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在講關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癥(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的書,作者愛德華.哈洛威爾醫生,書本初版於1994年,我買的是2015年的新版。我會買下這本書是因為診所從測驗卷中判定我有ADD(ADHD的亞型,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但也不算是完全確診,只是發生過的事情都反映我有類似的特質。
第一章作者以四個個案說明什麼是ADD,這四個個案讓我看見過去的自己,第一個個案的患者是個男生,他因為遲到被老闆開除,然後之前也發生過其他的事件,例如開公車時以為自己停完最後一站,把公車開回去停車場才發現自己把乘客忘在車上。這種情節就像我以為我做完了,回頭才發現漏掉某些東西。小時候我以為我把該帶的東西都帶齊了,到學校才發現我沒帶。
第四個個案是個國小的女生,她的情況跟我更像,她沒有過動,但上課時總是發呆、幻想,能用自己看到的東西編成一個故事,非常有想像力,但因為她上課不專心,成績也不好。這不是我小學三年級的情況嗎?上課不是發呆、想像就是偷寫故事,結果成績不好,全班倒數第二。這位作者一開始是先見女孩的父母,女孩的父母說出來的情況很像是這種癥狀,以往注意力不足過動癥都被當成男生才會有,後來證實女生也會有相同的癥狀,但大部份女生都偏向注意力不足。
過動癥的特徵是他們異常地好動,像個馬達一樣停不下來,經常無法好好地坐在椅子上,像是永遠靜不下來,而且還有愛插嘴、插隊,喜歡刺激導致他們容易做出一些危險行為。注意力不足則是容易分心、常常發呆放空、粗心健忘、拖延等等,但不是有這些特徵就一定是,還要做一些測試才能知道到底是注意力不集中還是單純這種特質而已。
過去,ADHD/ADD被視為只會發生在兒童身上的疾病,也的確很多家長因此對自己的孩子感到擔心,因為孩子的異狀導致他們無法用一般的方式教育,而且還有可能合併亞斯伯格癥、妥瑞癥、高功能自閉癥、學習障礙、等癥狀。現在的醫學指出成人也有 ADHD/ADD,這些成人多半是小時候沒有治療,長大後直接影響到職場、社交、家庭等,第一章前三個案例講的是成年人,第一個案例說明這個癥狀如何影響一個人在職場上的發展。
後面的章節還有提到對婚姻和學業的影響,有一位女士來找作者看診,但要看病的不是女士而是她的丈夫,因為她的丈夫有酗酒的問題,跟她說話時總是心不在焉,感覺就像身體在這裡、靈魂在遠方,作者根據他的過去和各種測驗確定他是ADHD,因為這位患者以前就是個坐不住的人、經常吵到別人,嘗試過像是古柯鹼之類的東西。患有這種癥狀的人有不少人會嘗試刺激性強的東西或是毒品,於是就演變成了吸毒。
第六章說明了各種類型的ADD,最後一種就是假性的ADD,也是因為關於假性ADD的說法讓我懷疑那張測驗卷到底準不準,假性ADD是大部分人都會出現的情況,他們和真的有這癥狀的人一樣天兵,但是比起這種癥狀的人他們相對正常許多,只是因為有這特質而被誤診。就像書中所說的,沒有一種測驗能準確地測出ADHD/ADD,只能找到相對精準的測驗,除了測驗之外還要在搭配個案過去的生活經驗,在兩個以上的場合中頻頻出現這類的問題,時間長達六個月,這些癥狀在十二歲之前就出現過好幾次、並且無法通過那些測驗才能知道這人到底是不是患者。
有些患者的成就很高、成績很好,因為這樣導致他們的異狀沒有人發現而誤診,也有成就不好、表現差,但不是這個障礙卻被誤診為患者。也有不少人是確診,光聽到他們的過去就會發現他們的情況幾乎不見改善,同樣的錯誤、重複的歷史在每個階段不斷發生,第一個個案就是每次換工作都不見改善,找醫生的時候順路加油又迷路導致自己遲到,這位患者有很好的點子、很棒的能力,卻因為種種的粗心最後又被開除。看到他的情況我想起剛出社會的我就是類似情節,只是我因為有人盯著沒有遲到。
醫生多半會給患者使用「利他能」、「專司達」、「利長能」這類的中樞神經興奮劑,這些患者會出現上述癥狀的主因是因為腦部的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不足,造成他們會用分心來維持警醒。這種感覺就像是你在上一堂很重要的課,但是你卻沒辦法專心,這時候一般人都會傾向做其他事情或是跟別人聊天讓自己維持清醒,注意力不足過動癥就是這樣的原理。
中樞神經興奮劑是一種類似安非他命的藥,但它們不是安非他命,而是治療嗜睡癥和注意力不足過動癥的一線藥物,嗜睡癥是由於腦部內分泌失調引起他們做事做一半想睡,注意力不足過動癥是因為維持專注的物質不足導致他們做什麼都無法專心。在第一章第四個個案中,作者給小女孩用的藥是諾波明,這是一種治療憂鬱的藥,也是一種治療過動癥的藥。
我現在才發現,需要的也許不是溝通課,而是心理治療。現在能當作依據的東西只有測驗卷和過去的經驗,沒有更實際一點的測試。連我二姊是個心理師,也無法篤定我一定有注意力不足癥,但她覺得我和我其他兩個姊姊有類似的癥狀。
我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從所有的個案和個案的成績單上,到處看見過去的自己,相似度比87分還要高,不、應該說是87的兩倍,但是這只是像而已,還不足以確認我一定是,也可能我不是ADD患者,只是擁有那些特質。畢竟裡面提到一個假性ADD,確實現代人非常忙碌,生活步調一快就容易出錯,其他人有沒有那麼頻繁地出錯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出錯率高到嚇人。我第一次看這本書的時候,就把第五章和第六章跳掉了,是後來好奇這兩章的內容才回頭補看,就看到第六章在介紹ADD的類型,在一些類型中我也多少看到自己的影子。
總結一下,ADD:容易分心、無法持續做一件事、同時處理好幾件事、經常把事情拖到最後、經常遺失物品、經常忘了帶工作或上課的物品、特別粗心、不穩定、缺乏組織能力。
ADHD:除了ADD的特徵外,還多了常常插嘴、打斷別人說話、經常在椅子上亂動、經常走來走去、會沒完沒了地起來活動、精力充沛,有過動癥的男女比例是3:1,女生大多偏向注意力不足癥。嚴重一點的甚至會出現物質濫用、打架等社會問題,出車禍的機率比一般人還高(我也有好幾次差點出車禍),或是長久下來自我形象低落、毫無成就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經常被貼上懶惰、不用心、壞孩子、笨蛋的標籤,長久下來就真的認為自己就是這個樣子。
ADHD/ADD多半來自遺傳,有些人可能是家庭失能、父母離異、母親在懷胎時有酗酒的情況造成孩子生下來有缺陷,這種癥狀並不是父母教不好,而是孩子無法控制自己。有些父母很敏銳,發現小孩有很多異狀,把孩子帶去給醫生診斷,有帶去的也有不少確診,但大部份都是外在看不出來導致錯過十二歲前的治療期。
很多人都以為這種不專心的癥狀長大會治好,實際上真正會自己康復的只有三分之一,六成以上沒有治療的人會變成成人ADHD/ADD,讓他們在社會上受到更大的挫折。
看到這裡應該很多人會說:「我也會不專心啊!」,那麼,問幾個問題就好:「有沒有常常聽不進別人的話?一直打斷人家說話?常常把自己的物品搞丟?看書時常常跳行、跳頁、跳章節或看不下去?桌面是否總是亂成一團?明知道很重要還是把事情拖到最後一刻?上班或跟別人約會是否有經常遲到?經常不照指示做事?是否有經常忘了帶東西、東漏西漏的問題?」十二歲之前出現過這些癥狀、時間長達六個月以上,頻率高到連旁邊的人都覺得你異常就需要給醫生檢查。
看了這本書後,我心有戚戚焉,我還記得讀小學前曾經撞到頭受傷,當時很專心在找玩具沒發現周圍的危險,撞到後才發現床柱,結果額頭被縫了兩三針。
國小時寫作業和吃早餐拖拖拉拉,可以把別人一小時寫完的東西拖成兩三個小時,小學三年級前成績各種吊車尾。國中時經常忘了帶東西,警衛室都快認識我和我媽了。
上課時不是發呆、寫小說就是畫畫,真正讀進去的東西根本沒多少。
大學時情況更嚴重:執行力差,經常做出不優的作品,和想像中的樣子差很多、桌面永遠都能看到一堆紙張、資料夾和畫具亂放,也因為這樣我常常會找不到自己的色鉛筆或麥克筆。
然後又是隨處可見的健忘癥,把手機忘在早餐店,到晚上要調鬧鐘才發現自己沒帶回來,這種後知後覺小時候就發生過好幾次,總是到了需要才會發現自己根本沒帶在身上。
上個月還發生過忘了帶錢包,等到早餐吃完才發現錢包不在身上。以上事件皆為真實發生過的事情,有些癥狀甚至是每天或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至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