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臉書發了文,表示自己坐計程車也會暈,#廢文。
同樣受暈車所苦的我,迫切的想給予建議,像個老媽子一樣,逐步問他狀況,像是搭車時間多長、哪裡不舒服啊之類的,卻發現對方只有打哈哈過去。
我感覺到的不適,是被否定的感覺,第一種就像是「我家老媽嘮叨著要我加件外套,但我覺得(這天氣)不需要」,然後老媽子我就自顧自地受傷了。
這樣描寫後,就知道是「沒有瞭解到對方的需求」所致。
再來~
有其他人回應朋友:「你搭高鐵會暈嗎?另外,你不會暈的捷運比較常坐著還是站著?」,最終得出「我猜是你平衡系統比較敏感。」的答案。
這次的不適,是競爭輸了的感覺嗚嗚,我很有自知之明,自己的理性基於常識不足,難以用較邏輯的方式闡述問題。
第二種是「同一件事卻是不同的關注要點」,就像同樣喜歡《魔法少女伊莉雅》,我關注在ㄌㄌ,對方卻說欸這個劇本改得不錯,OOO這樣的設定讓後面的劇情變得合理又吸引人。
一個宏觀、一個微觀的觀點,讓我有點不甘心的滋味
教練,我、我好想贏韓國..........!!
對方的有憑有據,實在是很想學習啊!(←常常看文章有這種感覺
***
※提問:抒發心情跟解決問題的文章,該如何分辨?
—————————————————————————————————
一、我們先按照社群平臺分類,以臺灣常用的包含FB、IG、噗浪(或推特)等。
真實性:噗浪(推特)>IG>FB
公開性:FB>IG>噗浪(推特)
在臉書的訊息,公開性是最高的,也就是相較其他平臺,更有可能是客氣的表面話。
二、看該人的個性,現實生活中接觸的感覺
礙於限制,文字能表達的有限,現實生活中看到他的表情語氣會遠比文字真實。
而該朋友就是現實生活挺嗨、喜歡跟大家哈啦到處認識朋友放得很開的類型。
三、學習辨識對方當下的需求為何
這個問題實屬不易,是可以活到老學到老的課題,但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
「請你相信,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資訊去尋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