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下的我也不會特別在意為何父母不願與我同住
對那時的我而言,父母、姊姊 都是我的偶像
那段日子的我是個電視兒童,做完作業去完農田後大多的時間都是在沙發前看電視
不僅僅是看小孩子最愛的迪士尼或卡通頻道,也會看一些幼教科學的影片
有時也會想問祖父母那些內容,反而卻考倒了他們
「爸爸或許會知道,等爸爸回來時問他怎麼樣?」
確實,爸爸甚麼都知道
一個才幾歲的小孩口中能吐出「張力」「虹吸現象」等詞彙在大人的眼中是顯得很奇特的
每當我吐出這些大人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的詞彙時,能跟我大談特談的就只有父親而已
甚至我想做實驗、或手工做一些小玩物,比方說萬花筒
父親也會想辦法幫我在工廠裡找到材料帶回來
而我也會將成品興奮的分享給諸位大人
母親雖然沒有父親那麼聰明,但卻溫柔賢淑
也經常帶一些公司出國買回來的紀念品給我當作玩具
分享出國時看到的動植物與經驗故事給我聽
知道我喜歡看科普書籍,經常買兒童科普書籍給我當作禮物
姐姐則是一個有些酷酷的女生
雖然酷,但卻總是能講出一堆低級笑話逗得我一直笑
要說她酷的地方,就是很有自己的想法吧
以及也挺堅持自己的主張
每次大人總會提起我跟她小時吵得天翻地覆的一個話題當笑話
祖父母有將自己種植的蔬菜壓製成鹹菜的習慣
而它就經常成為我們的桌上下飯配菜
可是姊姊卻不吃這玩意
「鹹菜有細菌。」
「明明就很好吃!」
結果兩人一直重複這兩句話,到最後愛哭的我又哭了出來
在一旁看的大人都覺得十分有趣,直到現在偶爾還會被拿出來當笑話
其實鹹菜是真的有細菌,正是因為細菌發酵製成的食物
那時的我應該是除了不清楚這點外,可能是參與過製作的過程
經常要幫忙搬運石頭、撒鹽等等的,知道製作的辛苦,而為祖父母的辛勞有些不甘吧(苦笑)
之後過了很久我才明白,父母那時因為欠債的緣故壓力都很大
必須拼命工作、四處想辦法籌錢才能償還債務,所以照顧小孩的時間少
姊姊放學後也都是獨自一人孤獨在家寫作業等待母親回家
沒有多餘的餘力再照顧我吧...
真的是...非常的辛苦
而我卻過得如此幸福...
就這樣一直被祖父母扶養到必須進小學就讀的年齡
才離開鄉下,回到大臺北都市中與一週或數週才能見一次的父母、姐姐重逢
有些開心,但也同時夾雜了之後與祖父母相處機會少了的感慨
也抱持著,對於新生活的期待
臺灣的小學分為六年,會經歷三次分班
一、二年級由一個指導老師帶領
三、四年級、五、六年級各再換一個
剛入學的我,心中倒是不怎麼害怕
反而對這個新的環境充滿興趣
也許是在田野間接觸花草昆蟲多了,無意間培養起的觀察力與好奇心也不一定吧
從沒上過學,只給爺爺教過的我
很幸運地遇到了一個對於啟發兒童創造力十分在行的級任老師
直到現在,她依然是我心中最感激、最敬佩的老師
現在我的寫作、思維、以及學習態度,也都是她啟發出來的
那是我小學生涯最幸福快樂的兩年
下次我再繼續談這位老師
以及她對我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