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可能會有些據透,斟酌後再決定是否進入觀看。
今天,本來是打算推出新的遊戲推廣作品。
今天,筆者看完這部電影。除了在椅子上坐著,滿腦海周旋在自己的生活經歷上之外。
就是決定,先把下一部的推廣題材放在後面,也許等一下,也許明天,誰知道呢。
強烈建議觀看時搭配電影主題曲-《有無》:
對於詳細的班底內容等等,筆者就不再去贅述了。
筆者先稍微介紹一下身為主角群的社會底層人們:
肚財:每日憑運氣能撿多少破爛就有多少機會能填飽下一餐的生活模式,與遊民的相較下只是有一個固定的住所之外其他之處並無多少差異。個性就是標準的外面像條蟲,家裡像條龍的雙面人。
菜埔:日夜兼職的佛藝品公司保全。集合怕事、膽小與漠不關心於一身的人。偶爾會做著自己也想飛黃騰達的幻想,但實際的作為只有與肚財一同窺探高層階級糜爛的生活型態。
土豆:廉價的店小二。老闆經營著表面上是雜貨店實際上是違法電玩間的小型超商。
釋迦:本劇最神秘的一個角色。除了知道住在棄用的海防哨以及騎腳踏車四處繞出名之外,其他訊息一無所知。
一開始反向操作的黑白劇手法讓《大佛普拉斯》贏來了許多人路過的回首,而故事的主軸環繞在菜埔、肚財、土豆與釋迦的日常生活中,除了為觀眾帶來許多歡笑,但這歡笑之中透露出的又是赤裸裸對社會上的無奈。
本身劇情其實並不是令人費解,而角色的對話劇本也成功地把通俗的文化習慣帶進觀眾的眼界中,雖然是黑白,卻不難看;雖然劇情簡單,卻少不了啟發;雖然有髒話,卻不多餘。一切都是安排得妥妥當當,尤其導演打破了觀眾與電影間的隔閡。不時出現旁白的敘事劇,等同於除了光是讓觀眾看著電影,也如同導演在一旁敘述著自己的作品一般。
肚財與菜埔,除了平常的正事之外,唯一的消遣就只是半推半就地要菜埔拿著老闆的行車紀錄器,看看自己的老闆在外面搞什麼飛機,順便看看所謂上流社會的人有了錢,聲音就大之後又會是什麼嘴臉。
在菜埔、肚財、土豆與釋迦的苦命劇中,不時穿插著菜埔的老闆黃啟文Kevin、副議長劉三成與高委員在社會上糜爛的生活紀錄。一邊是撿破爛撿得要命,一邊卻是在私人派對中與女人勾肩搭背、夜夜笙歌,尤其老闆Kevin更是在行車紀錄器中紀錄了有多少年輕的女人上了他的車,玩著他的"Joystick",日復一日,充足映證著「男人有錢,老二香甜」的醜陋迷思。
「有錢人在社會上走跳,是三分靠作弊,七分靠背景。」雖然不全然正確,也許是筆者僅存的樂觀心作祟。但筆者認為肚財會這麼說,我多少能體會。
筆者也坦言,要成功的途徑無非就是受教育。而常常在教育投下的資本中,卻又能反映出資源量與回收率呈正比的殘酷事實。一個白領階級教出的小孩,確實會比一個藍領階級拉大的後代,論文化素質與獲得的資源運用程度呈現明顯的差別。
大家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時間也是24小時,只差在我只是用兩隻腳在跑,別人卻是開著車子在衝。尤其在以Kevin是個喝過洋墨水的藝術家老闆,對比著菜埔與肚財兩人甚至連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形容的渺小過去,更有一種怎麼努力還是玩不過人家的無力感。
電影中的劇情,也是呈現這個差距越拉越大,直到現在衍生出了上流人士與主角群們的故事。除了也顯現了所謂文化的層級差距,將直接性地帶動經濟層面上呈現嚴重的貧富不均之處,雖然不是立即性,但所謂的「慢性病」就是這麼一回事。
而這種富者恆富,貧者恆貧的惡性循換之下,也許未來貧富的距離,也將比現在看到的故事還要更加地嚴重也說不定。
之後,看著肚財強迫菜埔去拿老闆的行車紀錄器來偷看,而紀錄器上Kevin與其他比起自身還要更上層的大頭們說話的態度,與使喚自家員工與菜埔的嘴臉,也不難發現人性其中一個欺弱怕強的有趣之處。肚財在外撿破爛、Kevin在外交際應酬;這些能收破爛的人是肚財的飯碗,而出資者是Kevin的財務來源。被把持著命根子的兩個人,自然就是畢恭畢敬,而面對外人的態度又是180度的大轉變。
就算社會地位有所差距,但人心中的特質卻永遠都是相似的。
接下來,筆者想說說信仰這回事。會怕,才會有想尋找慰藉的出口。
信眾中社會上的身分地位不一,窮的也行,富者也罷。但求的事情始終都是離不開明天、明年、未來,好不好、安不安心、可不可以。總算得到的也只是不算解答的答案,至少給的是一種自信。
只是所謂的信仰就是對著一尊木像,好一點就銅像,說個幾句話鞠躬跪拜幾下馬上又覺得自己是一尾活龍,而求得的最後永遠就是一紙似是而非的籤條。而多少求佛的人,又是真的心存善念,兩袖清風之人?幹盡了多少壞事的人,如今也是有機會與權力在一尊象徵善的神像面前跪拜行禮,所謂的信仰看起來是多麼諷刺與虛偽。
看著肚財與菜埔,雖然是沒事就混在一塊的哥兒們,卻仍有對方的內心無法觸及之處。在菜埔與肚財兩者的關係沒有甚麼金錢所為的簡單感情,也是有著不知道的秘密;那麼,也更不用說Kevin、副議長與高委員之間有著利益掛勾的複雜關係了。
在同溫層之中生存的人,因為已經沒有甚麼可以失去,所以對於與自己相似的人,其實多少還是會有想發揮人性的光輝去幫助他人的時候。只可惜旁白說得很好:「乞丐還想養貓。」看著與自己同病相憐的人,希望能為對方做甚麼,卻又苦於自己根本也是什麼都做不到而躊躇著。
放著彼此沉淪,只看著一天天自己不知不覺得迎接衰老。在那之前只是抱持著同樣的心境,做著一樣的事,過著同樣的生活。
而這樣的生活模式下生存的人們,現階段仍舊不是少數。
想到政治人物在電視中的表現,不管是立法院批鬥法案也好、競選時期喊的口號也好、提出的新政見也罷,追求著讓國家更好,社會更安定的同時,也一面鼓動著身為國民就該一同加入支持的行列。
但同時讓筆者不禁想起,所謂的讓社會更安定的保證,其實已經是喊了數十年的口號了。就只差是誰來喊而已。
看著這部電影,又想著電視上穿著光鮮亮麗的政治人物們,我覺得誰來當都會被罵不是沒有原因。一面掛著大方向的保證,卻又對地方上的小問題更加惡化的狀況視而不見。
是我,我也會選擇埋頭好好弄來自己的下一餐,而不是隨著所謂進步的口號跟著起舞。
最後,還是希望政府為響應全球化而提出各式五花八門的政見之際,也能回頭看看人民們的生活究竟有沒有餘力幫助國家推向國際。
畢竟,國家進步是必要,但國家運作最主要的推手,這些最底層的人民也是其中一份子。
第一次寫電影觀後心得,諸多瑕疵還請指教,謝謝。
推不推薦,筆者認為就與片中的結局一樣,交由各位去衡量想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