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目標定義成不要為人生留下遺憾的話,那麼生產力就代表著你做的這件事,究竟是自己多想要做的事,抑或是不想要做的事。就跟賺錢一樣,生產力也將成為「自己想要做的事就多做」、「自己不想要做的事就不做」這兩個趨勢。
但是這樣還不夠,因為人們多少會在意他人眼光,進而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或是被逼迫做「自己不想做的事」。那麼,要減低這種由他人所干涉你生產的事的行為,代表你必須做到自給自足,說白話一點就是,讓自己強悍到即使沒有那些人的支持,或是即使那些人都反對你、討厭你,你也依然能夠存活。那我們的一生當中,都該為此目標奮戰(zhàn)才對,亦即拼命讓自己成為能自給自足,不用靠依靠他人或是討好他人才能生存的人;這樣,才可以獲得更多的自由,讓你盡情做你想要做的事,並拒絕做自己不想要做的事。
也許人生應該這樣過才對,相較起來,以「服務他人」為人生指標真是一種病態(tài)的目標,在於拋棄自己本身,奉獻給不相關的他人。那麼自己的存在價值也會變得要依靠他人給予才有,讓自己陷於被動和永遠被剝削、利用的窘境。
也只能說我們都是環(huán)境的產物,也許,不,應該是說必定有這些環(huán)境成長的孩子會有這種觀念吧。但我們都應該做自己人生的主人或是英雄,這樣才能不辜負我們珍貴且寶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