊的能力。"前線"(front)的總體概念在俄羅斯軍事思想中似乎已經過時,在歐洲,要實現這種密度戰線的部隊也不可能再有,連俄羅斯也做不到,俄羅斯現役部隊有數十萬人。雖然基於梯形防禦(echeloned lines,echelon lines)、陣地防禦(positional defense)、預備兵力(prepared reserves)和固定防禦陣地(fixed defensive emplacements)的作法仍然存在於俄羅斯軍事規劃的組成,但機動防禦越來越取代這些傳統學說。
機動防禦的前提是擊敗和減少對手,同時犧牲領土為代價爭取時間和保留部隊。火力和打擊系統在敵人部隊前進時造成損失,迫使他們每次進攻之前必須先集中注意力並重新部屬,允許的話還會進行短暫的反擊。現代化的能力允許使用精準導航武器進行更深入的作戰級別打擊,使用遠程系統部屬雷區,以及由高度機動的空中突擊部隊(air assault troops)進行側翼反擊。另一個要素是將對手騙入十字砲火或打擊預定區,這樣就能集中火力摧毀敵人的部隊。同時,防禦部隊利用他們的機動性撤退到預定的防線,並在可行的情況下嘗試進行陣地防禦。
機動防禦的目的在破壞對手的初始作戰計畫,為預備對或後續部隊爭取時間,耗盡對手的儲備兵力,進而奪取主動權。透過迫使對手進行攻擊性行動,他就可以透過工兵設置伏擊、障礙和地雷使得效益最大化。一些單位可以進行陣地防禦,另一些單位則進行機動防禦,總體而言,這種想法是暫時犧牲領土以消耗對手並成功為反擊創造有利條件。
在俄羅斯看來,現代戰爭的特點是陣地防禦和機動防禦相結合,而不是選擇其一。俄羅斯的軍事理論家仍繼續爭論陣地防禦和機動防禦之間的區別,因為其共同的目標是實踐對優勢力量的防禦。然而,機動防禦被視為更有彈性的作戰方法,迫使對手進入戰場,並且部屬他們的主力,俄軍隨後撤退以免被有優勢的對手果斷交戰。因此,機動防禦的組織原則是保持生有力量,維持防禦,同時最大限度地對對手造成傷害。在陣地防禦中,部隊轉移是因為他們不再能夠承受攻擊,或避免被包圍,機動防禦更強調避免決定性的交戰,同時以協調的方式轉移到新的戰線上。為這種理論辯護的學派認為,這兩種防禦形式都不能單獨使用,但是,談到聯合作戰兵種(combined-arms)時,俄羅斯的軍事思想和訓練的重點似乎是機動防禦。以及重視營級戰術群的機動性跨梯隊(control across echelons)的編隊、指揮和控制,以及重新快速部屬支援火力的能力。
非接觸戰爭(noncontact warfare)在字面上有些牴觸,因為俄羅斯軍方認為現代戰爭將以前線戰情傳遞訊息、控制火力和精準打擊為特色。戰爭以訊息、指揮和控制系統以及精準的破壞手段驅動。不過,非接觸式的字眼說明了使用遠程武器的能力在攻擊戰略和戰術的關鍵目標是重點。整個戰區的確會持續和對手的部隊交戰,但不會像20世紀的主要戰爭那樣,當時最先進的武器仍然需要肉眼瞄準目標,也不太可能出現暫停作戰,而且因為雙方可以在衝突的過程中持續深入,因此作戰的重心不會是以往關鍵的地形。但是這種觀點持續的有爭議,因為有一些人會質疑精準的手段能夠改變軍隊交戰(dog fight)的需求和能力。
從部隊的組織和結構來看,主動防禦意味著圍繞在高度戰備的戰鬥群建構軍隊,並在每個戰略方向上配備人員和裝備。營級戰術群(Battalion Tactical Groups,BTG)是一種作戰級別的編隊,搭配戰術支援單位,部屬在每個軍區,能夠在短時間內轉移到衝突地區。這是2008年底總參謀長 尼古拉·葉戈羅維奇·馬卡羅夫 (Nikolai Yegorovich Makarov) 和國防部長 阿納托利·愛德華多維奇·謝爾久科夫 (Anatoly Eduardovich Serdyukov) 最初監督的軍事改革中一項重大成就。馬卡羅夫在2011~2012年認為軍隊整體未能適應現代戰爭的需求-不能進行非接觸戰爭,在大量訊息的戰場上效率低下。馬卡羅夫當時努力改革一群裝備陳舊、數量眾多的軍隊,2008年當時仍然被認為需要數個月的訓練才能動員和部屬。1990年代雖然進行了幾次改革,穩定了部隊,但是部隊在學校使用的裝備在基地中都無法使用,導致動員時間表和作戰計畫的發展步驟嚴重不一致。
所以,主動防禦戰略(Active defense strategy)的概念是專注發展一支規模小很多但隨時準備就緒、能夠遠距離部屬、裝備精良的部隊,以便在俄羅斯軍事領導人認為現代戰爭的決定性時刻中獲得成功。這也是可以從戰術編隊重新定位到更接近他們被要求執行作戰行動的地方以重新裝備,例如2014年莫斯科以西的師被加強後勤、戰術航空單位、旋翼單位(rotary aviation,直升機)以及其他能力,以實現西部和西南部戰略方向的機動作戰。
最後一個重要的說明是,主動防禦不是以區域制止或反介入為前提,也不是以作戰層面防禦能力的效力為前提。這是一種思考美軍潛在弱點的作戰方法,但不是對於俄羅斯如何解釋當代軍事藝術或軍事科學理解的正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