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攝影家的未來,細江英公自傳三部曲
攝影,從十九世紀初開始出現的嶄新技術,至今有快接近200年的歷史,而在日本攝影術也透過江戶的「蘭學」傳入,少說也有近150年藉由西方研究學者在日本當地使用,留下紀錄照片。一開始照相是對於寫實和事件的紀錄,在戰後漸漸於日本有藝術表現的分嶺,其一重要的攝影家細江英公可說是享譽日本、歐美等地國際級的攝影家,也是二戰後在日開創新現代攝影先驅者。
《人間寫真家˙細江英公自傳》分成三本,完整講述關於關於細江英公對於自己人生重要記事、攝影對談與核心、創作理念等主題,全面性論敘關於他本身對於攝影作品與日本現代攝影藝術批判和期許,也是一段日本攝影史過去至今的歷史見證。
日本現代與當代的攝影家算是亞洲一項重要的指標,主要也以戰後日本國內對於攝影有著不一樣的著實點,並且有願意去做出改革的藝術圈子。不管從什麼角度來看日本文藝在二戰後都有部小的改變並且相互影響,並且受到美國藉入帶來西方文化的衝擊融合,這也讓日本的傳統有了革新。
不管是從文學、漫畫、攝影新舊時代交替,不只有實驗性的創新嘗試,同時也保留舊一代的理念,而如何取於兩者間的平衡,或是對於新式理念的實踐,依舊是日本文藝圈的重點。
《人間寫真家˙細江英公自傳》算是相當全面性的戰後攝影的一派理念,也是細江英公這群與過去傳統的紀實攝影派系和攝影只是新聞紀錄報導劃出區別,有著自我表現,用攝影照相表達藝術性和關注的議題,而不單單是紀錄與攝影一瞬間。
其中在第二本書籍中,談論關於紀實攝影時,細江英公表達出他自己並非不喜歡紀實性的攝影,而是對於紀實攝影地位高於其他攝影表現形式而有所懷疑,並且對攝影作品只是記錄或雜誌報導附屬品這點,感到不以為然。
這邊會簡單針對這次《人間寫真家˙細江英公自傳》中的:《無邊界:我的寫真史》、《我思我想:我的寫真觀》、《球體寫真二元論:我的寫真哲學》一套三本的書籍分別做出簡述和個人感想:
一、《無邊界:我的寫真史》細江英公的回憶紀事
- 第一本《無邊界:我的寫真史》算是細江英公,從17歲到72歲透過整理資料挑出自己當年的簡歷,從如何開始接觸攝影到第一次舉辦攝影展、因為舞踏舞者宗師土方巽備受感動、與各樣攝影家共同舉辦和合展與指導學生攝影、關於三島由紀夫之死的突兀等,各式各樣關於他周遭與人生的大小事,可以讓讀者看見這位日本國寶級和享譽國際的攝影家的過去和未來還想繼續發展的主題內容,並且繼續以「攝影家」的頭銜繼續活耀在世界攝影上。
- 而作為一開始的首部曲以年代紀的方式進行,細江英公的做法是用「回憶」,藉由72歲的方式慢慢回顧到17歲,而非傳統傳記從年輕到老的抒寫方式,章節以每個年齡找出當年對於自己重要與主要之事,篇幅長短不一,但可以看出事件的因果,其中還有一些地方會帶出日後發生了什麼樣的事件或是有了什麼體悟,而慢慢變成今日自己的攝影觀,我覺得作為一開始,這本《無邊界:我的寫真史》是做為最初從無到有了解細江英公,如同導覽簡介的存在。
二、《我思我想:我的寫真觀》論/談攝影哲學
- 這篇章主要是收錄訪談,有細江英公過去到今的各種雜誌與現場攝影訪談紀錄,還有對於專門主題的攝影思辨,除了回顧自己為合開始攝影、何為攝影家,或是對於二戰結束初期紀實攝影至上的日本的批判,還有自己負責的「寫大藝廊」和攝影家的責任、知識分子對於社會的回饋性和藝術的社會價值等,算是有主題式的雜談與評論,還有日本這個國家攝影發展的未來,其中也談論他的友人與被攝體還有恩師與後輩(土方巽、三島由紀夫、森山大道等),算是很全面性的一本。
- 除了攝影以外,《我思我想:我的寫真觀》當中有敘述許多細江英公個人角度的哲學觀,還有對於社會與論述的看法,有某一段我覺得很有意思的敘述是觀於評論家,細江英公認為好的評論家所做出的評論:是讓創作者從不同角度去看待自己作品的一種方式和建議,評論家並不是要揣摩或完全與創作者所表達一致,而是從這作品裡面感受到什麼做出批判與論述,讓創作者的作品有更全面的觀點和對於創作人的反思與回饋,對於從一個攝影家口中提到這些,我認為這種哲理是很有探討價值的。
三、《球體寫真二元論:我的寫真哲學》作品集選
- 最後第三部曲的書籍《球體寫真二元論:我的寫真哲學》,主要是回顧細江英公出版的攝影集,除了放入代表性的作品印刷本外,也收入了過去沒有公開的內容還有當代還為出版的攝影作品。除了每一個段落導讀拍攝的年代與時間點外,也敘述這本攝影的標題和要表達的主題,其中也有幫忙雜誌拍攝的人像,還有在最後談論後續的攝影計畫和出版的考量,整本以照片和圖像為主。
- 而關於此本主題「球體寫真二元論」,是細江英公對於自己走了半世紀的攝影體驗所做出的粗淺的哲學論和哲學思想,他將客觀紀實與自我表達分為南北兩極,如同地球兩段,彼此形成個球體的圓。
- 攝影哲學與方式如同一顆星球一樣,從南到北之後繞過一圈又回到了原點,同時在這軌道周遭則有著不同派系與分嶺的攝影島嶼,讓人想要看看這些已知和未知的攝影作品和其背後表達的含意,甚至是藝術性與紀實故事,而這個架構並非主導細江英公的攝影,這樣的論述是建築於細江英公本仁的攝影體驗與和各方攝影家和藝術人士的結論與提出的哲理雛形。
這次三本一體的《人間寫真家˙細江英公自傳》可說是對於細江英公本身相當全面的,個人認為最大的精華在於第二本《我思我想:我的寫真觀》對談集中,這本書算是三部曲中相當精華的一本。
除了談論傳統攝影,也談論到隨時代演進後誕生出來的數位攝影與影像修圖等,還有留於電腦數位保留和實體初版的攝影保留之間的差異性,這裡可以看出與一般攝影傳記不同之處。同時也談論觀於攝影教育和佔據美學藝文歷史的短暫性,日本的攝影路上依舊有繼續前進的空間。
談論攝影也談論關於藝術與商業攝影,還有販賣攝影複製照片和館藏與攝影月等藝術市場這點,我也覺得在談論攝影家和攝影師的一生中,是少數在作品以外被談論到的,關於在表達藝術之外的現實面和商業面,甚至在教育結構上,販賣攝影和藝術為何會被稱為市儈表達出不一樣的看法。
關於以一個業餘攝影家或專業攝影師等的職業別和攝影喜好,我覺得這本《我思我想:我的寫真觀》在整體《人間寫真家˙細江英公自傳》中是相當重要的一本,如果時間有限這本其實是三本的精華之處。
這三部曲其實都不免提到三島由紀夫,因為細江英公本身開始被國際攝影和世界藝文圈所知的是他以三島由紀夫為模特或被攝體所推出的攝影作品《薔薇刑》,而這本作品之後在推出新版時也經歷了世界譁然的「三島由紀夫之死」在這裡除了可以看見細江英公如何對應關於攝影作品和被攝體兩者,關於自我攝影觀的堅持。
另外在紀錄片《肚臍與原爆》的創作原由與影響性,與後期關於《死之灰》對於核能與社會的議題,我覺得有著相對的關係,在繼續回到最初細江英公本人在1933年出生經歷過世界二次戰爭,故對於核能與戰爭的感悟感覺上應該是持續性的。
在這之中有發現許多有意思的地方,像是日本創作者對於西班牙建築設計師高第都好似有所迷戀,除了細江英公本人被高第的建築帶來震撼,拍攝了作品《高第的宇宙》外,過去《灌籃高手》、《浪人劍客》的日本漫畫家井上雄彥也出版過《pepita 井上雄彥meetsガウディ》敘述高第對自己的啟發。
日本建築師梵壽綱建築物的裝飾藝術風格更有著日本高第之稱,可以看見日本對於建築物有機體和生命力建築的迷戀,對於這點也不難想像向來以人為被攝體的細江英公,為何想拍攝高第的建築。
整體來說《人間寫真家˙細江英公自傳》比起傳記性質,更多是探討攝影在日本,細江英公的攝影哲學和作品導論,還有日本整體對攝影的教育與創作觀,創作者攝影家與模特兒被攝體之間的關係和默契,還有整體社會制度對於攝影,或攝影會給予社會上的影響與作品的意義。
這點在日本整體上有許多享譽國際的攝影家來說,探討的是自身的影響和攝影教育的重要性。而攝影在臺灣過去日治時期有張才、鄧南光、李鳴雕三人等「臺灣攝影界三劍客」之稱,並在後期有張照堂等攝影家,但多還是以紀實人文攝影為主。而有「臺灣現代攝影第一人」美稱的攝影家柯錫杰則嘗試將自己攝影提升到表達寫意與繪畫層次,也讓人看見不一樣的臺灣攝影觀。
文章原址:
利用LikeCoin點讚贊助讓創作者繼續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