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前必須先聲明一下,我個人只看過2020年1月上映的動畫版,真人版電影以及原作小說我都沒有觀看或是翻閱過。
同時,我只針對這部電影帶給我的感覺去做解析和評論,因此就算小說或是真人版有的設定,只要沒有在動畫版演出來,我就當作不存在,且評論內容會直接涉及據透。
那麼,先簡單介紹一下故事吧:
故事的起源,異極相吸
故事的主角有兩個人,志賀春樹和山內櫻良。
一位是生性陰沉的春樹,春樹並不是一般動畫主角那樣是個羞澀但挺受歡迎的人,說白了他就是只想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覺得和其它人交流不如看書比較實際;另一位主角則是活潑外放且大受歡迎的櫻良,想做的事情就會毫不猶豫地去做,隨時都盡情地展現自己,是個隨心所欲的人。
故事的開始就是肚子痛的春樹在醫院意外撿到了一本名為《共病文庫》的日記,上面記載著日記主人身患胰臟癌的秘密,這個日記主人無法與身邊的人分享的秘密。隨後日記的主人出現,就是學校的人氣王──山內櫻良。
最初兩人相遇的理由也許看起來有些莫名,但換到現實也不是這樣嘛,有時候我們就是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遇見沒料到的人做著想不到的事情。所以這樣的安排我個人覺得並不過份。
隨後理所當然地櫻良希望對方能保守秘密,不要四處張揚以及不要擔心自己。結果春樹卻是豪不在意,並不是他沒打算理會對方的要求,而是他從來就沒有這種興趣和打算。
對於春樹這種異常的反應,表面上櫻良似乎是起了好奇心,兩人的距離反而越走越近。
顯而易見的變化,隨之而來的衝突
一開始是櫻良不斷出現在圖書館,騷擾身為圖書委員只想自己靜靜一個人的春樹,隨後不厭其煩的春樹對對方說道:「為什麼不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而被對方以「有一張想做的清單,但是這些事情想要你陪我一起做。」的奇妙理由說服,但實在是說不過對方只好上了賊船。
隨後便是一段又一段的旅程,甚至有兩人出遊時共同過夜的情形,當然,並沒有發生甚麼事情。
回家後由於女方的友人得知這件事情,更是毫不猶豫地往春樹那看似不在乎的臉龐上甩了一巴掌。以及後續春樹倒櫻良家時,發生的一些衝突,在離開她家時又剛好遇到跟蹤櫻良的前男友,想當然甚麼話都不說的春樹又引來一頓爆打。
最後的綻放,驚愕的休止符
隨後,櫻良因為病情惡化住院,春樹也理所當然地來探望她,兩人更是在櫻良帶頭之下,晚上時偷偷溜出醫院,到附近的高臺欣賞煙火。
以為一切都要往悲劇的方向發展,最終櫻良卻奇蹟似的好轉,雖然並不是痊癒,但至少生命繼續延續下去,能夠繼續當個一般人。兩人也相約在曾初次一同前往的咖啡廳見面。
原先不願將時間浪費在人際交流的春樹,耗費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在咖啡廳等待,最終卻連一則消息都沒有,兩人的簡訊也僅僅停留在下午的某個時刻,春樹就再也沒收到櫻良的回信。
而一切的真相,直到回家看到新聞,春樹才恍然大悟。轉場後,就是櫻良的葬禮以及春樹數日無法上學的描寫。
最終,春樹前往山內家悼念上香,並向櫻良的母親提出最後的請求,希望能再看一次《共病文庫》,整個故事也在櫻良最終於《共病文庫》內留下的留言,緩慢地畫上句號。
OK,大致上故事介紹完了,是時候來解析這篇故事了。
存在感十足,卻沒有模糊焦點的炸彈
最初,這部片的片名其實就有吸引到我,愛情片也十分符合我的胃口,但感覺就是一部狗血片,所以並沒有一開始就去看。而給了臨門一腳的就是這個
九十秒的預告片。
青春洋溢的曲風,搭配大部分都很明亮的畫面,加上女主角山內櫻良的那一句看似毫不在乎輕聲細語的:「嗯,會死的哦。」
讓我對於這部片有了不同的期待和想像,也許...這部片不會像是其它終究會死人的催淚片一樣,只會一直消費和強調將死之人的遺憾和恐懼,來強迫觀眾的淚腺驅動。
那麼,這部片不一樣嗎?是,真的有所不同。而且一切不是刻意為之,並不是甚麼「哦大家不喜歡一直消費,那我們刻意避而不談吧?」。
女主角是個會隱蔽自己心情,比想像中更加脆弱不如表面堅強的人,同時又會顧慮身邊人們的感受,所以外人對病情一概是一無所知,而她的家人完全沒有過多的戲份,他們幾乎只活在女主角的敘述當中,同時輕描淡寫地描述家人的擔憂,讓觀眾同樣能夠用放鬆的心情去看待。
男主角則是個自我厭惡的人,並不是單純地討厭人群,而是認為和其它人交流,其它人在認識自己過後會厭惡自己,所以選擇主動放棄了交流孤身一人。由於不喜歡和他人交流,自然也不會過度深究或頻繁展露出擔心的樣子。
由於春樹的話很少,又沒甚麼心情描寫,給觀眾的體驗更像是帶我們從旁觀者的角度,一步一步帶著我們認識山內櫻良這個人。
同時隨著他們兩個的距離逐漸縮短,我們才終於得以了解山內櫻良整個人,無論是她的想法還是行為。
和其它慣性催淚片相比,我覺得是因為這片在這部份的設計。以其它同類型的來說,劇中大多數人都會對某一件事情特別隱瞞或特別避開,卻反而讓大家不注意到都不行,顯得有些過於矯情,就像一句話說的「此地無銀三百兩」。
而《我想吃掉你的胰臟》處理的很好就在於說,女主角的死亡並不是甚麼禁忌的話題或咒語,只要他們想,隨時可以將其像一般聊天一樣提出來討論,但討論的內容也不會太多太長,就真的像我們平常聊天聊到一半突然想到甚麼就問一下的那種感覺。
正如同「炸彈理論」一樣,角色如果一天到晚提醒我這裡有個炸彈,那我只會在乎它甚麼時候要爆炸,爆炸的時候最多也只是「嗯,該爆炸了。」。
但是這種作法雖然可以時時刻刻提醒大家故事核心,但卻忽略了「劇情爆點」能帶來的最大效益。
我們今天身為旁觀者,如果A、B兩個人在一張桌子聊天,並且都知道炸彈的存在,且對話無時無刻透露出對炸彈的擔憂,或是不小心踢到或碰到炸彈時刻意假裝無視。那觀眾就會對這顆炸彈有了抗性。因為你們整段戲或是對話重點都在炸彈上,觀眾的注意力早已被集中在炸彈上,那這樣觀眾也早就準備好迎接衝擊了。
那麼另外一種作法呢?正如《我想吃掉你的胰臟》中展現的一樣。A、B兩人都深知炸彈的存在,但卻一如既往的吃飯、聊天且不會分散注意力,那這樣我們觀眾的注意力就會被拉扯到他們對話的內容和餐點內容。為什麼?因為角色就是觀眾的眼睛,於是角色在乎的東西,觀眾就越容易注意到。
也就是說在這種做法之下,故事最後爆開的炸彈才能帶給觀眾最大程度的衝擊,而事實上,這也才一顆炸彈該達到的效果。
平均水準的日常,令人讚賞的音樂
OK,講解完處理催淚點的手法。那麼《我想吃掉你的胰臟》有其它值得檢討或稱讚的地方嗎?
我可以負責任的說,除了那超脫常理的死因以外,也許沒有。
大部分的劇情都如同前面敘述的,謹遵守炸彈理論,於是乎除去少數炸破環節,大部分都是日常,但即使如此,《我想吃掉你的胰臟》只要把結局處理好,這依然會是水準以上的劇本。
無論是性格迥異的男女主角、很少聽見的病因,或是音樂,這些要素都有上乘的表現,尤其是它的主題曲兼片尾曲《春夏秋冬》,完美緊緊繫住了整段劇情和男主角的心情,濃縮成了一首歌。同時,看煙火時的插入曲《秘密》,也將女主角的心情敘述得一覽無遺。音樂毫無疑問是讓這部作品昇華的關鍵。
但是,就是這個但是。它的收尾實在太讓人措手不及了。
沒有譜完的樂章,斷然停止的演奏
觀眾的措手不及有兩種。一種是「哦幹,太意外了吧,我沒想到會這樣。」;另一種是「欸不是,這甚麼鬼?」。而《我想吃掉你的胰臟》顯而易見的是後者,原因則是女主角的死因。
在劇情的一開始我們就被告知了女主角絕對無可避免的死亡,甚至可以理解她表面能夠活得像正常人已經很幸運了。並且在劇情推進的過程,我們也不斷被隱隱約約告知這不可避免的死亡,無論是男主角在旅館時原本要幫女主角找洗髮精,卻意外發現包包裡滿滿的藥劑。或是在海邊玩耍時,那個簡短的交流。
「妳真的會死嗎?」「嗯,會死哦。」
於是隨著劇情演進到終盤,女主角住院時大家肯定都心想:「終究是來了。」
在醫院和煙火的這幾場戲,我們可以看到最沒有掩飾的山內櫻良這個人,真正的她以及她的想法。直到快結束時,我們才能知道她不是因為看開了所以看起來無所謂,而是因為恐懼沒有任何人可以分享,只能選擇這種面貌示人。
但奇蹟再次發生,一個轉場,男主角收到簡訊表示女主角可以出院了,兩人相約在咖啡廳見面。等待過程兩人還不斷傳著鬥嘴似的簡訊。
這一切都在告訴我們,也許女主角會死,但不是現在,這部戲的結局大概就是男主陪伴時間所剩不多的女主角享受接下來的人生。於是,這個故事講的便是「不敢讓他人分擔恐懼的女孩」以及「無法理解他人的男孩」,兩人相互扶持的成長故事。
然後呢...然後她就死掉了。
沒錯就是這麼突然,她在前往咖啡廳的過程被隨機殺人犯砍死了。
沒有任何伏筆,沒有任何敘述,她就是死了。我們無從得知她為何而死,死的時候痛不痛苦,她就是,死了。
可能會有些人緩頰;「之前在他們在旅行時的廣播有聽說過隨機殺人犯啊。」
是,真的要硬講硬凹的話,這能夠算一個伏筆。但伏筆不是你說想用就用,伏筆這種東西為什麼叫做伏筆,因為他是被隱藏起來的,直到某天有個契機將其解放,那伏筆才能重現天日。
但故事中完全沒解釋殺人犯的來歷、為什麼女主角會遇到殺人犯、是她遇到嗎還是她看到別人遇到?
也許這是作者想引爆的最後一個炸彈,作為劇情的最後高峰,但很遺憾,這個安排讓整個劇情的評價跌落谷底,瞬間從水準之上的內容,變成了差強人意。
明明有很多可以利用的伏筆,只要將其全部串聯就會變得合理。例如男女主角出遊時,女主角曾經因為看見路人刁難老婆婆,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
也許吧,也許這就是作者留下的伏筆。問題是你的伏筆沒有串起來,只經由觀眾的腦補,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劇情,充其量只能說是粉絲創作。
就算只是隨便加個差點遇害的路人也好,只要能告訴觀眾:「山內櫻良是為了保護他人而死。」,這樣也行。
因為山內櫻良這個角色在掙扎過後才終於活出耀眼的人生和有意義的生活,她該有的結局絕對不是像個垃圾一樣,說扔就扔、說死就死。
後續春樹的發展也沒甚麼特別的,像是一般的發展一樣開始試著和她人交朋友,但是倘若春樹的結局僅是如此,那麼櫻良死了或是沒死都會是一樣的展開吧?到了最後一刻,山內櫻良盡力散發的生命光輝終究淪落成了劇情工具,成為了為劇情服務的存在。
這部電影在開頭和終盤帶給我的驚艷無庸置疑,但也許期待越高失望越大,這樣的結局和這部電影一路以來講述的故事大相逕庭。
《我想吃掉你的胰臟》,一部本該講述著終將死亡的少女與活著也沒意義的少年,相遇並且成長的生命讚歌。只是最終,那個最奮力謳歌生命的少女,死得毫無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