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跟仲雅在一家小店吃豆花,想到了關於價值的問題。這碗豆花是怎麼組成的呢?
根據一個不成文的飲食業規則,如果利潤沒有達到定價的七成到八成以上,那麼店家就不太會賺錢。熟悉商業的仲雅這麼表示。
那麼,一碗四十元的粉圓豆花的成本大概是十二塊左右。而這所謂的成本,又是包含了水電瓦斯原物料人工成本營業成本的東西。
假設一天開店八小時,一周開六天,用兩個工讀生,那麼外顯人力成本大概是一萬兩千塊左右。內顯人力成本則要看老闆的工時以及投入程度。
然後大概算算水電,巴拉巴拉的算一算......老實說我也沒個底......
不過說這麼多,我想討論的,其實是一個比較根本的,人力成本的價值。
就我粗淺的對亞當斯密體系的理解,價格是供需之間平衡的體現,那麼這篇文章會以這個前提開始討論。當然這個前提也有可能是錯誤的,如果在討論之中發現有誤的話,將會提出新的前提。
先說說美國吧,畢竟也待了不少時間了。在我所居住的城市,基本薪資在近期已經上調到每小時約十一美金(臺幣四百五十塊左右)(2017年調到15)。在外頭買一餐便當大概是七八美金,一杯星巴克是五美金左右,一頓高檔的晚餐約在二十~五十塊左右。
然後我們愛的臺灣,基本薪資一百二十新臺幣(四美元左右)。買個便當大概是七八十,一杯星巴克大概要一百,一頓高檔的晚餐大概是五六百甚至更高。當然我們同時也有簡單的小吃,溫韾的健保,和藹的政府。對吧。
周邊的姑且不提,就先看看食物跟工資,兩邊的「餐廳級食物」在不考慮物價的情況之下的價位是一樣的。說的嚴重一點,如果臺灣沒有那些中低價位小吃,中低薪資水平勞工其實很難混下去。但是一想到美國的便當價位,那些小吃的吸引力彷彿也沒有那麼大了。
這個時候可以提出幾個問題。
1.為什麼美國給的起那麼高的薪水(西雅圖地區)(也有州是只有七到八塊錢的)(對了紐約是九塊左右)?
2.為什麼美國的飲食對於薪資來說那麼友善?
3.對比兩邊的中低價位飲食生活。
4.兩邊的高價位飲食生活。
5.兩邊的連鎖店。
6.臺灣,勞工薪資是太低,還是食物太貴?
7.同樣我們也可以問問美國,他是因為農業發達所以食物便宜?
第一個問題:在討論高或者低的時候,通常都會有一個基準點,而問了為何美國可以這麼高的時候,他背後就暗示了這樣的高適不太合理的而臺灣的狀況才是合理的。不過那些語意上的東西就不糾結了。
關於高底薪的立意來自於一整個社群的提升,政府希望使用公權力介入經濟體系之中使得一些經濟弱勢族群也能夠受惠。西雅圖因為是西北部一個重要的科技據點並擁有多元的族群以及良好的文化背景,在經濟的成長上也是穩紮穩打。
根據我對於經濟城市以及國家的一些概念,一個地方要成長起來必須要有工業背景的支持,而在成長的過程中除了穩定的產出之外還要有強大的社群基礎。這樣的想法雖然有些簡潔,但是應該可以勉強描述一下西雅圖地區的情況。
這裡鄰近加拿大,有港口,有波音工業坐鎮,有微軟,有各種族群。曾經以伐木業為骨幹,等等有的沒的。這些都給西雅圖帶來良好的生活條件。不過同時把紐約拿起來看的話好像也沒有說差很多。
回歸問題,為甚麼美國給的起那樣的薪資?
我覺得是一個程序性的問題。一個良好的國家體系要強大,必須要先經過:開墾、農業、工業、現代化、第三級產業化、經融制度化然後進入第一世界國家的層級。
經過了那樣的程序之後,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經貿體系才會健全。當然這只是我的觀察,相信也有很多的反例,而在那些反例之中也許就有可以拿來幫助我們,幫助我們下一代的解答。
但是這是一個時代性的問題,我覺得我的家鄉已經沒有太多年可以養病了。這是一個時常被壓榨的土地的悲哀。不過光說這些也沒有什麼用,主要還得想出一些拯救她的答案來。
中國在二十世紀中後葉向西方國家請益了工業技術,在數年之內爬升到了現代國家的領域(部分地區)。中國可以用民族主義跟極權統治這樣搞,我其實還挺羨慕的。不過這跟自由不是能夠一概而論的事情。(扯到這個總是會拉出很多很多的話題,跳過)
中國同樣的也沒有把所有的程序老老實實地跑完,快速的進入到了金融制度化的階段,跟臺灣也有相仿之處。而沒有把所有的程序跑完的結果,就是在文化之中沒有把「老實」這點給收錄進去(臺灣也不例外啦......)。
文化有兩種,一種寫在書上刻在牆上,一種是爺爺會告訴爸爸爸爸會告訴你的。
臺灣有五千多年的文化,中國勉免強強也算是有,但是那種用教育傳承的品格,我們都才發展了幾十年而已。用比喻來說的話,我們還處在一個海盜的階段。或者說,沐猴而冠。我們的思想和價值觀跟不上文明的發展。
價值觀跟不上文明的發展。
如果可以老實的把品格文化累積下來,那麼,這個時代的企業就會明白在經濟體系裏面,壓榨你的客戶、雇員並不是最佳策略。
有一個地方開到金礦,一個擁有開墾技術的人用低薪雇用了工人去當地開墾。工人因為薪資不高工作又危險沒保障,所以往往都是成為月光族,附近的賭場以及妓院總是十分風行。後來礦挖完了,這個地方的基礎產業沒有因為礦產而有太大的改變,最終剩下觀光的一些用途。
另外一個地方也是挖到金礦,開到金礦的人用不錯的薪資去雇用工人,那些工人的娛樂也不僅僅只是賭博或者妓院等。這個地方漸漸地有了不錯的餐廳、加工廠、甚至有了學校,慢慢的成為了一個大城市。當這裡的礦產開完之後。當地的工人也對於娛樂越來越有要求,有人就開始引進各種新事物,城鎮也越來越熱鬧。
故事說得不好,不要太在意,主要是想說,在經濟體系中,要獲利的話,給大家都有好果子吃會比一個人吃大果子還要好。長期利益不是只是說說而已。
喔對了,這兩個地方,一個好像叫做九份,一個叫做San Francisco----舊金山。 (細節不要糾結拜託)
(待續)
---------------------------------------------------------------
我開了一個
粉絲專頁,基本上會轉貼這裡的文章,如果你贊同本風的理念或者覺得有錯誤需要被更多的人指證,那就幫忙分享一下吧。同時徵求頭貼跟封面圖案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