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道在亂忙一把甚麼的,總是到處跑來跑去寫一些有的沒的東西,以前寫的小說統整一下居然還上了閣樓。不過後來想想我除了小說跟ACG心得之外還是會寫社會觀察一類的東西的啊。這學期在學校剛好學了心理學(應該算是營養的學分所以就順便去拉個成績),小組報告要我們去研究SST(Sexual strategy theory),昨天剛報告完覺得小屋應該要更新了所以就把報告演講的內容變成普通人可以理解的文字版吧。
SST討論的不是人們如何發生性行為,而是人們如何去尋找他們的伴侶。在二十世紀前的美國關於性或者擇偶的研究其實並不多,出來的結果也有其侷限性。例如說大家都有聽過的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對於擇偶條件的想法建築在伊底帕斯情節上,他認為人在擇偶的時候會傾向於異性親屬所擁有的特徵。例如說小明在選女朋友的時候會對他母親所有的特徵有反應之類的。但是佛洛伊德在這方面的著墨並不深,理論也太過簡略。
在二十世紀出頭的時候有個叫做金賽的教授對數萬人進行了性生活的問卷調查(因為他覺得這個社會一直因為某些無以名狀的「不敢」一直在教導青少年不正確的性資訊)(感覺這樣的狀況好像似曾相識),當時在美國引起軒然大波,可以說是性生活進入科學領域的濫觴,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一部電影叫做「金賽報告」。在本文中金賽的研究就當作是一個背景資料來看吧。
在我的心理學小組報告中,我們看了三篇文章並進行統整。其中有兩篇是一位叫做Davis Buss的德州大學教授寫的,他為了要做出一個系統性的人類擇偶條件研究也對超過一萬人(37個國家或更多)進行問卷調查。
大衛伯斯的假說建立在達爾文的進化論上,也就是說他認為人類在構造上跟心理上是保有著跟其他動物一樣的生殖本能的(人類文明在人類史上只佔了一小部分,所以這樣的想法對學界來說是一個可以接受的起始點)。並且在擇偶的時候會受到性擇作用的影響,也就是說人會像孔雀一樣跟人比翅膀,或是跟鹿一樣對撞鹿角。
因為理論建築在演化視角上,大衛在設計他的實驗的時候著重在幾個比較野性的生物行為傾向上。
資源
保護
受孕可能
生殖潛力
養育技巧
養育貢獻
諸如此類的。在這個研究中的許多假說都建築在這些東西上面,例如說男性願意貢獻出多少資源,或者說人類要怎麼辨識出對方的生殖潛力等。在驗證一些假說的時候他的問卷設計就像是說「你願意在擇偶的時候付出多少的時間/精力/金錢」等問題來得到實驗數據(心理學跟社會學有時候就只能用問卷QAQ)。
後面他把它的結果分成四格象限,男/女性跟短/長期。
在男性的視角中,短期關係的擇偶條件會著重在可以發生性行為的機率上,並且會重視對象受孕的可能性(這點會以年紀以及健康程度來辨識)(到後面會會變成是比較社會化的東西),還有一點不可或缺的就是他們會盡可能地減少付出(......)。
女性視角中,短期關係會著重在能否取得穩定的資源以及安全感。同時,短期關係也是長期關係的重要考驗。
男性視角中的長期關係則會著重在忠誠度、生殖潛力(對象一生中可以繁衍的次數)以及養育技術。
女性視角中的長期關係則是看重穩定的資源來源以及擇偶的貢獻。
上面這些看起來都挺合理的,只是在我們看的另外一篇研究當中有不一樣的想法。
另外一篇研究沒有特別的理論根基,只是後續再討論了一下大衛的研究。他有四個主要的討論問題/研究項目。
1.兩性在擇偶的時候所花費的資源是否有差距
2.兩性在擇偶的時候是否以生殖為目的
3.兩性的預期伴侶數量是否有差距
4.兩性的在面對擇偶條件時是否有差距(性格、外貌)
大衛版的結果中,男性會花費比較少的金錢並且會以生殖(受孕)為目標,並且會有比較多的預期伴侶,也相對來說比較不挑。
在這篇研究當中,他們的結果顯示出來的是,男女性在花費以及預期伴侶上沒有顯著的差距,在面對懷孕可能發生的性行為的時候也都會傾向避免,而男生對於雖然對缺點沒有那麼極端的反感,但是整體而言並沒有降低他們的標準。
兩篇研究其實都挺有說服力的,在解釋這兩篇文章的差異性的時候我提到的問卷設計的時候的問題。例如說在那個生殖論點的時候,不是大衛的那個研究的問卷設計問說:「你會在懷孕可能發生的狀況下發生性行為嗎?」,我覺得這個問題在現代社會來說基本上都是否的。而大衛的研究似乎把生殖當作擇偶的最終目標了。
不過我們依然可以從幾篇研究以及我們的生或經驗中判斷出一些人類在擇偶的時候關注的東西的一些脈絡。在複雜的現代社會當中這些條件有些藏的越來越明顯,有的會變得越來越複雜。
在自然的環境之中並沒有像錢這樣影響力巨大的東西,更不用說信仰和文化歷史背景這些有的沒的東西都在影響著人類的身心靈。不過對於這些東西的研究依然可以很有趣就是了。
懶人包:男人追女生的時候要有安全感、資源、最好還要表現出你對待小孩的一些態度
女生追男生的時候要表現出自己的物理健康程度、可親近程度(在長期關係中要表現出忠誠以及帶小孩的技巧)
照做的話不代表你可以追到人,畢竟文明化的世界,甚麼都很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