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GP
[達人專欄] 民主與獨裁俄羅斯(二) 來自遙遠東方的血液
作者:ヾ米哈伊洛兒☆│2021-06-12 20:15:43│巴幣:166│人氣:799
「如果沒有蒙古的影響,我們很難想像過去一個弱小、各王公四處割據的俄羅斯要如何轉變成強大、上下行為一致又團結的俄羅斯;莫斯科、俄羅斯的各種制度、法律規範以及人民心理,全都可以說是成吉思汗的遺產。所以莫斯科的沙皇與他所擁有的國家,都是能夠與欽察汗國的繼承者並駕齊驅的後繼國?!?div>
這段由歐亞學派歷史學家維爾納茨基在其著作中所闡述的觀點,在我看來精確了點出史稱"韃靼之軛"這個長達兩百四十年時段的精隨。如果考慮到在拔都的鐵蹄踏破基輔羅斯的大地之前,這個國家早已分裂成一個王國和五十六個公國並相互猜忌與攻伐的事實,真的很難想像在無外力的影響下能團結統一成前近代橫跨歐亞兩洲、擁有龐大疆域的俄羅斯帝國。
故事要從西元1223年的一個夜晚說起,一位名為忽炭的遊牧部落首領帶著一隊輕騎出現在加里奇公國(基輔羅斯諸侯國之一)的克里姆林大門前要求會見大公姆斯季斯拉夫,他是位於聶伯河的欽察游牧部落聯盟的小可汗,也是加里奇王公的女婿。他告知他的岳父有一支來自東方來路不明的大軍在不久前於北高加索擊敗了他們和阿蘭人組成的聯軍,不久後將可能會入侵南俄的肥沃草原並進犯羅斯。而這支來自東方的軍隊正是由哲別和速不臺統率的蒙古大軍。
就在三年前,蒙軍已攻克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馬爾罕,之後又迅速北上攻克了當時伏爾加河流域中數一數二繁榮的城市─伏爾加保加利亞的比里阿耳,並順著伏爾加河南下進入欽察草原、擊敗阿蘭-欽察聯軍,就到了上一節說的故事。
長期盤據欽察草原的欽察部落聯盟實力堅強,如今被蒙軍打得大敗,許多部族被吸納或被剷除。姆斯季斯拉夫立馬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旋即聯合眾大公與欽察人,並獲得基輔大公與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公國)大公的支持,軍隊人數一度達到了約六萬人之多。該年姆斯季斯拉夫果斷處決蒙古使者,戰爭迅速在亞速海沿岸附近的卡爾卡河與蒙軍爆發。儘管羅斯-欽察人數上佔優勢(蒙軍約兩萬三千人),但眾大公之間彼此互不信任且個自為戰,而蒙軍則憑藉其高機動性將各大公的小集團軍一一擊破,羅斯-欽察聯軍宣告慘敗。除拚死突圍的姆斯季斯拉夫大公外,其餘包含基輔大公在內的九名大公都遭到殘忍殺害(包在毛毯中任憑開慶功宴的將士踩踏而亡)。但蒙軍沒有繼續深入,反而就此離開了羅斯人的視野,這一去就是十三年之久。
然而羅斯人並沒有好好地利用這寶貴的十三年勵精圖治,還是一如往常那般爭吵和內鬥。與此同時,蒙古人在這段期間於舊花剌子模疆域的中亞地區站穩腳跟,並再次掃蕩了欽察草原,將眾多部落吸納進了蒙古的"兀魯思"當中。這麼一來蒙古大軍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無後顧之憂,也讓羅斯東疆門戶洞開。
西元1236年,朮赤(成吉思汗的長子)的次子拔都再次啟動了蒙古的戰爭機器,集結了十五萬名戰士劍指羅斯,在路途中"順道"消滅了伏爾加保加利亞。這一次,羅斯眾大公並沒有再次聯合起來抗敵,即使在梁贊公國歷經六天六夜的惡戰後,鄰接北方的弗拉基米爾公國仍作壁上觀,任憑蒙古大軍在梁贊境內殘殺婦孺、焚燒教堂。蒙古大軍在攻伐前有個慣例,先派出使者勸降,若歸順便可被納入統治體系,反之若不從便實行"三光政策"。因此在掃蕩欽察草原的過程中,許多部落甚至是主動歸降的。
眾大公的抵死不從也逼得拔都只得毫不留情,短短幾個月內羅斯大部分地區均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而當時位於北方的諾夫哥羅德因時逢北疆特有的春季現象"春天惡路"(又稱泥將軍,春季的融雪導致路面泥濘,加上諾夫哥羅德至涅瓦河一帶多沼澤的特性,形成了阻抗蒙古騎兵的天險)而逃過一劫。
西元1240年,蒙古大軍來到了聶伯河中游處的基輔,按照慣例派出使者勸降,也如慣例一般被基輔人拒絕。經歷一星期的抵抗,一千名基輔守軍難敵百倍之眾的蒙古大軍,羅斯眾城之母的基輔也難逃命運的摧殘?;o羅斯曾擁有過的獨特文化、希臘化文明、原型民主與法制以及公民價值觀,隨著戰火一同被焚燒殆盡。
一位代表羅馬教宗出訪蒙古國都哈拉和林的傳教士伯朗嘉賓在1245年旅經基輔時曾在其報告書留下這麼一段紀錄:「我們在旅途中經過基輔時,看到的是難以計數的死者頭骨散佈在地面的景象?;o過去是人口稠密的都市,但如今看來和死城無異。會這麼說,是因為我們連殘存在那的家庭有沒有達到兩百戶都很難確定,更何況他們都全數受到了蒙古人的奴役?!箵烙?,在蒙古西征前的基輔人口曾達到五萬人之多(西方最繁榮的都城君士坦丁堡約四十萬人),而經此浩劫後僅存不到兩千餘人。
蒙古確實在軍事方面超越當代大部分國家,但畢竟蒙古人屬於少數特權階層(如拔都西征的十五萬名戰士中僅有約兩萬名是蒙古部落的戰士),缺乏足夠人力來有效管理占領的土地。因此他們採取的是間接統治,藉由殺害不服從的王公並扶植服從自己的王公作為魁儡等手段來掌握舊羅斯這片廣大的區域,公位的繼承也需要得到蒙古統治者的承認。起初拔都設立八思哈制度,蒙軍在羅斯的各大都城內維持治安的同時,直接向百姓強行徵稅。但這種做法馬上招來了羅斯人的反感,沒多久便被廢除。而徵稅的工作也轉由拔都所信任的羅斯王公來負責。
蒙古人的統治究竟對俄羅斯的歷史進程有多大的影響呢?不同學派間各自表述屢見不鮮,但若撇除意識形態和政治哲學這種比較主觀對立的轉變外,蒙古人第一個帶進羅斯的便是破壞與奴役。除北方的諾夫哥羅德與斯摩稜斯克外,大部分的羅斯都市皆遭到毀滅性的破壞與掠奪,繁重的賦稅更讓這些城市難以恢復往昔的繁榮。
人口的大量減少也導致城市內的手工業難以維持其生產力,過去在羅斯各大城市間互通的商業網路也逐漸廢弛,經濟活動大幅度衰退。最重要的希瓦商路更因黑海北岸的草原地帶被納入朮赤兀魯思(即金帳、欽察汗國)的勢力範圍而從此斷了線。除此之外,由於蒙古人不定期的北上掠奪,眾大公只得把稅收用在加強武備和修築要塞上,重建城市之事即使過了數十年也都遲遲沒有開展。長遠來說,懼怕外來勢力入侵、長期關注國境上的戒備與軍事力量,窮兵黷武的屬性或許就是自此被寫進了俄羅斯的基因序列中。
城市的經濟體系衰弱導致拉力減少,更多的年輕農民選擇繼續留在農村,形成惡性循懷,也間接導致過去羅斯引以為傲的市民文化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諾夫哥羅德式的原形民主回歸的可能性自然是更渺茫。就文化面來說,蒙古人的破壞與瓦希商路的廢弛直接導致文化傳承上的大斷層,若與基輔時代做比較不難發現文化水準降低很多,出現各王公無法閱讀及書寫、石造修道院消失等現象。
韃靼之軛自西元1240年至1480年,共持續了長達兩百四十年。自此羅斯被孤立於歐洲之外,她錯過了文藝復興、錯過了諸如責任、正義與法治的普世價值。在西歐因新思潮而蓬勃發展的同時,羅斯卻仍舊無法擺脫其被壓迫和奴役的命運。
種種綜合下來的結果是,他們開始否定過去基輔時代的諸多價值觀,認為這些是導致國家分崩離析、瀕臨毀滅的主因。並開始嚮往專制獨裁且窮兵黷武的蒙古國家體制,各城市的維契被強行廢除。眾大公開始享受不受制約的權力,過去羅斯法典所提倡的公民參與和法制精神被棄如敝屣,司法成為專制君主的玩物,嚴刑逼供天天都在上演。
蒙古時代的遺風使得處於胚胎時期的原型民主發展成成熟的專制獨裁政體,在面對蒙古的高壓統治下,俄羅斯人除了接受壓迫方的政治哲學外別無選擇,也讓他們成了某種意義上的斯德哥爾摩癥候群患者。畢竟,對於一個瀕臨毀滅的國家來說,團結與生存是第一要務。專制體制帶來的凝聚力無可取代。即使在六個世紀後的今日,蒙古式的鐵腕專制依舊是俄羅斯政體的預設模式。
來源: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