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臺灣妖怪似乎開始有流行的趨勢,從《臺北城裡妖魔跋扈》、《臺灣妖怪地誌》到《臺灣妖怪研究室報告》,可以感覺到有關臺灣妖怪的創作越來越多,相較於之前沒聽過「臺灣妖怪」這個詞彙,在這些作者的影響下,也許之後連學術性質的討論也會出現也不一定。
前幾天從學妹的手中借了這本書,這本書是我聽過有關臺灣+妖怪元素的創作書籍中,最有印象的一本,從書名及封面開始,就覺得應該是個有趣的一本書,但是書後的簡介:「從臺灣主體的角度出發,在虛實交錯的世界觀下,巧妙處理「臺灣-日本-中國」光與影、帝國與殖民的波瀾壯闊之作!」這段,又讓我不是很肯定要不要找來看。畢竟,我是個大眾小說的愛好者,對於文學小說那種喜歡寫得曖昧不明的美感,實在一點辦法也沒有。
就當我把這本書拋在腦後,就這麼剛好,學妹買了這本書、帶來找我、並且借我了。這真是不看都不行啊。
身為一個大眾小說的愛好者,我不得不說這本書前三章還真是有點悶。從主角群登場(未壹、雪夜、新日嵯峨子)、討論新日嵯峨子的存在到臺灣文學的走向論戰,前三章就這樣結束,讓我真是一點也沒有產生繼續看下去的衝動。這並不是代表作者的文筆不好,相反地,我覺得作者的文筆非常棒,所以我才能撐完前三章,只是看完前三章後,劇情只推動了一點點,也沒有留下會勾起我繼續閱讀下去的要素,我只好默默地把書合起來。擱置了幾天,實在沒甚麼事情做的情況下,我才又打開了書本。
我想這就是紙本的魅力,無論你喜不喜歡紙本書,它都具有實體,存在於你的目光所及之處。不像網路小說,一旦關上瀏覽器,網路小說沒有任何方式能夠重新吸引你的注意力。也因此我對紙本書籍的耐性比網路小說多,網路小說可能看了開頭覺得無趣,就不會再繼續閱讀下去,而紙本書我願意給它完整的舞臺表演。
從第四章開始,故事變得有趣,未壹的異常、雪夜的真實身分、境主公的出現以及新日嵯峨子的謎題,讓劇情急速展開,雖然我不太在意殺人鬼K究竟是誰,不過推理及解謎的劇情,著實讓人有些欲罷不能,捨不得放下書本。於是從第四章到最後,我一口氣就看完了。
看完後,我有點失望,因為書中最重要的謎團:殺人鬼K的真實身分,並沒有出現解答。難道這就是文學式的隱喻,要大家自己猜猜/腦補嗎?雖然我覺得新日嵯峨子肯定就是K,但是我還是想看作者的答案是甚麼啊!還有那個未壹,前四章出場後就沒戲份了,這樣對嗎?作者你還沒有解釋未壹的異常跟殺人鬼有沒有關係啊?因為很想知道答案,於是我就上網找書評了,網路上奇人異士眾多,這本書又那麼好看,肯定有人把答案分析出來!
上網查了一下,才發現原來這是系列書,目前才出了一集的樣子?關於殺人鬼K的謎團,好像得從其他書補完才行。我對於同世界觀,出不同書籍,卻又不明白標示的這點,感到有些不滿,畢竟這樣要追書很難追,不過單就這本書來說,確實會想讓人多看幾遍,是一本有趣的書籍。
上網查書評還有另外的好處,像我這樣的沒腦的讀者,對於書中一直談論的「虛實」沒有任何感覺,看了書評才發現,原來作者是將文化殖民與日本妖怪來臺連結在一起,如此一來,前四章中的文學論戰,對我來說才開始產生不同的意義,我很喜歡[挑戰] 妖怪(般的)小說(節錄)這篇書評,讓我對這本書又更了解一些。
總之,這本書真的很有趣,有趣到我有點想買下來收藏,不過基於是系列書的緣故,所以我想我會再等等,看看後面書籍的情況再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