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創(chuàng)作內(nèi)容

8 GP

《哥吉拉:怪獸之王》觀後感:王者萬歲?

作者:迫水未來│燃えろ!!特攝魂│2019-06-21 20:49:18│巴幣:34│人氣:664
※內(nèi)文有《哥吉拉:怪獸之王》(Godzilla: King of the Monsters)的劇情透露,還請多加注意!

我個人還算挺中意Gareth Edwards執(zhí)導(dǎo)的2014年版《哥吉拉》的。雖然它確實有些畫面實在太暗,確實有些地方有點沉悶,確實娛樂性稍嫌不足。不過我個人是認為Gareth Edwards確實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佳作。確實,和1954年的第一部《哥吉拉》相較之下,Edwards《哥吉拉》的「反核」訊息確實是沒那麼強烈,或甚至可以說,不夠強烈。不過,我認為Edwards的《哥吉拉》,即使在所有哥吉拉電影之中,應(yīng)該也可以說是算是相當接近《哥吉拉》原初的精神了。Edwards《哥吉拉》那讓人印象深刻的濃烈「無力感」,即使是怪獸特效商業(yè)大作仍然堅持不放棄人文精神以及(至少在怪獸電影中算是)細膩、豐滿的「人間ドラマ」,不只是Gareth Edwards本人的風格,也可以說是1954年的《哥吉拉》的特點吧。

總之,雖然以怪獸迷為中心,至少在臺灣,似乎不少人不怎麼喜歡2014年版《哥吉拉》,但我還是認為,不論是作為「怪獸電影」,還是作為「哥吉拉電影」,又或是更根本的作為「電影」,Gareth Edwards的《哥吉拉》,都值得「佳作」的評價。
※順帶一提,我看過有評論認為Gareth Edwards的2014年版《哥吉拉》中對於哥吉拉的描寫「太英雄化」,認為其為敗筆。雖然沒有到「敗筆」程度的評價,不過我認為這篇評論的觀察很正確。相較之下,1954年的《哥吉拉》似毫不是「英雄」,從這方面來看的話,Gareth Edwards的《哥吉拉》至少在哥吉拉的描寫上確實就沒那麼1954了。有評論認為,2014年版《哥吉拉》中的「哥吉拉」之定位其實更像是VS系列中的哥吉拉,個人以為這一說其實也滿貼切地說明2014年版《哥吉拉》中「哥吉拉」的定位的。



至少《哥吉拉:怪獸之王》的畫面很漂亮。這點倒是無可否認。



今天下午終於撥空去看了《哥吉拉:怪獸之王》。雖然從《哥吉拉:怪獸之王》從一開始就有所興趣了,早稻田回來之後各種事情接踵而來,尤其前陣子更是繁忙,直到上映後快一個月的今天才去電影院觀賞。雖然是平日的下午,但人倒是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多啊。

雖然說個人一直有在關(guān)注《哥吉拉:怪獸之王》的發(fā)展,但隨著情報與預(yù)告不斷公開後,心中越來越覺得不太妙,直覺到「這該不會是好萊塢版GFW吧?!」。結(jié)果,果不其然,這次的《哥吉拉:怪獸之王》,實在是「好萊塢版GFW」。從頭打打打打打到尾,前一集的影子幾乎都被掃得一乾二淨了。臺灣知名怪獸愛好者唐澄暐先生對於本作的見解個人認為相當精闢,「覺得上一集少什麼?那這一集就把它的量加到爆炸」。

「君主」組織從科學(xué)家集團變成地球防衛(wèi)軍我個人是沒什麼意見,增加怪獸的戲份(如果駔的好的話)我也覺得是未嘗不是好事。但是,2014年版《哥吉拉》的風格和精神幾乎完全不知道跑到哪裡去這一點,我個人實在認為,無比可惜。《哥吉拉:怪獸之王》那些令人感到突兀的「(美式?)搞笑」實在是很破壞畫風,我還是喜歡前作嚴肅甚至帶有鬱悶的性格。這一集雖然也有以「家庭」為中心的故事線,但相較起前作的細膩的描寫,這一集的故事--雖然在好萊塢電影中很常見--相較之下就顯得一副劣化版的樣子。

不過,讓我真正感到「討厭」的,恐怕還是《哥吉拉:怪獸之王》對於芹澤豬四郎博士的描寫吧。渡邊謙飾演的芹澤博士是個人在2014年版《哥吉拉》中最喜歡的角色,這一集把芹澤和他的同伴Vivienne Graham弄死就讓人不怎麼愉快了,對於芹澤博士的描寫更讓人不禁想說「啊啊,果然是典型的『美國好萊塢』,導(dǎo)演/編劇根本不理解也不想了解最原初的『哥吉拉』出發(fā)點是什麼」。




2014年版《哥吉拉》中最讓我印象深刻,也說不定是我最喜歡的,就是芹澤博士的懷錶了。這支永遠停在廣島核爆那一刻的懷表。其實,原本關(guān)於這個懷錶有更加深刻的描寫,但最後很可惜的是刪掉了,沒有變成真正的電影的一部分。在這個最終沒有成為正片的裏設(shè)定中,命令對和哥吉拉進行核攻擊的軍人其父親當年曾經(jīng)參加過運輸轟炸廣島的原子彈之任務(wù)。換言之,原本會有「被爆者=被害者的兒子」與「加害者的兒子」這樣的對立構(gòu)圖出現(xiàn)。這一段沒能成為正片雖然挺可惜(或許是因為對於直到今日仍然不少人認為當年投下原子彈是「正義」的美國人來說,太過於挑釁了?),不過2014年版《哥吉拉》仍然透過芹澤博士的懷錶,傳達了反核的訊息。

結(jié)果,在《哥吉拉:怪獸之王》中,「芹澤博士的懷表」不但沒有再次傳達它所象徵的訊息,還進一步變成了「讓電影變得更幽默的笑話」。我想,身兼導(dǎo)演與編劇的Michael Dougherty不是完全看不懂,就是根本不想理會「芹澤博士的懷錶」所帶有的意義吧。這一點,從之後電影製作者安排芹澤博士的「行動」可以看得更明顯。身為控訴核武的非人道性與應(yīng)該消失之象徵的芹澤博士,最後竟然「為了拯救世界」自己去引爆核彈?!渡邊謙自己也曾經(jīng)對於只會從屬於美國政府而拒絕《禁止核武條約》予以公開非難,我實在很好奇渡邊本人對於該角色的安排,芹澤博士在前作還是反核象徵,在續(xù)集突然變成了「正義的核武」的代言人。

確實,「用核彈來復(fù)活(和人類同一陣線的)哥吉拉」,在東寶哥吉拉也曾經(jīng)上演過。但是讓「芹澤博士」這個繼承1954年《哥吉拉》精神的角色來做,我實在很想說這已經(jīng)是堪稱「褻瀆」程度的沒腦筋了。不過,或許從某方面來說,《哥吉拉:怪獸之王》的安排,比起Gareth Edwards的《哥吉拉》,才是更符合美國多數(shù)價值觀的。個人的層次姑且不論,以集團的角度來說,全世界會對於核武如此「敏感」(雖然在我看來,是率先看透了核抑止力的荒謬)的,大概也只有日本人了。「核武救世界!」的好萊塢電影比比皆是,但在日本的作品中,終極兵器可以是原理不明的超級炸彈或是光束砲,但卻很少是核武,反之,描寫核武所引起的麻煩的故事可不少,比如說《超人七號》的〈超兵器R1號〉就是值得一看的傑作。當然,隨著戰(zhàn)爭記憶的風化,社會的意識也不是沒有在變化。「用核彈讓我們的王者哥吉拉重返世界!」的《哥吉拉vs.王者基多拉》,也是1991年的作品了。

說到這裡,請容我稍微把話題岔開一下。這件事我好像在特攝版有說過。如果把2013年Guillermo del Toro的《環(huán)太平洋》和2014年Gareth Edwards的《哥吉拉》做比較的話,其實是很有意思的。很多人都說Guillermo del Toro的《環(huán)太平洋》很「日本」,他很懂日本的特攝、動畫、機器人、怪獸。可是我要說,《環(huán)太平洋》雖然表面上好像很日本,但他在更深一層、不是表面所看到的「致敬」的層面上,其實根本沒那麼日本。光是從一開頭的「一億總玉碎!」和最後的「核爆救世界」這兩點就看得出來了。前者,除非是陶醉於戰(zhàn)前神國的極右翼或是網(wǎng)路右翼,不然現(xiàn)在的日本在那邊大喊「一億總玉碎!」大概只會被人側(cè)目。後者,如同我前面所說過的,這不是對於核武敏感的日本特攝會做的事情。所以我說,《環(huán)太平洋》的日本次文化只是停留在「表面」層次而已,只有「外見」是而已--而很遺憾(?)的,有時候正因為是御宅,所以才會只看的到表面。Gareth Edwards的《哥吉拉》雖然在畫面上很美國--開頭的那個雀路羅市根本很美國好嗎!--,但是在故事上、在「內(nèi)實」上,卻真正有繼承了日本特攝文化裡精神層次的東西。

要說「致敬」的話,確實《哥吉拉:怪獸之王》也沒少,但是有大量的「致敬」和是否繼承原典的精神完全是兩回事,雖然我是覺得似乎有些人從少沒有弄清楚這一點過。比如說,《哥吉拉:怪獸之王》中的Oxygen Destroyer變成了超級炸彈,但除了名字和在水裡殺了一大堆生物之外,還真是絲毫沒有Oxygen Destroyer原典的影子。當然,1954年《哥吉拉》中開發(fā)了Oxygen Destroyer的芹澤博士的葛藤,當然在《哥吉拉:怪獸之王》中也沒有。有些事情,不是有使用伊福部昭的曲子就可以彌補的啊。


「君主」的空中堡壘ARGO確實很酷沒錯啦......。


「傳奇怪獸宇宙」的風格轉(zhuǎn)變,其實從第二部的《金剛:骷髏島》就開始了,但是到了《哥吉拉:怪獸之王》中,似乎已經(jīng)到「做過頭」的地步了。東寶經(jīng)典怪獸的造型再詮釋很有意思、本片中有很多畫面都很漂亮、怪獸之間的對決確實也很痛快,但從頭到尾打到底(再加上主要意義似乎是把各個怪獸大戰(zhàn)片段黏起來的、讓人沒什麼印象的文戲)?那就要打個問號了。哥吉拉電影的「爆米花電影化」也不是第一次了,1954年《哥吉拉》之後,隨著日本進入高度經(jīng)濟成長期,哥吉拉電影也曾不斷在徹底娛樂化的路線上狂奔。當然,徹底娛樂化也不一定是什麼罪大惡極的事情,只是,麥當勞雖然很好吃,但它和真正的美食還是兩回事一樣。《哥吉拉:怪獸之王》確實很看的時候很痛快,但看完之後呢?除了閃來閃去的閃電光線和原子吐息對決外,好像還真是讓人很難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要不是剛才偶然查到,我還真忘了「有時最好的療傷是與傷口的惡魔和解」這個似乎是本作想要傳達的重要訊息)。

其實,除了上面提過的那部份之外,我也沒有那麼討厭《哥吉拉:怪獸之王》,總的來說,「去電影院看看也行」。這確實是一部很適合腦袋空空去享受聲光效果的電影沒錯--是啊,大概任誰都會有想吃速食的時候--但,它也就只會是「爆米花電影」了。它的前作繳出了這樣的努力,但它最後卻選擇要變成這樣,我只是覺得很可惜。

確實,我知道,在怪獸愛好者中,確實認為「怪獸電影就要是爽片!」的大有人在。只是,怪獸電影如果只甘心於當像是《哥吉拉:怪獸之王》這樣的爽片,那,終究也只會是「只配得上和爆米花、熱狗和啤酒的看過就忘的電影」而已。怪獸電影終究是「電影」,它應(yīng)該要擁有,除了「爽片」以外的多樣性,以及更好的可能性的。


結(jié)果,近來來的哥吉拉電影,個人覺得最好的還是2014年版《哥吉拉》。《正宗哥吉拉》確實很有意思,在很多層面上也比《哥吉拉:怪獸之王》更有趣,但我和它的調(diào)性不合。它對我來說是值得深入探討的研究對象,但我無法喜歡一部和安倍自民黨唱和的改憲宣傳電影。東寶的哥吉拉電影走向了和1954年完全相反的路線,傳奇怪獸宇宙也拋棄了Gareth Edwards所確立的東西。最近這幾年,或許某方面是「怪獸文化的復(fù)興期」沒錯,但某方面來說,這個「復(fù)興」或許不包括原初吧。







-相關(guān)連接-



引用網(wǎng)址:http://www.jamesdambrosio.com/TrackBack.php?sn=443470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quán)所有,保留一切權(quán)利

相關(guān)創(chuàng)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燃えろ!!特攝魂|哥吉拉|怪獸之王|Godzilla|ゴジラ|特攝|電影

留言共 3 篇留言

迫水未來
話說回來,比對2014年版《哥吉拉》和《哥吉拉:怪獸之王》中對於「輻射」的描寫也挺有意思的。《哥吉拉》中真的會讓人感到伴隨哥吉拉擴散的輻射線是有危險性的,可是在本作中嘛,最後那個大核爆應(yīng)該會糟糕才對吧?

06-21 21:47

迫水未來
https://asahichinese-f.com/cool_japan/entertainment/12447354?utm_source=Facebook_PicSee&fbclid=IwAR3IIVNrwFNlyO4t995qGA7zMbHRzjyQP_2msZ_3kp5sYiI2HAXPbs0ro20
何謂科學(xué)與核電、何謂戰(zhàn)爭 專訪《哥吉拉》渡邊謙:朝日新聞中文網(wǎng)

06-22 17:18

迫水未來
話說日前在電視重播時看了下2014版《哥吉拉》,從主角從火車遇襲現(xiàn)場到高空跳傘。至少這部分的氣氛營造真的很棒啊。

07-02 18:03

此作品限屋主留言!

前一篇:《銀河英雄傳說 Die ... 後一篇:《銀河英雄傳說 Die ...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wǎng)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yīng)用程式來呈現(xiàn)網(wǎng)站內(nèi)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wǎng)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xiàn)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yè)系統(tǒng)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xù)經(jīng)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