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官方钱包

創作內容

45 GP

[談史] 西班牙帝國的沒落

作者:黃勤(金絲眼鏡)│2017-05-28 21:24:32│巴幣:156│人氣:1936
縮圖其實是《勇闖黃金城》的截圖XD

這篇改自大學時期的閱讀筆記,當時讀到的文章應該是下面那三篇,都能在資料庫JSTOR找到全文,剛才與巴友聊到西班牙帝國的沒落時正好想到以前寫的筆記(當然要加上叭啦叭啦的字數限制orz),於是就稍作修改以文章的形式貼出來了。


西班牙帝國的沒落


參考資料:
1. Hamilton, Earl J. "Revis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VIII. - The Decline of Spain".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8, no. 2(1938): 168-79.
2. Elliott, J. (1961). "The Decline of Spain". Past & Present, (20): 52-75.
3. Kamen, Henry. "The Decline of Spain: A Historical Myth?" Past& Present, no. 81 (1978): 24-50.

    當亞拉岡的斐迪南和卡斯提爾的伊莎貝拉在1469年訂下婚約時,許多反對的聲浪認為這場婚姻不會有太好的結果。隔年,這對真誠相愛的夫婦擁有第一個女兒伊莎貝拉,之後則增加了瓊安娜、凱薩琳、瑪麗亞和幾個沒有活到成年的孩子。凱薩琳嫁給威爾斯的亞瑟親王,在亞瑟早逝後改嫁仍為王儲的亨利,夫妻倆的生育問題將會為英國帶來一陣腥風血雨;晚年陷入瘋狂的瓊安娜則與勃根地公爵,即哈布斯堡家族的腓力成親,他們的長子查理絕對沒有想過有一天他會繼承外祖父的王國,他沒有學過西班牙文因而在那裡招致不少抱怨;伊莎貝拉與瑪麗則分別成為葡萄牙國王曼努爾一世的王后,先是伊莎貝拉,在她逝世後則是瑪麗亞,瑪麗亞的女兒(也叫伊莎貝拉)成為查理五世的王后。串撲朔迷離的皇室婚姻網不只成為文藝創作的豐富來源(例如2001年上映的電影Juana La Loca),也讓歐洲各國在發展上無法切割彼此。這一連串精心計畫的成果將會把歐洲帶向另一個時代,絕對比1492年哥倫布從美洲抓來的那幾個不甘情願的印地安人或是令人上癮的巧克力還影響深遠。

    對史家,這個少有共識的族群而言,歐洲皇室間的複雜關係都只是豐富圖書館藏書量的墊腳石。在永遠貪婪無饜的學者眼中,從十五世紀晚期到十六世紀,在庇里牛斯山脈的另一端,畜牧的原始世界似乎正朝向「帝國」邁進。她用了一個世紀左右的時間壯大到高峰,卻又在一個世紀內從超級強權墜回二流國家之輩,只剩下一些衣著時尚、賽萬提斯的唐?吉訶德和來自殖民地的新奇玩意讓英法等國的上流人士偶爾驚豔,除此之外再也不是十六世紀那個強大的龐然大物。

    討論西班牙帝國沒落的文獻極多,從當時的人文主義學者、行經此地的旅人、外交官員到二十世紀初的史家如Earl J. Hamilton(1899-1989),再到1960、1970年代史家對於西班牙帝國史的重新詮釋,我們可知人們對於這個議題的關切是歷久不衰的。Hamilton將帝國的興衰用一種輓歌式的筆法呈現,使讀者在閱讀這篇文章時彷彿看得到西班牙人民面臨的痛苦、王室的頹喪與其榮光無可避免的消逝。如此論調在數個世紀前一些作者如外交使節身上都看得到,可以知道西班牙「沒落」(decline或decadencia)的概念形成已久。

    時至近日,不同的聲音重新審視西班牙「沒落」此概念,這些研究企圖根據更為精確的數據將「沒落」的過程與眾多因素重新詮釋,甚至提出迥異於過去的看法,即「沒落」一詞在使用上的正確性,如Henry Kamen(1936-)在他的作品中所言,西班牙帝國為何「沒落」後就從未復甦?被稱為沒落應該會伴隨再一次的興起,不過西班牙碰巧就是沒有再興起過,因此他懷疑是否可用衰落來正確詮釋西班牙在十六世紀晚期至十七世紀的種種現象。由於使用了過去研究所無的1680至1700年的史料,Kamen的論點讓使得過去討論「沒落」的主線出現新聲,也讓研究者再次思考此問題──究竟「沒落」的現象是真實存在於十六世紀晚期的西班牙帝國,還是源於史家對「沒落」概念的解釋不清以及在區別卡斯提爾和其它王國、西班牙本身和她的帝國屬民時的混淆而形塑的錯誤概念?以下我將針對Hamilton、John Elliott(1930-)和Kamen三人的作品進行分析,試圖找出三者對西班牙帝國「沒落」的共同看法及相異之處,最後將會從這些研究中整理出二十世紀研究方向與觀點的演變。

    時間拉回1492年夏天,一個傳統上被視為西班牙,或是卡斯提爾王國興起的契機。哥倫布和他的船隊準備前往印度,他真誠地相信向西航行可以抵達充滿香料的天堂。不幸的是哥倫布在他發現的「印度」並沒有找到太多黃金和香料,不過隨後更多的航海行為將使美洲成為這些征服者的樂園。美洲資源的進入使西班牙從貧脊的牧業地區成為富裕之地,雖然富裕僅止於城市和港口。伊比利半島的人口此時也顯著增加,不過根據估計,十六世紀的伊比利半島如果扣除葡萄牙約有七百五十萬人,卡斯提爾則占了六百五十萬之多。眾多人口擁入城市如塞爾維亞(Seville),試圖經由前往美洲以獲得在本土無法獲得的巨富。

    1516年,查理與母親瓊安娜(此時已承受嚴重的精神疾病)來到西班牙繼承外祖父斐迪南二世的王位,隨後又獲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成為查理五世,西班牙這個邊緣地帶忽焉踏進了歐洲政治角力的舞臺。查理五世的居所並不固定,也沒有固定皇宮,經常四處奔波在帝國境內巡查,甚至留在西班牙的時間也不長,在退位前沒有一次是待在那超過十年的。這個原因使得西班牙的官僚制度必須能在國王外出時維持運作。因此,查理五世時期的政府組織便承繼了過去卡斯提爾的制度不斷發展,成為一個運作有效的官僚系統,而國王本身則沒有大加干預,他也沒有時間或是意願過度干涉。1555年,當新舊教之間的分裂已無法挽回,查理五世灰心地放棄了統治,西班牙的王位由他的獨子腓利普繼承。這兩位君王在統治上的巨大差異,使卡斯提爾的政務在腓利普二世的時代集中在國王身上。腓利普二世統治下的西班牙成為歐陸強權,不過,在輝煌之下,西班牙內部承受著自查理五世以來在外交與戰爭上的多重負擔,而帝國的基礎此時尚未穩固,如經濟上仍以出口原物料換取外國商品為主、政府機構中的派系衝突不斷、財政逐漸陷入瓶頸。此時的西班牙如同擁有陶土雙腳的巨人般巨大而脆弱。在腓利普二世統治後期的西班牙,卡斯提爾衰退的徵兆已在牆上顯現。

    從三位學者的研究來看,可以發現他們仍然習慣地將西班牙的問題分為人口、經濟、摩爾人的驅逐和美洲殖民地三大部份,其中又以Hamilton較為特別。

    在Hamilton的"The Decline of Spain"一文中,他用了其它兩位史家所無的篇幅敘述腓利普二世之後君王的無能導致官僚效率下降,甚至使用平庸(mediocrity)和墮落(dissolute)來形容腓利普三世、四世的統治。Hamilton文情並茂的論述雖然奠定了研究西班牙沒落的基礎,但由於數據上的不足、對於一些因素諸如驅逐摩爾人(Moorish Expulsion)造成的人口損失、西班牙本土經濟狀況的忽略,以及界定「沒落」一詞時的模糊,使得二十世紀中葉以來,他的論述已不能滿足新一代學者的胃口,Elliott便是其中之一。

    在他與Hamilton同名的作品中,Elliott把Hamilton提到種種促成西班牙帝國沒落的因素加以分析。從經濟面向來看,Elliott認為Hamilton在討論西班牙帝國的經濟困境時過份關注外部影響如美洲銀礦,進而忽略西班牙本身的狀況。此時西班牙各王國的經濟仍維持在低度發展的狀態,多以生產原物料輸出至各國以換取奢侈品,而這樣的產業需要的是人力供給,然而,當西班牙踏入歐洲政治舞臺後,文化上的轉變也使多數西班牙人不願投入勞力生產,他們希望成為貴族,大多是經由買賣官職得到;大量年輕男女投入宗教事務,紛紛進入修道院,使得西班牙的勞動口不斷減少。十六世紀卡斯提爾王國擁有的資產的確是龐大人口、生產力和美洲產業,但是由於我們對相關史料的缺乏,所以難以細述這些因素在緩慢侵蝕中的狀況,可以歸納出的是,卡斯提爾在人口上的衰退幾乎代表了西班牙整體人口的減少。另外,美洲財富的耗盡除了金銀礦大量開採而減少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即美洲殖民地在經濟上的逐漸獨立,使殖民地對歐陸民生產品的需求不像以往來得多,這便影響了西班牙的工業生產。

    在驅逐摩爾人的問題上,Elliott認為Hamilton輕忽這些人口的損失對西班牙造成的影響。Hamilton在文中認為驅逐摩爾人並不足以摧毀伊比利半島的農業,這個「拒絕接受更高教育、社會特權、公民權和法律平等的種族」是很難被想像是這個國家中最為傑出的一群。「多數被驅逐的摩爾人」,Hamilton寫道,「多半是商人和手工業者,不太可能對農業生產產生巨大危害」。Elliott的看法則是1599至1600年間,卡斯提爾和和安達魯西亞(Andalusia)地區已經因為瘟疫而損失不少人口,驅逐摩爾人的行動則加劇了勞力缺乏的嚴重性。順便一提,安達魯西亞地區的人口在十六世紀中葉也有顯著增加,來自卡斯提爾人的移入,無法前進新大陸的卡斯提爾人把這裡視作半島上的黃金城(El Dorado)。被驅逐人口的數字在Elliott文中超過Hamilton估計的十萬人,光是在1614年就已經有27萬5千名的摩爾人被逐出西班牙,Hamilton顯然是低估了這一連串驅逐政策造成的影響。另外,Elliott也提到被驅逐的摩爾人中,來自卡斯提爾地區的和從其它王國驅逐出來的性質並不一致,從卡斯提爾驅逐出的摩爾人裡有很是在城市居住的居民,他們的消失對於卡斯提爾經濟的影響可能遠遠超過亞拉岡或是瓦倫西亞的農業地帶。沒有明確證據顯示摩爾人的空缺是否為西班牙人填補以恢復崩潰的經濟生產。

    在審視並批判Hamilton作品的龐大陣容中,Kamen的"The Decline of Spain: A Historical Myth?"可以說是眾多作品中的異聲,他不僅對Hamilton的論點重新分析,更提出西班牙帝國「沒落」作為歷史解釋的疑慮。Kamen認為「沒落」學說本身存在四個漏洞。第一是界定「沒落」時的模糊性讓這個觀點成為研究時一種信念般的使用。第二則是研究者常把一些沒有彼此關聯的現象如瘟疫、軍事挫敗或是貿易問題扯在一起作為敘述帝國衰退的原因,宿命論地將這些挫折視為崩壞的整體呈現。雖然這些因素合起來的確就是西班牙帝國沒落的主因,不過我們的確常不自覺地將這些因素毫不思索彼此關聯就放進闡述帝國沒落的原因。第三是有些研究會把所有因素集中在西班牙本身的問題上,並沒有注意到西班牙和歐洲其它國家之間的互動。最後則是「卡斯提爾」和「西班牙」的混淆,我們常把卡斯提爾視做西班牙整體的代表,往往忽略其它王國的問題或是在卡斯提爾走向衰弱時其它王國的狀況是否一致。

    Kamen提出的四個漏洞恰巧就是過去多數研究的盲點,不過他的這篇文章只是多數沒落論調中的一個異聲,他的反駁點有時會看起來像是為了反駁沒落論調而寫,讓讀者無時不刻感受到他強烈的觀點,即沒落論是他堅決反對的。然而,我們也不能輕忽過去研究對於西班牙或是卡斯提爾沒落的事實,無論是Hamilton或Elliott的作品在舉證西班牙帝國的問題時都有相同的觀點,而這些觀點在過去幾個世紀以來就已經廣為討論,諸如經濟發展的不健全、美洲財富的減少和摩爾人的驅逐。這些因素是無可否認地存在著,Kamen的觀點可以說是為了矯正研究者對於「沒落」學說在詮釋上的模糊而出現。

    西班牙帝國的榮光在三十年戰爭後逐漸成為歷史,雖有改革者如Lerma和Olivares針對西班牙本身的問題進行改善,但是無可避免地捲入戰爭仍然讓這些好意無法實現,甚至導向更糟的處境,而各王國對於卡斯提爾的霸權也越來越無法臣服。1640年代開始的叛亂正顯示卡斯提爾對於各王國控制的逐漸下滑。如同Elliott充滿想像力的描述,在法國為Richelieu主教掌政而逐漸朝向繁榮的時期,西班牙再也無法虛張聲勢,如同病人終於盡責地吐出最後一口氣。



END



以上是對三位專門研究西班牙帝國史的學者過去在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之粗略整理,若有疏漏請見諒<O>

總覺得把這三篇文章翻成中文更能提供幫助,但實在沒力氣翻譯啊...



縮圖來源:http://i2.kym-cdn.com/entries/icons/facebook/000/017/888/Miguel%27s_Guitar_cover.jpg
引用網址:http://www.jamesdambrosio.com/TrackBack.php?sn=359136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歷史|談歷史|閱讀筆記|歐洲史|大航海時代|文藝復興|近代早期|有點混亂請見諒

留言共 23 篇留言

紅染憐華

前面提及到兩國貴族反對亞拉岡的斐迪南和卡斯提爾的伊莎貝拉婚姻,會否衰落原因也是在內部整合上出了問題,就如奧地利與匈牙利組成的奧匈帝國二元體制,在當時或許不存在伊比利人這個概念或者說他們更加在乎的是自己身為阿拉貢或卡斯提爾人,因此兩國貴族、官僚、政府、議會產生爭執連帶地對伊比利半島的統合產生惡劣影響?

這樣看來,學界至今似乎因為缺乏材料最多只能只能分析沒落現象,而無法解釋西班牙帝國崩解的根本原因了嗎?

05-28 21:40

黃勤(金絲眼鏡)
我想內文已有說明學界對沒落原因的可能解釋(從經濟、政治、宗教等層面),而文中其中一位學者K也有提醒學界「沒落」或許是後世從線性史觀或國族概念崛起時所產生的迷思,我覺得K的重要之處在於他強調了使用沒落此概念時可能還是得謹慎考慮我們是否已經有先見之明。至於阿拉貢與卡斯提爾人在伊比利半島統合時是否有結構上的衝突或是認同問題,應該有相關研究但我目前還沒試著搜尋orz

另外歷史研究其實往往無法給予一個正確答案或根本原因,只能從現有材料中窺見過去的可能樣貌與發展,聽起來很弔詭,但這能避免研究者對一個可能可以從不同面向解釋的現象給予過於武斷的定論:)05-28 22:06
兔二:見不平戰你娘親
給點回饋好了:我認為翻譯成中文可以砍掉一些字,或強調某些重點。
Kamen認為「沒落」學說有四個漏洞:
一、「沒落」的概念界定不清;
二、「沒落說」中西班牙導致沒落的原因,有時只是一些現象,因果關係沒這麼強,e.g.,瘟疫、軍事挫敗或是貿易問題;
三、「沒落」的因素不全然來自西班牙,有時來自它與周邊國家的區域關係;
四、混淆「西班牙」與「卡斯提爾」的指涉。

05-28 23:17

黃勤(金絲眼鏡)
太感謝了,這樣真的清楚很多QAQ05-28 23:21
大漠倉鼠
信息量有點大,倉鼠需要消化一下(拍拍肚子XDD

05-28 23:25

黃勤(金絲眼鏡)
內容有點混亂請見諒QQ05-28 23:28
兔二:見不平戰你娘親
另外,較完整的讀一下這篇報告。此外,還好本校有訂JSTOR,原文文獻能下載得到,等我報告到一個段落再看看。

*-*-*

一、本文的問題意識
→學界爭議西班牙「沒落」了嗎?具體來說,「沒落」的相關描述和因素?

二、本文的文獻回顧及理論
→後設分析

三、本文研究方法
→內容分析法
→資料來源:1. Hamilton, Earl J. "Revis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VIII.-The Decline of Spain".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8, no. 2(1938): 168-79; 2. Elliott,J. (1961). "The Decline of Spain". Past& Present, (20), 52-75; 3. Kamen, Henry. "The Decline of Spain: A Historical Myth?" Past& Present, no. 81 (1978): 24-50.)

05-28 23:51

兔二:見不平戰你娘親
四、本文的結構

(一)問題:H. Kamen (1978),西班牙帝國為何「沒落」後就從未復甦?沒落應該會伴隨再一次的興起,不過西班牙從未再興,因此質疑衰落一詞無法正確詮釋16-17世紀的西班牙之種種現象。

(二)Hamilton、John Elliott、H. Kamen的觀點
1、共通點:專注人口、經濟等變項,摩爾人的驅逐和美洲殖民地等區域與事件

2、J. Elliott(1961)批判Hamilton(1938)的研究有下列缺點:
數據不充分,忽略重大歷史事件造成的影響(驅逐摩爾人(Moorish Expulsion)造成的人口損失)、沒描述經濟狀況、界定「沒落」一詞不清。其一,經濟面向,過份關注西班牙沒落的外部影響(如美洲銀礦),而忽略第一,西班牙人不願投入勞動;第二,美洲殖民地經濟獨立,而導致與西班牙的貿易逆差。其二,忽略驅逐摩爾人的歷史事件。驅逐摩爾人的行動比Hamilton想像得更嚴重,加劇了瘟疫之後已缺乏的勞力更加嚴重。

3、Kamen(1978)認為Hamilton(1938)的「沒落」學說有四個漏洞:
(1)「沒落」的概念界定不清;
(2)「沒落說」中西班牙導致沒落的原因,有時只是一些現象,因果關係沒這麼強,e.g.,瘟疫、軍事挫敗或是貿易問題;
(3)「沒落」的因素不全然來自西班牙,有時來自它與周邊國家的區域關係;
(4)混淆「西班牙」與「卡斯提爾」的指涉。

(三)結論
總結來說,沒人懷疑西班牙比以前更弱,但是,用「沒落」稱呼是否正確?甚麼又是沒落?經過本文回顧Hamilton、John Elliott、Kamen三人的觀點,可發現:第一,「沒落」的概念缺乏清晰的界定;第二,歷史事件與沒落的因果關係有待商榷,既需要持續檢討現有的證據,也要補充缺乏的證據。

05-28 23:51

黃勤(金絲眼鏡)
我如果也能寫這麼簡單扼要就好了XD
不過這三篇時間有點久了,但我後來因為研究領域的關係也沒再找更新的研究,或許目前已經有其他學者找到更多材料把這段時間比較不清楚的地方補足吧05-28 23:55
兔二:見不平戰你娘親
較遠年代的,從GS上面找,共計有:
Thompson, I. A. A. (1998). The decline of Spain. In Political Competition, Innovation and Growth (pp. 265-295).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Kagan, R. L. (1996). Prescott's Paradigm: American Historical Scholarship and the Decline of Spain.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01(2), 423-446.
Alvarez-Nogal, C., & De La Escosura, L. P. (2007). The decline of Spain (1500–1850): conjectural estimates. European Review of Economic History, 11(3), 319-366.


算了,link貼這好了,反正只是google。
https://scholar.google.com.tw/scholar?hl=zh-TW&as_sdt=0,5&q=%22The+decline+of+Spain%22

05-29 00:02

兔二:見不平戰你娘親
至於簡單扼要與否的問題。

我感受到研究所的訓練,尤其在閱讀文獻上,第一,為了找出不同文獻之間的爭點和貢獻;第二,這些爭點和貢獻,如何啟發我們研究手邊的問題;第三,前兩者目的領導之下,「文獻回顧報告」絕對不是作文,把文章寫優美,而是「紀錄」值得學術上討論的論點交鋒。

我並不會認為勤君這篇文章的修辭努力是沒意義的(儘管我不習慣西化語法的文字,因此我稍早的回應當中,語序和用詞遣字皆調整,尤其是刪除的方向)。至於我的簡單扼要也只是:假如今天是我「文獻回顧的風格」,我會留下甚麼資訊。反過來說,文獻回顧式的文字沒有討論「西班牙真的衰弱與否」的問題。學者想要知道文獻交鋒的脈絡,但觀眾往往想要一個答案。

勤君的文章傳播可以方兩種。如果預計受眾是大多數人,那麼調整文字風格可能是重要的,繞來繞去的敘述手法勢必增加閱讀的負荷。如果預計受眾是少數,我想維持現在的狀況沒差,反正會有像我這樣有興趣的人參與解碼。

另外,「總覺得把這三篇文章翻成中文更能提供幫助,但實在沒力氣翻譯啊...」,千萬別特別花時間翻譯這些期刊論文,這會花掉你大多數時間,想了解西班牙的人也不見得滿足於期刊論文中模稜兩可的暫時性答案。換句話說,要翻譯也要考慮「意譯」專著,或者勸有興趣的讀者讀專著。

給些小回覆,聊表心意。

05-29 00:13

黃勤(金絲眼鏡)
感謝,我還在「寫介紹性的文章」和「寫報告」之間掙扎,這篇真的很明顯...

但還是得想辦法鍛鍊兩者都寫出來的能力會比較好,畢竟我也希望能透過平易近人的文章推廣過去中文世界較少有機會討論的議題,也要感謝最上面的那位紅染憐華讓我有機會卯起來整理好久以前的筆記XD

至於翻譯全文真的就算了[e28]05-29 01:12
兔二:見不平戰你娘親
「寫介紹性的文章」和「寫報告」,其實兩者最大的差別就是預期受眾不同:
一、「寫報告」的對象是學者,期待回顧文獻的理論性,並且增加資料支持或推翻原本的結論(辯論),重點是支持與反駁。
二、「介紹性的文章」多是百科全書式的內容為基礎,說一個故事,重點是有趣,如何以現有的資料讓讀者身歷其境。比起考證,歷史真正有趣的地方在這:說一個有趣的情境,和明列涉入其中的行動者,他們的選項、互動過程和結果。換句話說,不是以有趣且清晰的情境為前提的歷史討論,容易枯燥。

介紹型的文章如果重點是故事,難道就不能有省思和辯論嗎?我認為不是,只是還是得為了有趣,而割捨掉不太重要的嚴謹(刪掉之後不妨礙閱讀的語序和文字)。

有段時間我也堅持論文的寫作風格,但發現傳播效果太差。如果我的受眾是一般大眾:能講少勝於講多。能講有趣勝於講仔細。我想這很難調整,尤其是研究所的學生,但見人寫人話,見鬼寫鬼話也是一種必要的訓練。

感謝這篇文章讓我有些西洋史的靈感,先謝過。

05-29 01:22

黃勤(金絲眼鏡)
我真的很感謝你的解析和建議[e12]05-29 01:26
兔二:見不平戰你娘親
巴哈研究生算少,遇到一個就會有「遇到天涯淪落人」的感覺,我就會忍不住嘮叨一點=]。

05-29 01:29

黃勤(金絲眼鏡)
哈哈也是...[e36]05-29 01:36
塞奧提亞
跟我以前讀布勞岱爾的《地中海史》可以做連結。像年鑑學派的做法,從某個層面專入地切入和探討歷史和其時代,都能透有比較豐富和出人意料的見解與另一面。像布勞岱爾或者布洛克等人,就專注於從經濟層面上去深入探討,進而從經濟現象去得出關於其他層面的訊息。

05-29 03:51

黃勤(金絲眼鏡)
的確,從某個時間斷面切入去深入了解會是比較保險的作法,不過我記得《地中海史》好像曾經被批評過是一個沒有「人」的研究XD05-29 21:59
塞奧提亞
還有真的很多論述會忽略亞拉岡王國,畢竟亞拉岡王國的領地是最為肥美的,包括倫巴底(米蘭),南義大利和西西里島等,幾乎整個西地中海的一半都是他們的,再加上自十字軍東征以來,南歐一直是歐洲經濟最發達的地方(除了後來崛起的低地國家),因此當後來這些領弟失去或者衰弱都會對西班牙帝國本身造成許多影響。

05-29 04:06


這段歷史造就了日後大英帝國的覺起,西班牙也落幕了(我以前雖然有去維基百科查過這段歷史,但是這邊好像寫的比較細,收穫蠻多的

05-29 12:12

黃勤(金絲眼鏡)
非常推薦那三篇論文,雖然已經有點舊了XD05-29 22:00

不過,我比較熟的還是英帝國史,西班牙本身也不是懂很多...

05-29 12:13

黃勤(金絲眼鏡)
我其實是研究法國史的,而且時代很侷限只在17和18世紀而已,更早期或更後面我就不太OK了XD05-29 22:51
兔二:見不平戰你娘親
TO 塞君:我一直忘了問你學史學的過程~

05-29 15:26

塞奧提亞
TO 兔兄:我史學也指是半調子啦!去法國那段日子接觸很多,一直不斷地在辯論討論中被打趴幾百次才摸索出來一點點東西。

補充一下,阿拉貢(亞拉岡)王國和卡斯提爾聯合之後是否有後遺癥?看看現在吵得翻天的加泰隆尼亞獨立運動就知道惹,再加上西班牙內戰的時候,此地也是共和國的根據地。一直以來,分離主義的問題始終存在於西班牙內部,到了波旁西班牙王朝時有稍微壓制了下來,但一個拿破崙又把西班牙中興的美夢給摧毀了。

以上算是我個人淺見~

05-29 15:40

黃勤(金絲眼鏡)
忘記回了抱歉QQ

說到獨立運動,現在應該有更多機會能更細緻處理歐洲的各族群歷史,甚至觸及羅姆人(吉普賽人)和一些過去被排除在社會階級外的族群,探討這些人群如何生存與思考自身處境,只是我還不知道要找哪些史料來研究而已@@06-04 18:11
兔二:見不平戰你娘親
TO 塞君:你沒考慮到法國深造嗎?學院的訓練畢竟還是扎實的。

05-29 19:36

拜占庭修士
我一直搞不懂到底哈布斯堡是個怎麼樣的王朝欸,它到底是德國王朝、奧地利王朝還是西班牙王朝啊?

05-29 19:57

黃勤(金絲眼鏡)
好問題,哈布斯堡家族(應該可以這樣說)都曾經在德意志地區、義大利和西班牙(德國和義大利是19世紀末才出現的國家)都有過統治,這段歷史很複雜,其實我也非常不熟XD~可以先參考看看維基上的說明05-29 22:04
拜占庭修士
所以如果依照「皇室統治範圍」來分的話,哈布斯堡應該算日不落王朝囉((抹茶

05-29 22:08

黃勤(金絲眼鏡)
不知道大洋洲有沒有地方被統治過,如果有的話大概算是吧XD05-29 22:10
小刀
看了之後上了寶貴一課,我對西班牙的歷史完全不懂,現在有一點了解了,謝謝妳。[e34]

05-30 00:11

黃勤(金絲眼鏡)
是說這篇只有談到西班牙從海洋&陸地帝國走向沒落的時期,有點可惜XD05-30 00:15
珀伽索斯(Ama)
那個Don Quijote是唐?吉訶德(O),而不是唐?吉柯德(X),
西班牙語J與G是發H的音喔!
如Jorge唸作「荷黑」,並非「喬治」,
而Jose唸作「荷西」,並非「喬瑟」喔!

06-04 13:12

黃勤(金絲眼鏡)
我知道西文要不同於英文發音,西文也算是我的第二外語,不過目前這些翻譯因為使用時間久的關係所以較為人所知,而且考慮到大部分讀者並不熟悉英文之外的語言故這麼使用。
翻譯語言的爭議我不太熟悉,但我知道音樂界的確有要完全按照該語言進行音譯這類呼聲,例如Bach要翻成巴哈還是巴赫這件事已經爭論了很久,不過我目前還是傾向用臺灣常見的翻譯,也不會完全採用維基百科的中譯版本:)06-04 13:29

讀起來很有趣,也順便讓森補充了一些之前沒讀過的

06-04 16:41

黃勤(金絲眼鏡)
太好了,希望能繼續提供大家易讀有趣的歷史文章~06-04 16:57
璦璿
你前面說的應該是很有名的"瘋女胡安娜"吧?精神疾病我想歐洲王室滿多的(因為近親結婚),但他好像是因為老公出軌引發出來

這位女王儲本來是國王的次女,在兄姊夭折後變成和她丈夫是法定繼承人,由於她的父母分別是西班牙兩國的國王女王,在她媽媽死後她本該先接任女王,但是她父親和丈夫爭著和她共治,而她丈夫也死於這場政爭,她因為更加嚴重的精神疾病問題,她爸藉由她取得共治權後就把她囚禁起來,之後她兒子一樣用共治的名義取的繼承後繼續囚禁她,到死前她都沒正式加冕過,但依舊是名義上的女王

至於她的妹妹凱薩琳王后就是英國首任女王瑪莉一世的媽媽,只是她下場也很悲慘就只因為生不出男孩子,當然那是另一個故事,瑪莉一世後來也是入贅西班牙王儲當老公

06-04 18:52

黃勤(金絲眼鏡)
對,就是她,文中提到的電影Juana La Loca指的就是瘋女胡安娜06-04 19:03
ilwiKAMINA
我原本是對Aztec有興趣,後來卻意外的看了一些有關西班牙的書.
我覺得當年的西班牙可能有一點"外強中乾",也就是說他們雖然殖民地有了,皇室也和其他國家聯姻了而參加的到角力遊戲,但是內部的制度或經濟等等,並沒有像英國那樣,"長硬了"才開始拿到海權的順序.
荷蘭似乎也是在晚一點的時間才當上"海上馬車夫",或許順序也是很重要的一環,有些東西是"拿得太早了".

12-10 02:27

黃勤(金絲眼鏡)
西葡比其他國家更早以國家力量投入大西洋發展,原因當然有不同說法。

從現代角度來看,我們能輕易說哪一國當時的情況是如何如何、誰先誰後有什麼好處,但很多時候都只是後見之明罷了,必須仔細考慮當時各國的經濟與社會結構,還有你提到的婚姻網絡:)12-10 02:36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45喜歡★QinHuang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達人專欄] [驚悚] ... 後一篇:[達人專欄] 嘯日之犬5...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xc12151971奴們
開始還債勇者奴:第十一張欠單《奴者本人》更新啦!時隔九隔月,又回來了!看更多18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