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之初深怕寫不出計畫,加上閱讀習慣不會特別深入臺灣文學,我的策略是到圖書館借大量臺文相關理論書閱讀,為基礎打底。
列出的是我有看完的,有些只翻一點就不列入,借閱書單如以下:
- 《臺灣文學的回顧》葉石濤
- 《奢華美學:臺灣當代文學生產》劉乃慈:這本收穫很多,對美學塑造與類菁英有進一步探討
- 《臺灣文學史綱》葉石濤
- 《臺灣小說史論》陳建忠 等五人:已絕版,我很喜歡陳建忠跟邱貴芬的論述
- 《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陳芳明:因為這本我買了一系列陳芳明在麥田出的理論書
- 《同志文學史:臺灣的發明》紀大偉:對同志文學有深入且獨到的剖析,極推
- 《臺灣新文學史》(精裝版)陳芳明
- 《我的家國閱讀:當代臺灣人文精神》陳芳明:比較像研究感想整理,但很有陳芳明一慣風格
- 《現代主義?當代臺灣:文學典範的軌跡》張誦聖:是因為劉乃慈引用張的論述才買來看,但我覺得不是很好讀XD
- 《從文字書寫到影像傳播——臺灣「文學電影」之跨媒介改編》黃儀冠:與我的研究計畫有高度相關才買,並非臺文所必讀
- 《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陳芳明:論文集,很多有趣的觀點,推
- 《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陳芳明
- 《臺灣:從文學看歷史》王德威:按年代脈絡論述,不錯的地方在於會摘錄作品內容方便查閱
途中也看了幾本臺灣文學作品,數量不多,但得以一窺臺文緊密結合臺灣歷史之特性,無疑反映當代背景,也讓我更加留意在一片不景氣的書市中本土書的發展狀況,期待更多創作活力投入,涵括一己之力。挑選原則參考不少Ptt上分享書單,再進一步根據研究計畫選擇呼應主題的理論書。不是準備考試,讀得懂有概念對我來說就足夠,並沒有再進一步作筆記。
研究計畫與申請動機高度相關,以我上一份編輯工作為基礎,投入大量實務上的觀察經驗與市場運作路徑,因此在問題討論切入上能更加清楚想怎麼研究,這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大幫助,這是我自認申請上的優勢,而在後期面試我也盡量強調實務經驗以補足理論知識不足的劣勢。
根據簡章上的文字論述一詞起初我並不曉得具體來說到底要提供什麼資料比較適合,感謝這篇心得文我才有方向。要求最少一篇至多三篇,因此我以「短篇小說」、「閱讀心得」、「網路小說使用觀察報告」作為書審繳交。
【面試階段】
與往年相比,今年申請推甄人數相對來說高了一點(過書審共有十六人,正取取七),今年還有另一個特別之處在於推甄名額以五名甲組兩名乙組進行拆分,兩者差別在於研究主體不同,前者為研究臺灣本體,後者則是東南亞國家。
面試共有五名教授,一名應該是學長姐負責計時(可能也有評分),除系主任之前聽說明會有看過外,其他教授並沒有自我介紹,印象不深。十五分鐘每五分鐘響鈴一次,不需要準備任何資料,僅需口頭面談。時間自行調配,自我介紹我記得就花了五分鐘。事前擬稿我認為還是必要的,至少在能自我推銷的期間盡可能列出優勢,並讓教授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有自信的部分。
介紹方向集中在出版產業鍊這塊,我數次強調對於這塊領域的熱忱不僅是空口說白話,實際上確實有不少行動:從製書前期故事發想的編輯經驗,於網路發表小說的創作者身份,並提到有申請今年度文化部青年創作補助,簡扼地說明故事內容,後端銷售面的書店店員身份,甚至作為一名消費者、閱讀者在閱讀後於網路平臺發表感想,經營閱讀品牌,幸運地與出版社有過數次合作經驗,最後再將重點扣合申請動機,也就是以研究者身份進行全方位的觀察,系統化整理欲研究主題。
接著,除系主任外,四名教授各自根據自我介紹與研究主題發問。應答中我自認研究計畫提到的理論方面問題回答得並不夠好,像是有名教授問我「一IP改編在市場的哪個階段獲利最大,並依照布赫迪厄的場域理論說明」,我先是回答我的看法,再進一步說明自己還沒有機會深入研究布赫迪厄,因此只能就我從張誦聖書中提到的概念套用分析。
另外還有一名教授請我定義何謂文學。這題我就比較直觀說出自己接觸的作品類型帶給我之於文學感想為何,但就教授反應我也不曉得是好還是不好。另外兩名教授倒是從我一開始的自我介紹便給予較正面的回應。不免俗地最後也問了「除了成大臺文外是否有申請其他學校?」因為真的就只有申請成大臺文,我也只想讀這裡,因此我回:「對,我只想留在臺南研究在地文化,並且希望直到三十歲、四十歲可以有能力推動臺南文化。」最後也補充這不是場面話,讓幾名教授笑了出來。
事實上,即使網路上四處取經,我依然很難預設教授在面試時會問怎樣問題,能做的準備也就從摸熟提出的研究計畫為出發點,並表現強烈想就讀的動機,而這無疑在在自問選擇讀研究所背後的動機為何?是為了洗學歷?還是真心想為某個問題尋找答案而接受更專業訓練?有一套能說服自己的說詞十分重要,剩餘的就是靠運氣了。
【總結】
等待放榜過程,說不緊張絕對是騙人的,我在意的要死,怎麼可能能輕易地將沒上就算了的想法掛在嘴邊。緊張確實也沒有用,只能說,這是一段必須好好調適,與焦慮共存的經過。也謝謝成大偷跑成性,少一天折磨我很是感激。
我不是個用功學生,至少在大學階段我認為我沒有十分投入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有太多值得分心的事換得這份表現毫不亮眼的成績單。因此當再度決定回校園讀書時,認清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而讀十分重要。因此我並不後悔先工作再決定是否讀研,至少我的領域容許我這麼做。
然而我也不否認,運氣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剛好我想申請的系所不需要系排,沒有筆試,外語能力也沒有硬性要求,更不需要推薦信,幾乎扣除掉所有跨組就讀,成績後段的外系生可能會面對的劣勢,我才能如願盡全力準備。
決定要不要投入研所前問了不少正在論文地獄奮鬥的友人心得,每個人因為就讀科系不同,產業性質差異,自然就讀動機有其落差,最終無非是希望藉由學習讓自我競爭力提升,事實上,這也是我的動機之一。
我始終認為這一路以來做的任何決定都間接直接對我產生不少助益,大學讀政治系修的課程無疑讓我對探究問題的好奇心更加旺盛,理解不同立場,降低偏見,建立健康討論環境使主張更經得起考驗。出社會進的公司更是確立我想讀研所的念頭,並且實務接觸讓我能有更獨到的見解去統整想法予以表述。
讀臺灣文學的過程,著實讓我一次又一次藉由不同時代背景所寫的故事,見證家國的不同面貌。這門學問無法被世俗地分門別類於任何一項職業,卻能綜觀性更理解社會演變的歷史脈絡。我無疑地深信,理解不同史觀,才能更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原本在寫自我介紹的初稿時,打算引用史明歐吉桑的思想收尾,在面試時因為太慌張沒能來得及講,改以放在文末作結:
「先成為一個人,再成為臺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