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桌機一直有奇奇怪怪的系統問題,雖然重灌就可以解決了...
可是換換病這種東西也是很難痊癒啊...
另外一點,主要是房間的空間越來越小了,總覺得機殼太佔空間...
尋找了很久,有考慮過組小型的機殼,可是到來頭還是覺得太大
到了最後,果斷還是選了 Intel 自家的 NUC 小型一體電腦
當決定了 Intel NUC 之後,變成猶豫 5代 i7-5557U版 、 6代 i5-6260U版
個人在這邊做了不少功課,簡單列一下個人著重的比較表
型號 |
5代 i7-5557U 版 |
6代 i5-6260U 版 |
架構 |
Broadwell-U |
Skylake-U |
時脈 |
3.1Ghz ~ 3.4Ghz |
1.8Ghz ~ 2.9Ghz |
TDP |
28W |
15W |
內顯型號 |
Iris? Graphics 6100 |
Iris? Graphics 540 |
內顯規格 |
48EU 單元 |
48EU 單元 |
L3 快取 |
4 MB |
4 MB |
L4 快取 |
無 |
64 MB eDRAM |
記憶體 |
16Gb - DDR3L |
32Gb - DDR4 |
NVMe |
更新後可支援 |
Yes |
2.5"擴充 |
有支援 |
無 |
SD讀卡機 |
無 |
有內建 |
實售價 |
$ 14700 |
$ 13200 |
從上面簡單的圖表來看,其實 i7-5557U版 的CPU性能比較強,
並且28W的TDP上限可以讓CPU處在滿載較長的時間,比較不會降頻,
這點在別的網站的測試中可以看到,15W的6260U常常滿載後即降頻...
可是論內顯等級,i5-6260U版 的則有內建 64mb 的 eDRAM,性能大勝前者
雖然兩者都是GT3架構48eu單元,可是Iris? Graphics 6100並沒有eDRAM...
剩下的部分則文章尾再說吧~ 先來看文章的開箱
▼ 本次購買的元件一覽 : NUC5i7RYH、Intel 600P 512G、金士頓 DDR3L-8G *2條
▼ Intel的包裝非常緊緻... 打開後就可以看到本體了,跟以往的iPhone有87%像
▼ NUC大多都是從下蓋開啟的方式,打開後可以看到M.2插槽跟RAM插槽、2.5硬碟架
▼ 裝上2條金士頓8G-DDR3L、M.2介面 600P 512G SSD,2.5吋硬碟之後再裝
▼ 回家後簡單比較一下... 原本使用多年的機殼、還有本次的NUC...
▼ 先把桌上的雜七雜八收乾淨...
▼ 主機小型化之後的優點,桌上真的簡潔乾淨... 桌子底下也少了一臺主機
▼ 4TB 的 My Book 放在螢幕架底下,之後再放外接盒...
▼ 外接一顆 USB 3.0 / USB 2.0 HUB、另外接 1TB 2.5吋的硬碟
本次測試環境為 Windows 10 Pro x64
在只有安裝乾淨系統的情況下測試,測試軟體均在隨身碟上
機型 : Intel NCU 5i7RYH
處理器 : Intel Core i7-5557U 3.1Ghz
記憶體 : 金士頓 NB DDR3L-1600 8G x 2條
顯示卡 : Intel Iris? Graphics 6100
SSD : Intel M.2 P600 512G
OS : Windows 10 Pro x64
▼ 先來看一下 CPU-Z 的核心資料 (動態加速 ~ 3.4Ghz)
▼ RAM 雙通道 DDR3 16G
▼ CPU-Z 內建跑分 (1.73版)
單核 - 1332分
多核 - 2217分
▼ CPU-Z 內建跑分 (1.77版)
單核 - 1600分
多核 - 3457分
▼ CPUmark99 跑分
同場加映 - i7-4770K 預設 TC 3.9Ghz
▼ GPU-Z 1.9.0
▼ AS SSD 性能測試 (上圖為 未更新BIOS、下圖為 更新完BIOS)
▼ CrystalDiskMark 性能測試 (上圖為 未更新BIOS、下圖為 更新完BIOS)
▼ CINEBENCH R11.5
CPU : 3.83 pts
OpenGL : 29.22 fps
▼ CINEBENCH R15
CPU : 349cb
OpenGL : 40.13 fps
Intel的NUC系列,其實早就前幾代的時候就有關注了,
不過那時候的性能其實真的比較不夠出色,且內顯也還在發展階段,
大概到了4代 Core i 系列開始,內顯已逐漸發展成熟,且已經有eDRAM導入,
像是桌上型的HD4600就已經有一定程度的遊戲性能,基本的遊戲皆足夠運行,
而5代 Core i開始,內顯性能的進步更加的明顯了,
像是之前桌上型的 i7-5775C 有著超強悍的 128mb eDRAM,可惜未在臺灣上市...
而前者提到的 i7-5775C 則內建 Iris? Graphics 6200 顯示晶片 (內含128mb eDRAM)
本次測試的 i7-5557U 則僅內建 Iris? Graphics 6100 而已 (同樣48eu單元、無eDRAM)
所以在內顯的性能上,則輸給了同樣48eu單元、但有64mb eDRAM的i5-6260U,
但是如果只論CPU性能,雖然i7-5557U僅為28W的U系列處理器...
可是從多項測試中可得知,多核心效能已等同於桌上型Core i3的性能,
論單核心效能,幾乎不輸給前代i7-4770K了,且耗電量差異相當明顯,
在個人測試中,連續滿載30分鐘左右,CPU極限溫度大概80~85度左右,
過程中沒有任何降頻跑的情況出現,最多則穩跑在 3.1Ghz 而已,效能還是足夠的。
另外,5代i7版的NUC還有保留2.5吋硬碟槽,6代皆無保留這個擴充槽了,
如果有需求的朋友,個人覺得這個硬碟槽算是滿方便的,去對岸掏個1.5TB也不難找,
還有一點比較有趣的... 個人在測試的時候,原廠的BIOS並不支援NVMe...
因此第一次跑測試時,以為5代NUC真的不支援這個技術 (國外測試也有提到不支援...)
可是當我不信邪,去看官網的BIOS列表,找到2016/09最新版的來更新後,
重新跑一次... 速度就衝上去Intel 600P該有的正常速度了 (應該是有跑PCIe x4了?)
所以如果真的很在意的,記得先去抓最新版的BIOS來試試看... 雖然沒說特別有感
最後,實際使用的部分
其實個人對於這顆CPU相當滿意,因為日常使用上跟4770K完全無差異,
雖然屬於U系列的省電CPU,但比較起Core M的5Y71... 整體實在快太多了,
明明跑分上,5Y71並沒有差太多,可是真的多工處理下,5557U完全海放5Y71,
很明顯的是天生TDP限制,且基礎時脈也有差異,因此個人對6260U保持觀望態度,
除非真的很需要32G RAM、還有內顯也很高需求的,建議選6代Core i7的那臺NUC...
而遊戲性能上,5557U在運行LOL上,性能開次高1080P 也保有50~60FPS
對於輕度遊戲的需求已足夠,且本身的小機殼也特別方便,完全不占空間,
個人對於Intel NUC給了很高的評價,整臺機器組裝完約22000臺幣左右,
有著一定的擴充性和便攜性,性能也有桌上型i3的性能,實在相當具有C/P值,
期待第7代 Core i系列的NUC電腦,看會不會再有更明顯的性能進步。
熊 2016 / 09 /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