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矛頭的樣式
兵器相對於刀劍之類的短兵器,長兵器才是古代戰埸上的主角、王者
是戰埸上最熱門的兵器,無論在任何地區的戰爭,總會見到長兵器的身影
由最基本的步兵、以至騎士、將領、甚至國王本人,也總會裝備長兵器
所以,長兵器也就是最能象徵古代戰爭的一種冷兵器
以下所列的不分先後排名
戟
漢武帝當年一句「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至今仍然令多少華人感動?
當年創造這段輝煌歷史的軍隊的主要兵裝,就是戟。
在戟出現之前,矛和戈兩種兵器是古代中國戰埸的主要兵器
為了令兵器更加多功能,於是人們就將矛和戈合二為一,於是戟就出現了。
作為中國特有兵器,戟最初出現於商代,但直至春秋時代才開始被軍隊大量裝備。
戟一般長約3米(車戰用的更長),主要功能是刺和勾啄 用時戈的武器也可以鎖(扣/抓)住敵人兵器,并進而反擊
然而後來由於盔甲的進步、勾啄開始失去其功用、
遂漸地、能刺穿盔甲,只有單一刺殺功能的槍矛所取代了戟
於是戟從戰埸上退下來,與劍一起成為貴族家中的儀仗裝飾物和表演之用。
作為儀仗裝飾品,戟的形狀也變了,人們以月牙取代戈的部份、即方天畫戟的樣式
所以方天畫戟其實從來沒有在戰埸上出現
現存的鐵製戟頭,實際上只是由矛頭跟戈頭組合成一起
馬其頓長矛 (Sarissa)
所謂一寸長一寸強;古代戰埸上只要你的武器比敵人長,你的優勢自然就比較大
尢其是長矛兵之間的對抗,比的只是雙方在遠距離用長矛互刺 因此一寸長一寸強的優勢更加明顯
亞歷山大大帝的父親深明這點原理
於是將當時的長矛標準長度大幅增加,成為後來的馬其頓長矛
馬其頓長矛(Sarissa)長7米、重5公斤,是歷史上最長的長矛之一
雖然苯重,但在緊密的馬其頓長矛方陣(Sarissa phalanx)之下
步兵戰時使用這種長矛的士兵可以說是幾乎所向無敵
亞歷山大大帝就是使用這種長矛及戰術打天下。
「一寸長一寸強」的最真實寫照
戰戟 (halberd)這種長1.8米左右的戟是歐洲人(主要是瑞士人)從中世紀時代的主要冷兵器之一。
雖然這種武器的中文譯名也叫戟、與中國的戟一樣,但其功能實際上比較偏向砍。
在中世紀的戰陣中,戟被用作副助長矛的兵器
後來當火器出現時,戰戟漸漸退居為防守的工具,為火槍兵抵抗騎兵的衝擊。
薙刀在武士刀上再加一根長桿,攻擊範圍跟距離就比刀的形態遠得多了
當然,跟武士刀一樣、這種刀也是武士階層的專屬武器
根據記載,薙刀也是一種在戰埸上對騎兵很有效的武器
雖然薙刀也是一種為使用者度身訂做的兵器,但它的長度一般也有1.5.-2.1米
騎士長矛(Knight's Lance)
不用多說,大家一看圖片也就知道這件的名字了。。。
沒錯,它就是騎士使用的長矛
雖然在比武大會上,他們的長矛不會裝上矛頭;
但在戰埸上,他們還是會為長矛裝上各款矛頭的
在戰馬全速衝刺時,騎士的長矛能做成多達7噸(7000KG)的刺擊力度,是戰埸上所有兵種的惡夢。
不同種類的騎士用長矛(LANCE)跟步兵用的槍矛(SPEAR)對比
長桿戰鎚(Maul)
在重型板甲風靡歐洲的時代,一部份的兵器已經對這些盔甲失去效用
於是這種鎚子就純粹為了對付重型盔甲而生
正所謂當人類擁有他的第一件工具時、他就擁有了他的第一件武器
這種戰鎚也是從工具發展而成,一些個別例子在鎚頭上加上了一根尖銳的刺
長桿戰鎚同時也是中世紀歐洲弓箭手的愛用防身兵器之一
維京闊斧 (Viking axe/Danish axe)
又名丹麥斧,長度由最短的0.9米到最長的2米也有,是中世紀歐洲常見的兵器之一
就象它的名字一樣
這種斧隨維京人的入侵一直傳到歐洲各地,成為一種常見的通用武器
由於比較苯重、而且使用者要長期保持大開大合的揮舞狀態
使用這種武器的人都需要大量的勇氣和體力
波斯長斧 (Tabar Zin)
這種長斧是波斯人的一種著名兵器,長約2米多
雖然這種長斧一般通體都是以鋼鐵打造而成,但因為它只有一個很修長的長桿
所以實際上不會太過苯重
蒙古標槍
除了弓箭之外,蒙古騎兵另一種愛用的投射型兵器就是標槍了。
蒙古人的標槍除投擲用外,必要時還可以當作槍矛使用。
陌刀
說到斬馬刀就不能不提中國唐代的斬馬刀,而傳說用的斬馬刀就是陌刀了
陌刀是唐刀的一種,是唐代時期重裝步兵單位的標準裝備之一,也是反騎兵的重要武裝
除普通步兵外,也有部份唐代將領以此刀為主戰武器
陌刀與其他唐刀的分別在於它算是一種雙手長兵器,長至少2米、最多3米
可惜地,陌刀與其製作工藝隨著歷史洪流,一去不復返。
現存在日本的陌刀刀身,可見日本對刀劍及其文化的保養比中國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