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想劇透我好想劇透我好想劇透我好想劇透我好想劇透我好想劇透我好想劇透我好想劇透我好想劇透我好想劇透我好想劇透我好想劇透我好想劇透我好想劇透我好想劇透我好想劇透我好想劇透。
![]()
當時我的想法大概是這樣,不過直到最後我也沒有求得標準解法,而那道謎題的正解就在本書第一章。
他還像很多派頭大的本格推理小說會有房屋平面圖一樣附上了謎題圖表,看起來超級HardCore,對於成功解答的男主角李耀東竟然還會被女友的老爹刁難不夠格一事,我深刻感受到這世界的嚴苛。
而這道題,也成為本書唯二可以算是「推理」的橋段。
本文:
另一個可以引起讀者思考或懸念的則是在簡介裡提到的,神秘網紅──曦亞之身分。
雖然這大概比第一章的猜謎簡單一兆兆倍左右,不過因為真實身分直到最後才正式點出,所以在這之前看了心情也很緊張又興奮。
「如果曦亞的真實身分是"她"這部就神作。」
從頭到尾我都這麼想,雖然作者也有放出公平的線索,有注意到的人大概都能放下心中大石,但誰也不知道他是不是那種會喜歡在最後騙讀者的G8作者,所以整體下來還是提心吊膽的,深怕最後來個機械造神毀了前面這麼棒的鋪陳。
總之就是「如果曦亞的真身是"那位"就神作啦!」
所以我在這邊直接劇透,這部就是神.作。
前兩卷,說真的,輕推理+本格題材並不是太少見,無胥的優勢與長處是結合社會議題,這點他在之前做得很棒,讓一些比較經典的詭計能玩出新意。不過要說它是神作無疑是過譽,只能說是看完讓人覺得身心舒坦同時也值得推薦的作品。
但這本,就是超好看。究極好看的那種,好看到我只能一直重複這些空洞的詞彙,混帳好看。
即使這本沒有詭計也無所謂,對無胥來說有社會派和冷硬派精采度肯定都是加加加分的,再說我也看不懂太複雜的詭計。
如果無胥繼續搞推理,這兩派的東西雜燴糊糊混一起大概就是他的風格(除此之外可能要再加點油膩元素)。
《電波少女3》就是談論網軍、網紅議題。整體流程就是順著看劇情發展,作者在後記也說了,沒啥推理。
或許因為他以前是媒體人的關係,看著他寫這方面的題材永遠都有種老練又駕輕就熟的感覺,第一卷到現在第三卷都是這樣。緊扣著社會脈絡走,網路假新聞、惡意抹黑炒話題等等……這種故事一天到晚在我們身邊發生,或許我們還都或多或少的參與在其中,一起獵巫、一起伸張各自表述的正義,大概是這樣。(這在巴哈也屢見不鮮)
我雖然不是會下去Battle的類型,不過也得承認無聊時會去看人筆戰,畢竟我在陣營九宮格中是屬於桃園中壢邪惡,所以會喜歡幹這種事也很正常。(?
這邊就不舉現實例子了,反正大家都是歹玩郎,看過的廢文跟中世紀的法國人吃的鹽一樣多。
所以在第三卷時,作者拋出了個問題。
當你就處在風暴中心時,你要怎麼解決?
當然這終究是一篇愛與和平與正義的美好作品,所以並不會像啞鳴先生的《我被轉發了一百萬次》等作品產生悲劇性的收場。相對的,能夠看主角群們一步一步扳回局勢很舒爽。
只能說幸好這部作品的本意就是閃瞎讀者超合金眼,否則這種題材的結局似乎都無法避免有人受傷或犧牲。
不管怎麼說,無胥是真正的愛的戰士。
說這些是針對主線劇情,不過在我看來第三卷的焦點完完完全全被某個角色吸引走了,甚至讓我有種女主角繼續待在國外也無所謂,反正有她在的感覺。
不,應該說我心底甚至希望直接幫那個角色開個If結局,盡管男主角一直強調他很正直、盡管這會有道德上的檻子。但是,隨便啦!
有看過前兩篇心得的夥伴可能知道,我之前在說缺點時有說這本書的封面可能不符合客群胃口,現在我要收回這句話。
我喜歡這封面。
當初看到第三卷封面時,我就告訴無胥,封面這孩子真可愛。
那種沒睡飽的樣子真是讓人受不了,我最喜歡這種長得就一副家裡蹲、作息不正常樣子的女生ㄌ。
那時候還不知道封面是誰,心裡想「哀,又一個可憐女孩要落入無……李耀東魔爪了。」
當然這個推測也沒錯,三本看完依然覺得李耀東就是個混帳自走砲。就算他只是很普通地跟普通的女生普通地說聲「今天真是普通的一天。」我也會覺得這傢伙在撩妹。
只是知道這位封面美少女的真實身分後我總算明白,為什麼第一眼見到她會莫名喜歡她。
只能說,人的天性就是會受到Schwester的吸引,耀東也不例外。
本集作為完結篇,耀東的最後一次撩妹之旅,這集他一共撩了四名女生。
除了正宮女友外,還有前女友、曦亞和女友的表姊。
戰績輝煌,不愧是最後一卷,可惜沒有走到本命曦亞路線。雖然結尾一副很純愛的樣子,但大家都不會忘記你無時無刻不散發著男性賀爾蒙的,耀東。
收尾收得很漂亮,這部本來就沒有會讓人討厭的角色(其實反派也還好,因為感覺都笨笨的),最後也算是大家都獲得了幸福,所以說我決定以後都要看愛的戰士的作者寫的書。(說說而已,很快就破功了)
雖然優點講得不明不白,但還是要講缺點。
這本書──
沒有缺點。
對,就是這麼不中立理性,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