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中死了一個武士。
有七個相關的證人,
死去的鬼魂、妻子、強盜、砍柴人、妻子的母親、捕快、僧人,
每個人說的都頭頭是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但,
彼此相互矛盾。
後來這個故事被黑澤明翻拍成"羅生門"這部電影,
往後,
羅生門一詞便被用在因立場不同而說出不同事實的歧異情形上。
故事原文
羅生門的用法
情境狀況:
A、B、C三人,
A和B是好朋友,
B和C是好朋友,
A、C二人不太熟,
B在A那兒受委曲,對C哭訴,
B在C那兒受委曲,對A哭訴,
於是,
A、C二人反目成仇,
卻沒人搞的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有時甚至連B自己也不清楚怎麼了。
有心,還是無意?
有心,很可怕,
無意,更可怕。
B是希望能夠藉由他人的忿忿不平來達到感覺自己是被重視的目的嗎?
B是純粹的想要分化嗎?
B是傻傻的大好人嗎?
A、C二人是白癡嗎?
A、C二人意氣用事嗎?
不解之謎,
就像竹林中的七個證人一樣。
每個人都當過A、都當過B、都當過C,
誰對?誰錯?
都對。都錯。
誰都不是聖人,
誰都不是惡人,
只是,很普通的人類罷了。
為什麼打這篇,
因為看到新聞一堆死爛人,
加上唸書唸的很煩,
又有明天要MEETING、要聽演講、要考試的壓力,
胡思亂想,想起之前被姊姊念,
從小學或國中起就遇過吧,
X哭著對我說誰誰誰對他不好or耍心機欺負他or他過的好不舒服什麼的...
好生氣、好為她抱屈,
回家繼續生氣的和姐姐說,
她回了句,
"妳以為妳是天使嗎?"
然後就舉了上述的例子和故事給我聽,
本來,
覺得姐姐想太多了,不就是這樣子的事情嗎?
幹嘛要把人心搞的那麼複雜咧??
直到,
越來越多的東西浮現,
另一個當事人Y也跑來和我哭訴同件事情;
旁人Z跑來和我閒聊這件事情;
或是日子久了發現其實事情不是完全這樣。
原來,
不同的面可以看到不同的東西,
我看到的是這樣,你眼裡看到的是那樣,他眼裡看到的又不一樣,
人類知覺的是這樣,動物知覺的是那樣,其他資訊體知覺的又不一樣,
挖哩咧,
再講下去就可以講到四度空間或五度空間的話題了0.0"
唉,
或許就像一堆評論家說的,
誰是誰非,就讓歷史及後人來下定論吧!
項羽、劉邦誰是誰非?
曹操真的是大賤人一個?
旁觀者,清。
只能期勉自己,不要讓自己變成情境狀況中的B吧,
至於當A或C,
無法避免,
畢竟,
誰都不是神。
至於發現事情不是B說的那樣時會不會討厭B,
以前傻傻的時候會,
現在,何苦呢?
橡皮擦的定義,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沒關係,
何況B真的知道自己做了什麼嗎?
去CARE太多做什麼,
真要追究,就去追究當初自己幹嘛那麼奮慨吧,
但,
明顯的事情或明顯的說謊就不在橡皮擦的範圍內了,
例如那些政客,
例如放任未成年兒子騎機車撞死人卻說媒體是要害死自己的家長,
例如因為每天通勤會被平交道擋住就跑去對火車丟石頭的上班族,
嗯哼,
當B當的很開心是唄,
錯都在別人是唄,
機掰!
阿...我認真了...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