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中國是什麼時候?qū)嵤┑?/div>
不過三國時代的魏國早就有這個概念了
這也是魏國非常強大的原因
-------------------------------回到日本-------------------------------
因為他們沒有這種概念
所以在出兵時會有一個尷尬的情況
那就是你打越遠的地方
就表示有越長的時間
讓一定數(shù)量的農(nóng)民(兵隊)不能種田
然後攻擊遠方的兵力派越多
就表示這個長時間不能種田的人數(shù)越多
兵糧的存量也會越來越少……
照這個循環(huán)下去
得出的結(jié)論就是打越遠的敵人能派的兵越少
這對攻擊方會明顯不利
再加上很多人都聽過攻擊方要派比較多人兵力的理論
就知道進攻遠方的敵人對戰(zhàn)國時代的大名來說有多難了
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是計算產(chǎn)糧單位來代表國力
很少會直接跟你算人頭
舉個極端的例子
有些大名在進攻遠方的時候大概只能派出幾千人
可是進行本土防衛(wèi)的話要超過三萬人也不是問題
這種事情戰(zhàn)國時代是屢見不鮮的
最後就是誰也打不贏誰
頂多就是打爆鄰近的敵人而已
看到這裡就知道戰(zhàn)國時代能持續(xù)很久的原因之一
就是這種大家都無法"遠征"的緣故
--------------------------------------------------------------------------
說到這裡,有些人應(yīng)該會好奇織田信長是怎麼統(tǒng)一全國的?
原因其實蠻簡單的
就是他領(lǐng)土的糧食產(chǎn)能非常高
也有足夠的金錢購買大量的鐵炮
我這樣說吧
織田家在戰(zhàn)國的定位其實很類似現(xiàn)代的美國
只看兵力人數(shù)的話恐怕不會覺得他是最多的
但把大量兵力投射到遠方的能力
織田家是最強的
當時就算是武田或上杉之類的超級大名
能派到遠方的兵力也是一萬五左右
可是織田家有能力動員到三萬以上
而且這是因為他的兵動員到這個程度
就比大部份的敵人多了
極限恐怕還能再高
除了織田以外能辦到這點的我印象中只有今川義元
不過這個人剛起來沒多久就被織田Bang掉了= =a……
要說只有織田也不為過
(今川兄你死的好慘,本來真的是最有機會統(tǒng)一全國
)
PS:其實信長有試驗性的兵農(nóng)分離
但一直到猴子的時代才開始普及
----------------------------------鐵炮----------------------------------
關(guān)於鐵炮的數(shù)量其實我是沒底啦
因為日本沒有資料直接說一個大名總計買了多少
可是如果要推估的話
織田家恐怕是最多的
基本上他在長篠合戰(zhàn)動員了1500+的鐵炮數(shù)
是我看過的單一戰(zhàn)場裡最誇張的一個
另外比較有印象的是島津家的700+
還有大友家的數(shù)千挺(有很多是國崩)
普通一點的話,信玄跟謙信只有少得可憐的300+
至於幾個人有多少鐵炮這件事
看過上面的兵力敘述應(yīng)該是不太重要了
然後我覺得蠻好玩的是……
不管是織田還是島津,又或是大友
他們都是當時少數(shù)的親天主教勢力
會允許對方在領(lǐng)土內(nèi)傳教
因此能夠獲得大量鐵炮除了財力
我覺得對傳教士略施恩惠恐怕也是很大的原因
(大友宗麟甚至還是天主教徒……)
實際上在戰(zhàn)國末期日本開始有能力自製鐵炮後
這種親天主教勢力就越來越少了
最後還發(fā)展成迫害……
老實說一般人對天主教被日本迫害的印象是覺得他們會干政
可是我到認為是他們沒什麼利用價值了
是的,我眼中的人性就是這麼樸實無華O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