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這一、二十年來「經濟」是在成長,
或者如日本面臨的問題一般:踏進「已開發國家」之後,
該建設的公共工程、該蓋馬路都差不多完備後,
GDP只能從波峰往下滑了?
或許如此,臺灣各地方首長機關都在拿「強制徵收」、
「公共利益」來砸大錢,希望「明天會更好」?
在「資本主義」架構下的國家,怎樣才算發展?
財團賺錢了、股票上漲了?
還是普羅大眾的每月薪資有明顯的漲幅?
也許臺灣也如日本、早已走在「失落的二十年」裏,
只是政客、政府都不敢明說,
而一句「發大財」就能瞬間讓整個民主瘋狂、理智斷線......。
老共對新疆維吾爾族的迫害、「再教育營」的洗腦和種族滅絕,
固然彰顯了「共產主義」醜惡的一面,然而話說回來,
難道「寶島臺灣」的民主就是那麼完美無缺、盡善盡美了嗎?
昨天(10/14)公視「有話好說」談到「基隆捷運」問題,
雖然我不是基隆人,但怎麼覺得把這筆錢拿去辦好「托幼扶老」,
都比再蓋一條「捷運」實惠、實際;
有高鐵站了的苗栗人真的有比較開心、荷包有比從前飽滿了嗎?
以前常聽人說「學校」就是個「小社會」,
現在我倒要說「中國」就是個「小社會」,
差別只在於,以前的胖虎是美國,現在的技安是中國;
在「資本主義」的馴化下我們也許已經默默地承認:
「有錢」真的可以比較大聲,
「有錢」真的可以解決人生50%以上的問題,
「有錢」真的可以不必再隱忍......。
雖然寶寶不說,但我們心裡都清楚,也許有一塊也曾屈服;
說到底不管是「共產」或「民主」最後總是要對「資本主義」
行禮如儀,最後「[人生」就成了一條漫長的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