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你會認為自己能夠融入該小圈圈呢?
每個人的個性是由小時候塑造,經過幾十年來日經月累的堆疊品,非常不可能只經由幾天或是幾個星期的改變,就讓自己進入原本進入不去的小圈圈,就像是你不喜歡吃韭菜,也很難靠鍛鍊讓自己突然喜歡吃一樣,頂多變成比較不會這麼反感。
要是你經由鍛鍊,讓自己進入原本進入不了的小圈圈,也只能代表原本你與對方的差距並沒有這麼多,因此能夠靠著些微的改變就順利通過對方的最低門檻,那也是看之前生長的軌跡而定的而已。
因此,釋懷吧,每個人都因為自己的生長環境,成為獨一無二的個體,各有所長、各有所缺,沒必要為了達到某些目的去扭曲自己強迫接受某些東西,或是排斥自己原本喜歡的,那樣並不值得。因為你的行為一旦成為了一種目的,等於是把自己當成了商品來販售,這樣也代表你對對方有了期望:我付出了這麼多來換取你的接近。
要是原本對方也願意買帳那就算了,要是對方不願意呢?你的付出被證實無價值的狀態人會怎麼辦呢?人會變得憤怒,會變得對對方有怨恨,原本的愛瞬間脫落,露出赤裸裸的交換法則,那樣不是愛,你照料一株植物獲得的喜悅,絕對不是希望植物能回饋你甚麼,植物只要維持自己的樣貌就好。愛的舉動是愛的本身,不應該要求對方回報自己才會獲得滿足,而是在自己付出的當下就獲得滿足才對。
愛人是這樣,畫畫是這樣,工作是這樣,寫作是這樣;我不知道自己這樣是否是太過理想主義,但是交易法則對我來說太過現實,太過赤裸的利益交換,這不是把對方當成人來看待,而是把對方看成一件在貨架上面待價而沽的商品,你付出了錢買下了商品,而獲得了商品的所有權;但是一個人能夠這樣當成物品來看待嗎?一個人真的有權利獲得另一個人的所有權嗎?即使是親子關係亦不能這樣看待,更何況是素昧平生的人。
順勢而為,順心而行,小說或是電影所塑造對於強迫這樣的行為多少有美化之意,然而人並不是物品,也不是橡皮筋,經過不正常扭曲之後,必定會有相應的代價需要支出,可能是強迫癥、偏執,或是不由自主的焦慮,或是其他更多。
所以就這樣吧,再也不想勉強自己提高能量,去做原本自己能量到達不了的事,電腦姑且不能長時間超頻而行,更何況是比電腦精細千萬倍的活生生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