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夏季關西之旅,透過JR西日本廣域週遊劵的加持之下,首次踏上四國的土地,也就是香川縣的高松市。高松大約在南北朝時期開始發(fā)展,江戶時代在松平家的治理下發(fā)展成繁榮的城下町。由於距離本州相當近,因此明治之後隨者交通的發(fā)達,成為四國的交通、經(jīng)濟與行政的大本營而加速發(fā)展,例如1910年開通岡山到高松的聯(lián)洛船,與1988年瀨戶大橋的興建等。
瀨戶大橋的開通加強了本州與高松的交通,使得從岡山搭乘JR的瀨戶大橋線,只需1個小時便可抵達JR的高松車站,因此高松可以說是對本州而言最容易到達的四國都市了。高松至少有3個知名景點,即高松城、栗林公園與較遠的金刀比羅宮,後兩者景點都可利用在高松車站為起點的琴電鐵路到達,所以如要去後兩者建議購買琴電的1日劵。這次可惜在爬金刀比羅宮時敗給了接近40度的高溫,所以只去了前兩者。
高松城(玉藻公園)
高松城位於高松車站附近的海側,由於臨海被列為三大水城之一。高松城的創(chuàng)建大約是在豐臣秀吉時代,當時豐臣秀吉的家臣生駒親正受封於此地,豐臣死後因為在關之原之戰(zhàn)時站在德川家康那一方,所以德川家康統(tǒng)一日本之後生駒家還是繼續(xù)擔任城主,但卻在1639年因為家中內(nèi)亂,受到懲罰而轉封,而由水戶德川家的德川賴房的長子賴重擔任城主,後來擔任城主之後改姓為松平賴重,成為「高松松平家」的始祖,該家族由此擔任城主到幕府末期。
高松城大抵在生駒家時期便已建造完成,後來在松平家時期仿小倉城建造該城的天守,但在明治時期已被拆除。明治以後該城被廢,但在天守拆除後,卻在1890年把原城遺址再度歸還給松平家管理,松平家便因此繼續(xù)管理該城直到1954年讓渡給高松市為止,這在古城的處置中算是罕見(不過也有犬山城天守歸還城主的案例)。由於該城又稱「玉藻城」,因此今天該城又稱「玉藻公園」。
高松城就在高松車站附近,門票200日圓。進去之後左邊靠海的地方便有北之丸月見櫓、水手御門、渡櫓等建築,這也是高松城在松平時代少數(shù)留存至今日者,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由於高松城靠海,船隻下船後可以直接從水手御門進入城內(nèi),因此月見櫓等建築便是防備船隻的功能。
售票門右邊便是以前的二之丸,穿過連接本丸的「鞘橋」後,便是以前的本丸,而前方便是原本天守位置的天守臺。由於天守臺不高,因此臺上只能看到高守城內(nèi)部的景觀,可以看出大多已成為公園的風貌。由於天守在拆除前曾有照片留存,因此民間也有希望重建天守的呼聲。
本丸的附近便是以前的三之丸,這裡有個被稱為「披雲(yún)閣」的日式建築與庭園。披雲(yún)閣在江戶時代便以存在,規(guī)模是今天的2倍,但在明治後的廢城之下一併被拆除,直到該城再度歸還松平家之後,該家便再度建立披雲(yún)閣做為松平家的宅邸,直到讓渡給高松市為止,已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該建築現(xiàn)在做為付費租借場所,因此一般人只能參觀外觀。
披雲(yún)閣的附近有展示館,介紹高松城的歷史與文物,還有當時高松城與天守的模型,但除此之外陳設相當簡單,而且是可以攝影的。高松城由於已經(jīng)沒有多少建築留存,因此200日圓算是對得起他的價格。
栗林公園
栗林公園位於高松市區(qū)南方山腳,是以前高松藩的別墅庭園。該庭園最早是由當?shù)睾雷逅ㄔ欤醽碓?620年代由當時高松藩主的生駒高俊修建公園南部的庭園,後來生駒家被轉封改由松平賴重後繼續(xù)從事庭園建設,直到1745年才終於完成至今日的規(guī)模,命名為「栗林莊」,作為高松城主的別墅使用。明治之後該園歸政府所有,並於1875年對外開放參觀,1953年將此公園列為國家特別名勝。
栗林公園占地不小,出入口也至少有2個,分別為JR高德線車站附近的北口與琴電「栗林公園」站附近的東口,門票410日圓。從東口進去的話首先會看到讚岐民藝館與商工獎勵館等兩個園內(nèi)較大的建築,後者本來是1899年所建立的香川縣博物館,今天主要是作為該公園的介紹與物品展示之用。
由讚岐民藝館與商工獎勵館為中心,可把公園分為北庭與南庭兩部分,兩邊都是圍繞湖邊而建的洄游式庭園。首先去的是北庭中,有園內(nèi)最大的湖泊「群鴨池」,江戶時代這裡經(jīng)常舉行獵鴨活動而得名,湖的旁邊則有觀景臺用的「勘鴨閣」。
群鴨池的旁邊則有另一個湖泊「芙蓉池」,顧名思義種滿了蓮花,當時正好是盛開期間,因此整片開滿蓮花的風景相當漂亮。芙蓉池附近則有園內(nèi)最大的草皮,草皮的附近就是公園的北口。
從北口的草皮沿者山邊前往南庭,可以看到沿者山邊的人工溪流緩緩流動到西湖,而在西湖附近則有「日暮亭」,該亭原來是江戶時代的茶室,明治之後移動到今天的位置,最近再把它整修恢復成過去的模樣,另外原來日暮亭的地方現(xiàn)在重新建造了「舊日暮亭」,但當時正在整修。
南庭除了西湖外還有南湖、北湖等人工造景的湖泊,其中南湖除了中央幾個人工島以外,湖上還可以行船。南湖的旁邊有「掬月亭」這園內(nèi)最大的茶室,也是江戶時代便已存在,雖然可以進入?yún)⒂^,但須另外付費500日圓以上,並附有抹茶或煎茶服務。
南湖與北湖的東邊各有「飛來峰」與「芙蓉峰」等人造山丘,爬上山丘頂端可以看到南湖與北湖的全景,尤其是飛來峰可以看到橫跨南湖上的「偃月橋」,與最遠方的掬月亭等,是該公園最經(jīng)典的景觀。芙蓉峰所看到的北湖因為沒有大橋橫跨,所以景觀稍差了一點,但可以看到最遠方的紫雲(yún)山搭配庭園的完整景色。
早在明治年間的小學課本中,日本就把金澤的兼六園、岡山的後樂園與水戶的偕樂園稱為日本三大名園,但有栗林公園的美麗更勝這三大名園的說法。這三大名園至今已去了前兩個,與這次去的栗林公園相較看來,由於栗林公園園區(qū)更大,景觀更豐富多樣,因此超過三大名園的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尤其這次是盛夏前來,綠意盎然的景觀更讓人印象深刻,可以說是比高松城更值得前來參觀與慢慢品味的景點,不過園內(nèi)樹木並不多,如要在這季節(jié)來要注意避免中暑。
2018炎夏關西花絮
十幾次日本之行之下,這次首次到了至今從未前來的四國,當然有些興奮,這次利用一天的時間把這裡好好走過一遍,可惜本來要爬上金刀比羅宮,但在下午高達快40度的高溫之下,只爬了100多階發(fā)覺有中暑的癥狀出現(xiàn),便立即決定下山,成為這次高松之行的小小遺憾。
到了高松不用說就是要吃烏龍麵,既然只來一天就午餐晚餐都吃烏龍麵。中午本來要吃栗林公園附近的某家,但卻忘了注意這家禮拜天休息,撲空之後決定去1公里外的另一家。在大太陽下走了很久之後,便看到寧靜的住宅區(qū)中竟然排了長長的人龍,原來這家「手打十段 うどんバカ一代」烏龍麵這麼有名,由於好不容易走到不進去吃實在太可惜,因此就在太陽下再排了40幾分鐘才終於入店,這也是下午之所以爬不上金刀比羅宮的原因之一。
因為下午被中暑差點擊倒,晚上就不吃太油膩的烏龍麵,因此吃的是高松市區(qū)中心的「川福本店」,客人就沒像中午那家多,這家的招牌是烏龍冷面,搭配輕輕過油的天婦羅,吃起來確實相當清爽,後來有買這家的生烏龍麵回國。
高松的另一特色便是號稱日本最長的拱頂商店街,其中包含中央町商店街、丸龜町商店街等呈十字排列,這次利用傍晚到晚上這段時間把這些商店街走完,有些街景晚上配上打燈相當漂亮,人潮也不會太多,走起來相當舒服,但稍為離開最熱鬧的地方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店家沒營業(yè)或是提早關門,代表即使商圈硬體整建也不見得能讓商圈繁榮。
這次一日的高松之行當然只是四國旅行的起點,有機會當然希望能夠把四國其他地方也走過,尤其現(xiàn)在高松與松山與臺灣有航班往返,前往四國旅行變得更方便了,期待將來的四國旅行。
(下篇為本系列最終篇天橋立,當成最後高潮再適合不過了,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