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連些許的衝擊都不準有」當(dāng)條件的話 :D
那測試撞擊的假人當(dāng)然是越脆弱越能反映出細微的傷害吧?
當(dāng)然,這是在不考慮用精密儀器做測量的情況下。
我們常說的玻璃心就是像這樣吧?
因為一些小事就可以受到傷害,隨後就感到難過或不悅。
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別人玻璃是因為相較之下我們自認自己比較堅強。
先讓我們自抬一下身價w我們的心就像鑽石一樣,
雖然堅硬但從特定的角度受到撞擊還是會碎裂。
那換句話說我們也不太能感受到來自其他角度的撞擊。
而我們稱為玻璃的那些易碎的人某方面來講是不是更能夠反應(yīng)出更細微或更多方的傷害?
玻璃心的人對於某些方面的傷害會表現(xiàn)出比一般人更大的反應(yīng),當(dāng)然鑽石也是但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當(dāng)這些玻璃心碎裂的點跟大多數(shù)的人一樣時,我們就會將此點視為大眾理應(yīng)思考的問題。
而不一樣的時候這些.多半會被忽視甚至是歧視。
當(dāng)有同樣碎裂點的人數(shù)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後,一開始的那些人才會被受到重視。
這樣想的話玻璃心的人其實就像是試撞假人一樣。
一次一次的比我們先受到傷害,但傷害又不一定會被列入理應(yīng)注意的範(fàn)圍。
有時候我們沒受到傷害也許還要感謝這群玻璃心的人的存在w
而面對玻璃心能最有效的幫到他們的方式就是陪伴了,光是有其他人陪伴,我們這些玻璃心就能受到幫助了。
謝謝所有願意陪著玻璃們一次次碎裂的人,不厭其煩的幫助他們重新拼湊自己也不斷試著分擔(dān)他們承受的撞擊。
謝謝你們能在社會伸出援手前,沒有忽視這些撞擊後剩下的碎片和塵埃。
-----------------------------------------------------------------------------------------------------------------------------
呀w剛剛思考了一下一些事情就把這篇生出來了,很生硬我知道w希望能請各位多方面指點。
我同時也有在寫其他文章,之後會定期發(fā)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