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換月,換休星期六!!所以~要手部復(fù)健下(雖然打這篇就是損傷)
夏再嚇:學(xué)長,《離心力》這小說會死人嗎?
吳鶴以:夏知饋的父親已經(jīng)sa you na la(比較正確的寫法是:さようなら)了啊!!
夏知饋:可是目前沒什麼篇幅啊!!
夏知饋:這個也算的話,我看班上絕大多數(shù)同學(xué)的曾曾曾祖父應(yīng)該都bye了吧
《離心力》大原則:重要角色不會死,但已經(jīng)死的可能是重要角色
吳鶴以:聽起來有種古龍的感覺
呀,風(fēng)格跟古龍差很多啦
然後因為個人的作品大多是YY作品,因此不重要的生命會死很多、死亡畫面相對頻繁
補上題目網(wǎng)址:
(10/1,12:24更新)
想了下還是把知乎的回答,改回繁中版,貼在本文最下方
我的回答
這次是用合理增加角色戲份、合理增加角色CG或特寫鏡頭與觀眾自發(fā)性的追悼活動出發(fā)
至於推坑的考量角度...
畢竟個人比較邊緣,又不太喜歡推坑後反應(yīng)過強或沒反應(yīng)的狀況
而且推坑的大宗
多半還是《月刊少女野崎君》、《齊木楠雄的Ψ難》、《要來點兔子嗎》、《灌籃高手》
等輕鬆取向的佔大宗
所以想了下還是去掉推坑考量的篇幅好了
老實說,明明活著才是比死更慘的事情
可能會說沒死過怎麼會知道活著是否比較慘
但活著的慘,才是確確實實體驗過的
(21:58更新,活著的慘,其中一點就是,週遭每當(dāng)有人死一次,就慘一次)
好啦,那先來在思考前
做個簡單的回答
與直覺想到的東西
因為老實說啊
人生真的沒什麼大事情
死亡是個大家相對容易接受的大事了
吳鶴以:嗯,像許多人喜歡描述愛情、友情等,是用「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之類的
吳鶴以:但老實說生命真的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吳鶴以:願意為小事付出生命的人可多的是,較平和的例子就像闖紅燈
吳鶴以:比起生命,真正偉大的是工具人級別的
吳鶴以:一個人要付出生命,最需要的是有命可以付出
吳鶴以:可是一個人若要當(dāng)工具人,祂還必須要先有專長
以前金庸曾說
寫小說有些常見的節(jié)奏控制
像童年、青年開始闖蕩江湖的小說
寫到結(jié)婚生孩子後就差不多可以停了
(這點《Harry Potter》也正巧一樣,不過若仔細(xì)想想,巧合一定多到爆
要寫下去的話,怎麼平均孩子跟父輩的戲份呢?)
因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比較含蓄吧
所以說的是結(jié)婚生子
不然多數(shù)作品,到告白就差不多結(jié)束了
雖然結(jié)婚、告白其實可以非常多次
但老實說結(jié)婚、告白實際上能用的次數(shù)會不如死亡!!
當(dāng)然次數(shù)能多的事情
通常次數(shù)多了以後就會沒什麼感覺
絕大多數(shù)的事情都是邊際效用遞減的
萬袑衽:學(xué)長,你這樣講會讓人覺得小說是個很無聊的東西
萬袑衽:小說難道就只有男女關(guān)係、生死觀(夏知饋:這麼膚淺的東西嗎)?
呃,生死觀比較能接受,但結(jié)婚生子、告白跟男女關(guān)係關(guān)聯(lián)不大啊!!
夏再嚇:學(xué)長的思想真是恐怖,哦不,開明!!
好啦,回答問題
原則上一作品
肯定會面臨到的問題是"推廣"或者說"分享、交流、談心"
而要談的話
很少會談爆點對話
雖然個人的習(xí)慣是談爆點對話(看個人時常用歌詞、詩詞、名言就知道了)
但爆點對話有很強的爆雷、劇透效果
例如看:《悠哉日常大王》時
笑點不太能直接講
所以我們只好說些「在非洲,每60秒就有1分鐘過去」之類的話
但那樣我們就變成在推廣曼德拉
或者變成推廣胡適
夏知饋:請問為什麼會變成推廣胡適?
因為「不要在網(wǎng)路上看到一段話後面跟著人名,就覺得那話是那個人說的」 by 胡適
然後還貼著胡適的相片
吳鶴以:太威了,我看到胡適的相片我也不知道他是胡適
夏知饋:那段好像有流行過一陣子
哦,對
所以若在對岸的話,大概就會變成推廣魯迅、馬克思
夏再嚇:願聞其詳
萬袑衽:我不想聽
魯迅名言:「我即使是死了,釘在棺材裡了,也要在墓里,用這腐朽的聲帶喊出:XX小三」
(呃,不過那個好像不是魯迅名言,似乎連這樣的句式都沒有)
“馬克思在《資本論》一書中說,只要有百分之百的利潤,資本家就會不顧法律;
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資本家就會鋌而走險,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結(jié)果這也是唬爛的,但原因絕對不是因為《資本論》不是用中文寫的)
總之,關(guān)於有爆點名言或者是橋段
應(yīng)該是用於熟識的朋友
而不會在一開始就用那些去雷爆尚未接觸的人
因此比較好的方式也許是
常見CP(配對,雖然有很多圖不是官配,還有些作品喜歡最後再拆掉官配)的同人圖
除了CP外
比較好的方式就是說:
「這部作品感人肺腑」
翻譯:像是有失憶片段、重要人物死亡
、還有可能其實這部是心理陰暗向、歡樂向作品,講的人想說「不能只有我」這樣
「這部作品很有深度」
翻譯:這部作品我看不懂,但很有名,就用這方式說吧
或這部作品角色的死亡令人印象深刻
萬袑衽:嗯,小說、電影比較不好說,但動漫...有朋友的人多嗎?
夏再嚇:沒朋友時,網(wǎng)路上陪談?wù)摗⒘奶斓木褪桥笥?!
萬袑衽:學(xué)長你真的有跟人推薦過電影與動漫作品嗎?
話說...好像沒有呢
啊,等等!!
我想起來了
以前在談?wù)撚∠笊羁痰碾娪皶r
除了《電子情書》一類腦殘向的外
有談《暫時停止接觸》(該電影性質(zhì)算驚悚片)
最近有部電影叫《暫時停止呼吸》,廣告上寫說很多好評
我一度以為是《暫時停止接觸》老戲翻拍,後來才突然想起來名字有些差異
嗯,我直覺想到的原因就是
一般人在談?wù)撘蛔髌窌r
除了主角的外貌、擁有之性格跟屬性、語助詞等、配對等之外
其實沒什麼好說的
萬袑衽:把死亡、生命當(dāng)作小事的人來說,應(yīng)該沒什麼東西值得說吧
不,我覺得值得說的東西就是那些可能有爆雷效果的名臺詞
或者是運用到某些常識、俗諺、老笑話的片段
像是「每打開蒸籠一次,叉燒包就消失一個」的那樣
吳鶴以:這笑話沒聽過,但我沒猜錯的話應(yīng)該是,一個人去吃港式飲茶
吳鶴以:「讓我享受這感覺,我是孤傲的薔薇」
嗯,暫時先到這
其實,還有兩種片段是許多作品很常用到的
只是我不想談
其中一種是背叛
另一種...
如果常接觸有人分享作品的話
有些人會把一作品是否發(fā)生些事情列為是否觀看的重要考量
--------------------------------------
在知乎上的回答
雖然討論的是動漫跟galgame
但請讓我們先回想一下以下這些媒體的傳播資訊方式
動畫、漫畫、Galgame、小說、輕小說、電影這些
祂們要增加一角色的存在感
都有個共通方式!!
就是增加一角色的出場量、文字篇幅與敘述
而除去小說外
上述媒體要增加一角色的存在感
還有個共同方式:
那就是增加"特寫鏡頭"
但要增加特寫鏡頭,需要找些理由
(畫面的重點是在於人物的神情,通常會做拉近處理,但也不見得會拉到整個鏡頭
像Fate Stay Night中Caster沒蒙面時與其Master的CG
然後特寫鏡頭不一定要是正面與側(cè)面,也可以是背影,像是斷後場景)
因此通常是在發(fā)生重大事件時
才能較好的為角色增加特寫鏡頭
常見的是收到禮物、吃東西時的欣喜、滿足神情
接著就是角色之間存在誤會時
冰冷的眼神或者是淚眼汪汪的神情
再來就是告白、壁咚時
除了這些之外
剩下的主要就是失憶場景與死亡了
嗯,其實除去上述之外還有些場景也能特寫
只是上述舉的例子是多數(shù)觀眾還可接受的範(fàn)圍內(nèi)
然後上述又因為
多數(shù)故事死亡具不可逆性
在死亡時搭配回憶場景
掃過幾個過去的經(jīng)典畫面或CG
通常能有讓觀眾印象深刻的效果
(其實就算不這做回憶場景,觀眾大概也會自行整理出相關(guān)圖集來哀悼一名角色)
角色死亡比起角色失憶、告白、結(jié)婚等的效果
最主要的差異就像是
親友婚禮時不見得會去(原因可能是不喜歡那配對或覺得麻煩?)
而且婚禮下次再去就好了
但喪禮時會有許多關(guān)係不深的也跑過來參加的概念這樣!!
關(guān)係深的想不參加都有些難度
然後許久不見的同學(xué)
除了借錢之外,會聯(lián)絡(luò)時,大多就是傳達(dá)另一名同學(xué)的死訊
若活著很好的話不會刻意聯(lián)絡(luò)
No news is good news!!
整體上而言,多數(shù)人對於死亡是比其它事情還重視的
大概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