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不談相遇,我們聊聊離別吧。
先來輕鬆一下!
有小孩子看著外公移出冰櫃時的大體,因為遺體表面溫度較低,開始凝結了小水滴。
「為什麼阿公在流汗?」小男孩說。
「因為阿公第一次死掉,他很緊張?!古赃叺拇笕撕車烂C地回答。
我一直很喜歡這個大人的答案,對一個小孩來說,這或許是最好懂得答案了。我向來不喜歡沉重的氛圍,但這樣的事情,很難不沉重的。但我們可以用讓對方理解的方式,去解釋離別的意義。
我母親在懷我的時候,開始成為偏遠山區教會的駐堂神職人員。而我,也是在那間她服務的教會長大的。這個教會坐落的小村莊,常常是颱風來襲時封鎖與撤離的地方。它有好幾回成為孤島、等待政府投放物資。
因為母親職業的關係,常常要主理弟兄姊妹們(或是你們說的教友們)的婚喪喜慶。所以,常常會出席在喪禮會場,對年紀小小的我來說是家常便飯。我母親不忌諱這樣的事情,她把每一場告別禮拜、追思會,當成是對我的機會教育。從跑醫院探視教友,到幾日後接起病危的電話,送殯儀館、舉辦後事、前往墓園安葬。每個環節,讓我看到一個人在最後的時刻,是怎麼樣的光景。儘管對小孩子來說,沒有一次是看得懂的。
其實,我真的不懂。我只記得,告別式是個有人離開的日子,不會有人太開心。遺族的家裡除了冰櫃的轟隆作響,剩下的都是啜泣聲與瑣碎的交談。
直到逐漸長大,才慢慢清楚。哦,原來有人要去很遠的地方,我們可能有生之年再也見不到。好像遺失了最心愛的玩具一樣,只是更沉重。我就可以理解那樣悲傷的心情。
離別就是,需要時間慢慢理解。
只是,我不可能永遠當個旁觀者。有一天,我身邊的人也會離開。相遇跟告別,是這世界的雙生子。有了相遇,必定有告別的時候,是時間、是空間、是未來的航向;是肉體、是靈魂;又或者是情感、是某個無以名狀的心結,使我們終須一別。
於是,兩年前的今天,姨婆的離開。姨婆是影響我的重要他人,我身上義無反顧的精神,是她交給我的。大家還記得我在小屋發語言治療的專文,常使用的封面圖片嗎?沒錯,就是這張。四月五號,今天的日子,跟這張照片的故事有關。
這張照片的手,是我;皮膚黑黑的手,是我的小姨婆。兩年前,距離她移民天國的日子,剩不到一個星期。於是我拍下這張照片,我牽著她的手,告訴她我來了、我在這理。
離別就是,我們彼此心裡有底。
你們還記得,上次好好說再見是什麼時候嗎?再見之所以講的自然,是因為我們不認為那是最後一次見面。可若真的是有生之年的最後一次會面,就很難說的那樣自然了。取而代之的是捨不得的情緒,壓過目送對方離開的灑脫。
之前看過Youtube影片,有一段是在說有人在街頭做了一個實驗。他們放置了一面黑板在街道上,上面寫著「你最遺憾的事情」。於是黑板愈來愈密密麻麻,而且開頭清一色都是「NOT......」。也就是說,開頭都是「我沒有......」。我想告別也是這樣,離開的時候,好好說再見,不要留遺憾。這並不是陳腔濫調,而是好好給下一個句號來蓋棺,不論他生前如何。
我跟著一場又一場的告別禮拜、一年進出了好幾趟的墓園、遇過很多家庭。有些人選擇好好告別、有些則迴避這段關係。那些想好好告別的,都只是不想留下遺憾,想要給這個人、這段關係一個結語。告別並不關乎你跟這個人好不好,而是我們對這段關係付上了自己應負的責任。
離別就是,不要忘記說再見。
希望我的小分享,可以給你們一些想法。在這慎終追遠的日子,內心平靜而安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