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出了。
其實還沒完全登出啦,我想要再把研究做到一個段落再走。
想了一想要怎麼寫心得比較有意義/對別人有點小幫助,還是用最懶惰的一問一答方式進行好了:
第一部份、如何登入中研院online?
Q1:為什麼是選擇中研院而非學校的實驗室?
A1:因為中研院的暑期生offer遠比起實驗室賺,而這是事實。雖然暑期研究只有兩個月,但一個月就有兩萬的收入,相較進實驗室依學校規定一個月就是三千,當然是選擇中研院囉。
當然不只因為錢,我算是半個進過學校實驗室的人,想說換個地方玩玩看看多學習吧。
Q2:為什麼是選擇了生物與動力系統組?
A2:因為我其實想做的是Physics Simulation的部份,但是我不是很確定自己喜歡什麼領域的simulation,對於Polymer Physics算是有點興趣,看到現在的老師剛好是做這個領域的,就加入啦。
Q3:如何申請成為暑期生?如何選擇要加入哪個老師的實驗室?
A3:每年四月左右就會釋出開放報名資訊,那個時候上網申請就好了,記得準備自己的CV。再積極一點還可以暑假前就找過老師,討論看看你們要做什麼研究。當然有些老師其實在網站上就有列出自己有什麼要求(例如我們老師有說一定要有一些程式基礎),至於哪些老師今年有收暑期生都會在官方網站上寫。
在選擇要加入哪個老師時,首先你要先有大概方向的領域(像我是直接找有在做模擬的老師),接著善用刪去法,很快就會找到你要找誰。順待一提,物理所是只能申請加入一位老師,不像原分所可以一次選三位(我記得沒錯的話)。
中研院網站上都有老師們發過的paper,記得點進去看個幾篇,跟老師討論做什麼project時才會有一定概念。
暑期只有兩個月,那我想事先打探老師風評可能就不太重要了,除非你之後還有想繼續就另當別論。
第二部份、中研院online好玩ㄇ?
Q4:試描述你在中研院的一天?
A4:7:40~8:00起床、盥洗然後出發吃早餐、搭捷運,大概九點多到,然後平均大約下午四點多走人。其實每天的Schedule不太一定,可能會看paper、可能會處理數據、可能會送模擬、可能會找老師報告最近進度。
所以之前如果我在上班時間回誰站內信還是訊息,那是我在等待模擬跑好,我做的東西run一次會得到200/ 400個frames,如果還剩30個以內的話……我就會耍廢。(誠實)
由於我們是理論計算組,過得像上班族完全是正常的,吧。我說暑期生。但如果你是實驗組的話,你說不定會有一個更固定的時程表,假設你們的儀器要事先登記排隊才能用的話。(我一位在原分所的朋友跟我分享的)
Q5:你上一個實驗室是屬於十幾人的大實驗室,這次加入的實驗室則只有約四、五人(中小型),有體驗到什麼差別嗎?
A5:其實你只要想成大班制跟小班制的區別,就很好理解了。首先,小型實驗室的話,老師一定會有更多心力在每個學生上,這是一定的;再來,小型實驗室的話,彼此感情會好很多,大實驗室很容易有小圈圈(幹超可怕的)。
但是大型實驗室的總資源肯定比較多,雖然你未必用的到那麼多。最後,要做好一個心理準備:如果你做的東西沒有太多人懂,那你不論在大小實驗室都會一樣單打獨鬥。
像我自己的話,上一個做相關project的人跑去德國做博後了,所以幾乎沒有人帶我,全實驗室最了解那個project的人剩老師。當然兩位博後(博後嗎?不確定)有幫忙一些模擬技術上以及理論的問題。
Q6:分享一下單打獨鬥的心得?
A6:好處是自由很多,非、常、多,圈養跟野生的差別吧。(傻笑)缺點是,你對上基本上就是你的老師了,不會有學長幫忙頂著或作為轉達接口。又我是在小實驗室,更是如此。
其實我們老師很好相處(有時候也有點腦腦的),所以這點對我來說還好,但這可能比較見仁見智一點,畢竟你如果現在正在看這篇文章,你很有可能也會想加入暑期實習的行列,大家都還是大學生,不一定會那麼早就跟老師有非常密切的接觸,有個博後幫罩那種感覺還是很好的。
Q7:事實上你實習期間,老師有高達一個月不在臺灣?!
A7:是的,所以我都是用email向老師報告進度,又老師當時人在美國,等於我早上做一做整理整理,下班前傳給老師,隔天起來就可以看到老師的回覆,超方便。
老師回來後我其實還是沒有調整回來我跟老師的溝通模式,但老師就會要求我隔天親自去見他,當面討論還是比較方便啦,在某些意思表達上。
Q8:分享幾個在中研院有趣的故事?
A8:
1.
(修BUG中)
學長:你以前有加過實驗室嗎?
我:欸,也不算有啦……。
學長:你不覺得進實驗室都是在做一些很蠢的事情嗎?
我:咦?怎麼說?
學長:像我們現在就在做很蠢的事情啊。
2.
(閒聊)
學長:你都幾點起床?
我:大概七點多吧。
學長:你是古代人嗎?
3.
(下午是暑期生的報告)
學長:阿你怎麼還在看data
我:那又沒差,吧。
學長:對啊。(喝咖啡)
第三部份、中研院online也有PvP?!
Q9:分享一下中研院online的PvP,也就是暑期生最後的presentation?
A9:(針對物理所)不用太認真,當成簡單的成果報告就好,因為不像原分所一樣報告的好會加碼一萬元??ヽ(?′Д`)???
我認為,會得獎的presentation跟對別人研究有inspiration、有幫助的presentation,是不太一樣的,我想大家如果有幸加入這場PvP,只要把他想的單純一點,想像你要跟不太熟悉你的領域的人,分享這兩個月所做所學就好。
物理所的評審除了中高能組外,都是博後,而且博後未必會了解你做的小領域,比如說有被博後問「你這個模擬的DNA是單股還是雙股」,但是因為我用的是Rouse Model(珠子與彈簧連接近似分子模型),所以我們是不考慮這件事情的。(至少當下我的認知是這樣,後來討論了一下,覺得回答「單股」就好),可是博後可能沒有在做simulation,覺得我沒回答到點上吧。:p
尾聲
Q10:在這兩個月學到什麼嗎?
A10:
物理上知識,多學到Polymer Physics的部份,這在臺灣的物理系其實相關課程就不多;模擬Method的知識,雖然沒有動手寫模擬的code,但看前人留下來的對學習多少有幫助;對研究生活的粗淺認識,至少體驗了身在小實驗室、上面沒有博後帶的感覺吧。
其實做研究的過程,不一定會枯燥(你有選對領域的話XD),但是一定是孤單的。我有時候在電腦室裡,裡面只有我一個人看著電腦時,我都會OS:
大概就是這樣吧。如果你不是很清楚自己適不適合學術研究、或對學術研究的人生有點興趣,歡迎明年暑假~登入中研院online。
感謝大家閱讀到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