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
原文寫得很好,但一樓很多認知還是停留在1960年代左右英美學者著作的一些錯誤或窠臼。分幾段來說明:
1.法國在當時是有復仇主義,但隨著兩國實力越差越大,早就已經轉向防禦面向,法軍各計畫都是防禦面向,可以看一下17號計畫預計拿下的德國領土才多少就要轉防禦,另一方面17號計畫本身就只是個大綱,細節跟施里芬完全不能比,所以邊境戰役法軍基本上就是跟著德軍動作而已。
2.騷莎已經很多人闢謠過了,法國產的紹沙法軍自己用起來根本沒什麼問題,出問題最多的就是當時軍工業不成熟的美國(僅有造艦造船業是頂尖)生產的美製紹沙。
3.邊境戰役的失敗是出在備戰(霞飛的包),包括軍事思想上(福煦的包)、教範訓練上、部分裝備上沒錯,所以導致1914的慘敗,但說真的這些東西你沒實際打下去也沒人知道誰是錯的,75砲在戰役一開始沒什麼發揮空間,但在部分前線軍官放棄砲兵教範而自己下決策後75砲的戰力又突然大幅提升,結論是"哪裡來的自信跟帝國陸軍比"也太奇怪了,總參謀部在戰前給奧地利的說法是"我們不比法國人強多少",當時哪有人能這麼武斷的斷定法軍戰力輸這麼多?甚至軍事思想上最有問題的福煦大攻勢主義,戰前的德軍也是攻勢主義盛行,也是打了才知道一戰的環境是防禦吃香。
4.法軍兵變是1917的事情,首先
(1)譁變的法軍依然有防禦能力,但難以負擔攻勢
(2)不是全部法軍都喪失進攻能力,而在貝當上臺後到1918,法軍就已經恢復作戰能力了,協約國幾乎所有的矛頭都有法軍的份,拿美軍來比真的是嚴重低估英法在一戰的戰果了,如果美軍在一戰影響力如此巨大,威爾遜就不可能變成巴黎和會邊緣人。
5.皇帝攻勢不就是集總參謀部優點以及缺點於一身的戰役嗎?充分展現了德軍的作戰素養,另一方面正好顯示出德國軍官從上到下沒有一個人搞清楚過戰役目標是什麼,相較之下英國人早早就把預備隊往亞眠塞,德軍反應過來的時候早就沒希望了,更別說這種戰果還是靠犧牲德軍最精銳的軍人組成突擊隊來達成的,這戰役後德軍戰力素質陡降,這種軍事思想真的會比協約國平行分散的組織架構好?
04-17 19:43
紅衣軍燧發槍兵:
一戰爆發前,沒有一個歐陸國家知道自己的應對方式是不是正確的吧,唯一可能知道現代化戰爭的大概是在旅順血洗的俄軍。問題是俄國本身的問題讓他們沒有辦法好好發揮這樣的優勢。
04-17 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