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母信仰是中國古代宗教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中國古代先民對大地的崇拜,因大地負載萬物,生育萬物,是人類賴以生存、生活、繁衍的根本,所以,《周易》有「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的詮釋。周朝以「后土」來代表整個大地,與「皇天」相對,《尚書.武成篇》已有「皇天后土」之稱。但「后土」除代表整個大地外,周朝也以「后土」稱呼國社、里社等社神,古人封土爲社,也是土地之主,《左傳》昭公十七年:「伐鼓於社」,「社」又指祭祀土神的地方。①為示區別,歷代帝王常另立別稱,如《漢書?卷二十五下·郊祀志第五下》載西漢平帝時,王莽奏言改稱之為「皇墬(地)后祇」,唐代杜佑《通典·卷四十五·禮五·吉四·方丘》載北齊稱 「皇地祇」,北周稱「后土地祇」,隋唐稱「皇地祇」;《宋史·卷一百·禮志三·北郊》載宋初亦稱為「皇地祇」,《宋史·卷一百四·禮志七》載:宋徽宗政和六年封爲「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此後,歷代大都沿稱為「后土皇地祇」,至清末光緒年間,因鸞書《地母經》的流行,民眾漸改稱為地母。②
宋代,道教將玉皇大帝、紫微大帝、天皇大地、后土皇地祇,合稱「四御」,爲輔佐「三清」、 位於萬神之上的天神,南宋西蜀道士呂元素《道門定制》卷二曰:開天執符御曆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上宮紫微天皇大帝、中天北極紫微大帝、承天效法厚德光太后土皇地祇,③代表皇天的通常稱玉皇,代表大地的則為后土,皆是主宰天地三界的大神。道觀設后土殿,民間建后土娘娘祠進行供奉,全國許多地方都有「后土祠」、「后土廟」、「后土宮」、「地母宮」、「地母殿」等,著名的有北京地壇、山西萬榮后土祠、陝西漢中城固縣「地母廟」、遼寧省淩源市「地母廟」、臺灣南投縣「地母廟」等等,每年農曆十月十八日地母誕辰日,舉行隆重祭祀活動,民眾虔誠拜謁,香火鼎盛。
后土、地母信仰最早何時傳入雲南?暫無確切攷證,筆者梳理地方史志、碑刻,目前見到最早的相關記載是《南詔德化碑》:「今節度背好貪功,欲致無上無君之討,敢昭告於皇天后土,」④ 這說明唐朝時期,南詔統治者已經受到「皇天后土」是主宰萬物天地的天神地祗觀念影響,南詔王閣羅鳳在詳細記敘天寶戰爭的前因後,陳述不得已而反唐的苦衷,深信「皇天后土」能主持公道。目前發現雲南最早建造后土祠的相關記載,是元朝廉訪使李源道《圓通寺記》:「后土有祠,常住有田」⑤,這是元朝初年昆明圓通寺建有后土祠的重要史料,應該是在佛教寺院修建土地廟的記載。
明清之際的地母崇拜深入民間,成為各地民眾供奉的至上神靈。從現存的道教、民間宗教碑記,可以看到雲南歷史上后土、地母信仰的大致分布:
滇中:今昆明市安寧縣於明代 「萬曆癸巳年,先輩諸君子修齋建會,以爲人民有所寄籍,鬼神必有所憑依,於是建立三教堂二間,土主廟三間,十王殿一間,娘娘殿一間,觀音閣二間,」⑥以保一方的繁昌庶富。玉溪市峨山縣在清咸豐年間,要舉行「天人地祇之祀,首郊,次明堂,次后土」⑦的祈禳祭祀。
滇西:大理州祥雲縣普淜天峰山民國年間重修天峰山老君殿和新建玉皇閣、觀音寺時,在 「高處闊地建一玉皇閣,上層塑玉尊像,中層塑地母像,以供奉焉。」⑧中緬邊境的德宏州隴川縣戶撒皇閣寺,有多重殿宇,在「三寶殿頚下爲南海普陀山,正中是觀世音菩薩,兩邊爲地藏菩薩、地母娘娘、太陰、太陽」⑨ ,這是阿昌族信仰道教的區域,也是道教、漢傳佛教、南傳佛教和民間宗教多元宗教信仰的地方。
滇南:紅河州建水縣「北門外可里許,舊有娘娘廟一座」,因兵燹傾圮,康熙三年(1664)「鳩工庀材,因其舊址增三弍廓」⑩。另有碑載:清末有地母殿,當地人認爲「地母菩薩是傳說中主管五穀豐登之神,神態文靜端莊,面目嫵媚慈祥左手持五穀,右手現寶珠,意爲風調雨順,左右兩側取意於金雞鰲魚」[11]。這也是雲南許多地區所能見到的地母造像。而瀘西縣飛來寺在清道光十二年(1833 年)建有聖父母殿,現「塑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女媧娘娘、地母娘娘等十位神像」[12],地母與玉皇大帝和一些女神同供奉。蒙自縣鳴鷲鄉於光緒五年(1879)修建緣獅洞石窟及古建築群,本村曹延鏞倡議自楊柳河至洞口,按「靈」字形布局創修寺廟,「曆廿餘年建設而初具規模,計有山門、靈官殿、靈池、兩廂歸真祠、正中衡鑒臺、玉樞殿、左右三義宮、火神殿,拾級而上爲是觀堂,依山迭閣五層爲白玉樓,兩旁鍾鼓樓,曲逕通幽達化愚宮、三聖宮、呂祖、地母、三教等殿」[13],由此可見在「滇南第一洞天」建有地母殿。
從歷史的史志碑刻,到今天的城市鄉村,地母信仰在全國各地均有廣泛的信仰基礎,陝西、浙江、江蘇、湖南、河南等省區有地母信仰,而且,臺灣、香港和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區和國家也有信眾。
目前,雲南的昆明、大理、祥雲、巍山、保山、騰沖、德宏、景東、玉溪、建水、蒙自、瀘西和廣南等地都有地母神祇的供奉、《地母經》的拜誦,雲南地母信仰分布區域廣,不僅有漢族,還有彜族、阿昌族、壯族等少數民族信奉。如:
昆明東郊彝族撒梅人在農曆十月十八,要請道士在昆明三皇宮舉行地母娘娘聖誕法會。全天科儀包括:上午是早課、辰祀,午飯後誦《無上虛空地母玄化養生保命真經》、午祀、晚課。其中,辰祀是誦誥,無經文。午祀包括誦經、上午供、宣午祀表文,道士誦經包括《三元三品三官寶經》和《北斗經》、《土地經》、《灶王經》、《雷祖經》等。
昆明阿拉鄉彜族撒梅人赴三皇宮參加地母會(2012-12-1 拍)
昆明阿拉鄉三皇宮供奉的「地母慈尊土后元君」(2012-12-1 拍)
昆明阿拉鄉彜族撒梅人在誦《地母經》(2012-12-1 拍)
當前雲南省政府關注的地母文化主要是地處滇東南的廣南縣。廣南自古以來就是雲南通往廣西、廣東和華南沿海的交通要道,商賈雲集,文化底蘊深厚。境內居住著壯、漢、苗、瑤、彝、回等 11 個民族,是以壯族為主體的多民族雜居區,多民族頻繁交往、共生共榮。
據考古實物和史料考證,廣南在秦漢時成為「句町古國」腹地,唐代為儂氏轄地,宋為特磨道,元設廣南西路宣撫司,明代設廣南府,清置寶寧縣,[14]民國二年(1913)設廣南縣至今,一直是中央王朝的轄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從清道光《廣南府志》看:清道光年間,廣南府城有先農壇、真武觀、文昌宮、關帝廟、萬壽宮、城隍廟、龍神祠、火神祠、東嶽廟、土主廟、白馬廟、楊公祠、護國寺、觀音閣等寺觀[15]。其中真武觀建於明洪武年間,是否是今天廣南唯一開放的道教活動場所祖師殿,有待考證,但由此說明,明朝初年,廣南有道教宮觀建立,已有道教傳播。
明代廣南府地圖[16]
廣南縣民宗局 2012 年提供的統計資料:全縣有已批準登記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 29個:佛教的護國寺和八寶觀音寺、伊斯蘭教的蓮城清真寺和珠琳清真寺、道教祖師殿,信教群眾伊斯蘭教 1350 人、佛教 2733 人、道教 3813 人、民間信仰 23463 人[17]。.筆者實地考察了文廟、三皇宮(又稱先農壇)、祖師殿、昊天閣、萬壽寺、皇姑廟和儂氏土司府等遺跡,均保存完好。據廣南縣原政協主席曾昭富先生長年考證:全縣有寺觀廟宇45所,有孚佑宮、女媧廟、黑神廟、財神殿、厲壇和江西廟、廣東廟、湖廣廟等等,證明廣南有豐富的宗教文化和移民文化。
在全縣境內 29 所寺廟中,廣南宗教主管部門的調查是除伊斯蘭教清真寺、純佛教寺廟場所外,有道教祖師殿和 16 所民間寺廟跪誦《地母經》。[19]廣南地母文化研究與開發工作領導小組提供的資料是:「經全面調查,發現廣南現有 16 個寺廟念誦《地母經》,信眾達 6 萬餘人。其中香火最為旺盛的 3 處,即縣城地母廟(亦稱女媧廟)、壩美鎮普千村地母廟、城郊神仙坡廟,每月的農曆初一、十五和每年的十月十八地母誕辰日,都有信眾參加詠誦《地母真經》。在調查過程中,還發現壩美鎮普千村常年祭祀、完整保持活態傳承地母崇拜習俗。」[20]
2012 年農曆七月十五(前後一周),筆者對縣城祖師殿、三皇宮和壩美鎮普千村光善壇進行了法會儀式觀察、宗教人士和信教群眾訪談調研。
祖師殿,位於廣南城西,是道教開放宗教活動場所,供奉真武祖師、慈航真人、太上老君、武財神趙公明、文昌帝君等道教神祇造像和地母神位,有 10 餘位 2011 年在雲南省道教協會接受傳度的長春派道士在此舉行法事活動。
三皇宮清朝道光二十五年「新建媧皇神正殿」時所立的石碑
三皇宮,地處廣南城東,廟前有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所立的功德碑,刻有「今將新建媧皇神正殿暨左邊廂房所捐功德姓名臚列於後」及捐資官員姓名、銀兩等內容,可見清道光年間,曾在此建有媧神殿。現在殿內供奉伏羲、神農、女媧和地母、文珠菩薩等佛、道教神祇造像,民間宗教信仰在此活躍。
光善壇,地處壩美鎮普千村,在殿內供奉的神位:正中奉玉皇大帝為主神,其左右奉紫微大帝、地母、太乙救苦天尊、慈航普渡天尊、瑤池金母、孔聖先師、西方佛祖等諸神,神壇稱「靈霄寶殿」。殿門口有對聯「光復神教,開演經典,共求至天消災劫;善與人同,啟宣聖諭,普化黎民悟前因。」這是一個保存完整的善堂或說是乩壇、鸞堂,也是過去宣講聖諭、教化民眾的場所。當今的主壇師農恩祥(1957 年生)知道有善名的前輩有七代 20 多位,據他介紹:普千村自古為壯族聚居區,1949 年前,村裡有 4 個私塾,六、七十歲以上的男女長者多數讀過《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幼學瓊林》。光善壇有清代刻本《地母經懺》、乩壇降筆彙集成冊的《聖經彙集》及儒、釋、道經、勸善書 100 餘冊。
普千村光善壇壯族信衆在進行祈福法會(2012-8-31 拍)
雲南省民族學會副會長、壯族著名學者何正廷先生提供壯族摩公至今使用的《雞卜經》
普千村另有祭司摩公注重驅邪逐鬼、占卜算卦(雞骨卦),用方塊壯字記錄或漢字壯讀、傳抄的壯族傳統宗教的摩教經典保存完整。普千村壯族文化特色顯著,漢文化底蘊豐厚,濃郁的壯族傳統宗教和民間宗教的信仰,陶冶熏成了普千村村民恬靜安然的生活狀態和溫柔敦厚的民風。
這三個寺觀是多神供奉一廟,祖師殿、三皇宮在進行「中元節」的祈福消災法會。光善壇則是祭祀地母的儀式,法事過程是:早朝、開壇、唱仙家樂、請聖、安位、獻飯、焚香跪誦《地母經》,然後根據法會需要念誦其他經文。普千村的壯族、祖師殿和三皇宮的漢族老太太對於《地母經》的誦經、拜懺都非常熟稔,常年祭祀地母,完整傳承著活態的地母信仰習俗。
調研期間時逢中元節,在廣南這是個隆重的祭祖節日,老人、年輕人都非常重視,時間提前在農曆七月十四,兒女要與父母團聚,以求母慈子孝,其樂融融,家家殺鴨、做花飯,葷菜素料、燒香點燭,獻祭於祖宗牌位,夜幕降臨街邊焚化冥儀,當地稱「燒包」、「潑水飯」祭亡靈,火堆相連有如火龍,這傳統的祭祀祖先方式在廣南一直傳承,以表達後人「慎終者,喪盡其哀;追遠者,祭盡其敬」之情。
綜上所述,廣南宗教信仰的形態是多種多樣,其宗教形態至今有佛、道、伊斯蘭教等制度性宗教,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崇拜,也有壯族的摩教、巫教等民族傳統宗教和多民族傳承的乩壇等民間宗教,具有多民族、多宗教信仰、多元共生的特點。所以,地母經書降世和地母信仰文化,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得到當地民眾認同和傳播。
三、雲南流傳《地母經》的文本分析
明清之際的地母信仰深入民間,《地母經》流傳廣泛,經文內容以教人盡孝,及感謝地母造養萬物之恩為主。最先出現在陝西,「光緒九年正月初九日陝西漢中府城固縣」本,後來廟中道眾飛鸞傳書,依神靈附體托筆,教化開度,出現最早的《地母經》定型本,是「光緒九年正月初九日陝西漢中府城固縣地母廟飛鸞傳經」本。該本子在流傳過程中,被說成是「地母廟飛鸞傳經」本。稍後,出現了「光緒十九年五月十八日陝西漢中府城固縣地母廟飛鸞傳經」本,這在昆明、廣南均在使用,有《新鐫地母真經序》、《地母真經》、《地母寶懺》三部份。還有「光緒二十七年十月十八日降筆于南漳仙女山之地母廟」《純陽呂祖序》的《地母經》,該經全稱《無上虛空地母養生保命真經》,經文分為上下兩卷。上卷主要內容包括《地母誥》和《地母真經》,下卷主要內容包括《焚香寶誥》和《地母妙經》。後來,又增加了禮請和懺文,編為《地母經懺》。由於《地母經》主要流傳、使用於民間、寺觀,作爲古籍圖書的版本價值是不爲一般圖書館收藏的,目前知曉收藏《地母經》版本較多的是上海師範大學宗教研究所侯沖教授,有 10 多種不同藏本;臺灣中華地母至尊道教會王國平秘書長也有 10 多種版本;另外,就是廣南縣博物館收藏的 10 餘種。於此僅輯錄雲南刻印或扶乩的相關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