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個詩情畫意的時代,有唐近三百年的歲月裡,留下了萬卷詩篇,有激昂、有沉吟、詩人藉由文字書寫,得到性靈的解脫,一首首詩歌,嘆詠了一段盛唐。
唐詩中,大曆時代的詩很有特色,這時期的詩人,歷經了八年的安史之亂,見證了王朝崩潰的一刻,所以他們的詩裡,少了風光的自信,多了一份沉重。他們當中的許多人,跨足了這盛衰之際,生長於富強自信的開天盛世,而衰老於逐漸沒落的肅代時期。
他們的心充滿掙扎、痛苦,猶豫與孤獨,許多人承受不住官場的黑暗選擇離開,但身是隱居,心卻無法得到寧靜,多數人仍抱持一種奉獻的精神,等待河清海宴的來臨,於是詩人的筆充滿憤怒,從猶豫到徬徨,從自信到感傷。
一年又一年,詩人老了,心也倦怠了,銳氣消磨於時光蹉跎,只能寄情於文章,將心剖開,一字一句,臨摹故國,同時,寫下了人生一段又一段的傷痛。
這些詩人中,我很喜歡劉長卿的詩,他的特別在於個性,詩人性情孤傲、嫉惡如仇,總是得罪人,所以一生三度任官,卻都以貶官收場。劉長卿的詩,寫的都是自己,他的個性自我、很有自信,然而時不我與,大環境變遷下,沒能讓他有發揮的餘地,最後只得在失落中逐漸衰老。
劉長卿寫過一篇哀弔詩,對象是張繼。說起張繼大概無人不曉,「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的詩不多,只有不到四十首,他的詩精雕細琢、含情脈脈,一筆一畫,都是用生命鐫刻的風采。
張繼死後,劉長卿寫了篇詩,哀弔這位遠方的朋友,在那動亂時代,詩人們相知相惜,即使孤傲如劉長卿也需要朋友。
誰不需要朋友,李白也需要一壺酒阿。
張繼的官做的很大,一生宦海總能留下治績,而才華洋溢的劉長卿,卻只能老於山林,最終寂寞的走完一生,他不懂的太多了,最後只能痛苦的書寫自己,以至於詩中的他,最後也只剩孤獨了。
看他的詩,就像看了一遍人生,這是我喜愛他的原因。
用孤獨切割自我,用寂寞舔舐傷口,或許在他生命的最後,仍想著三十歲時登龍門首的狀元風采,於是剩下的日子裡,每一次回想,都是痛苦的回眸,但命運又迫使他承認,此時此刻,他已了然一身,對比奮力於官場的張繼,他的痛苦又添了一分。
最後,僅存的傲骨,蠶食他生命的全部,這不是他的錯,千錯萬錯,都是那走的太匆忙的盛世。
結束了,就沒了。於是詩人紛紛隱居了,期待下一個盛世,妳會想抱著李白痛哭一回,慰藉他貶謫巴蜀的那一年。那一年,李白被貶了,杜甫封官了。
洛陽不再,不見長安。
最後,夏天來了,我最近正忙著換上新的保養品,照片中的帽子是去年夏天買的,似乎只有它很期待夏天,因為又會得到主人關愛的眼神。
一起期待夏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