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雞排妹
最近我的頻道又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我整整一月份只發了一部片,但是整個頻道累積的流量卻跟上個月(發了三支片)一樣多,而背後因素很簡單,就是我把影片的品質提高了。
其實並不是我影片原本的品質有多低,而是我在十二月的時候製作了一個連續系列作,片長相較過往偏短,然後又因為是系列作所以內容最後都有點大同小異,就導致觀眾看到後來越來越沒勁,影片的流量隨著新影片的發布而每況愈下,成為了我去年整年流量最低的月份。
至於這個月呢,正確來說是十二月的月底(31號),因為我要趕在跨年連假上片,事後也證明這策略是成功的,總之包含上個月底那支+這個月初的一支,兩支片我都走大長篇,片長都是前所未有,然後質量上也有明顯的提升,雖然兩部還是算是一個系列,但在整個情境編排上就非常不同,讓觀眾不再有「已經看過而失去興致」的感覺,反而兩支片還有彼此加成的作用,就是搭配一起看更對味的感覺,最後就締造僅僅只發一支片就能打平上個月總流量的紀錄。
我自己得到的結論是,影片「品質」果然還是比「片量」來得重要,剛好今天早上有讀者問,我也是這樣跟他回答,雖然我過去曾說過「可以用片量來撐流量」,但注意我用的字是「撐」,這代表你的流量是用片量撐出來,而並非紮紮實實真的有那麼多觀眾去看,最後一旦連這些固有的觀眾都看膩,那就會導致連流量都撐不出來的窘境,所以短期你可以用片量去快速的累積頻道的基礎,甚至是審核門檻,但長期這絕對不是一個好的經營方法,也是我最早第一篇文就一直強調的。(下面範例並不是說小草的影片不好,而是舉例示意片量撐不出流量的狀況)
範例:
對照組:
至於質量的提升,並不是說馬上你就能在「單支影片」的流量上覺得有感,但是影片品質好就會讓觀眾看你的片時欲罷不能,進而刺激回頭收看你舊片的機會,回頭流量就這樣創造出來了,所以我其實也並不是一支片的流量就打平上個月流量,而是光這支片所創造的回頭率,就替我的頻道帶來了非常好的成效,當然這其實也是演算法的偏好之一,演算法會根據影片的續看率(觀看時長)而判斷你這支片好不好,所以影片品質提升、片長提升,觀眾看得時間更長,那就會刺激推播,進而帶動的整個頻道的流量。
最後我補充一下,衝片量的玩法不是不能玩,只是「相對」沒那麼健康,就像前面提到的狀況,但是不是說不能用衝片量的方法,因為如果你能片量、品質兼顧,那何嘗也不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你無法同時兼顧,又不曉得影片的品質該到哪算是有提升,而又必須趕緊爬升到門檻,或想先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來幫助日後的創作,那衝片量確實是一個入門、可行的辦法,只是說長期下來很有可能會碰到撞牆期。
(還是舊版介面好用,尤其不會亂縮排...拜託巴哈不要關掉舊版)
("質量"這詞其實大家都懂啦,雖然是物理上的專有名詞,其實這些年來也都有人這樣用,語言約定成俗的概念,但既然有人糾正了,那就改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