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太乙救苦天尊詳介及化身
第二章、《太乙救苦護身妙經》
第三章、《太乙救苦天尊說拔度血湖寶懺》
第四章、《太上洞玄靈寶救苦拔罪妙經》
第五章、《太乙救苦天尊靈驗記述》
第一章 太乙救苦天尊詳介與化身
太乙救苦天尊,又稱太一救苦天尊,尋聲救苦天尊或十方救苦天尊等。據《太一救苦護身經》,太乙救苦天尊就是天庭中東方長樂世界的大慈仁者。太乙救苦天尊或在天宮,或降人間,或居於地獄,或威攝群邪,無處不在。太乙救苦天尊能隨物應化,變化成仙童玉女、帝君聖人、天尊真人、金剛神王、魔王力士、天師道士、皇人老君、天醫功曹、男人女子、文武官宰、都大元帥、教師禪師、風師雨師等等,神通廣大,無所不能。 「此聖在天呼太一福神,在世呼為大慈仁者,在地獄呼為日耀帝君,在外道攝邪呼為獅子明王,在水府呼為洞淵帝君」。太乙救苦天尊的聖誕日為農曆十一月十一日。
《太上三洞表文》中稱天尊有九,即:太乙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九幽拔罪天尊、朱陵度命天尊、火煉丹界天尊、法橋大度天尊、金闕化身天尊、逍遙快樂天尊、寶華圓滿天尊等。太乙救苦天尊居九天尊之首。太乙救苦天尊之職就是「至聖至仁,極慈極愛,乘九師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浮生」。傳稱,人如遇到苦難,只要念誦太乙救苦天尊名號,太乙救苦天尊就會隨聲應化,幫助人解憂排難,化兇為吉。對於積功行善、功行圓滿之人,太乙救苦天尊會「乘九師之仙馭,散百寶之祥光」,接引昇仙。道教的主要宮觀一般都有太乙殿,供奉太乙救苦天尊之神像或神位。太乙救苦天尊之神像常作天尊騎獅子狀。
《救苦浩》說:「青華長樂界,東極妙嚴宮,七寶芳騫林,九色蓮花座。萬真環拱內,百億瑞光中。玉清靈寶尊,應化玄元始。浩劫垂慈濟,大開甘露門。妙道真身,紫金瑞相。隨機赴感,誓願無邊。大聖大慈,大悲大願,十方化號,普度眾生。億億劫中,度人無量。尋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青玄上帝。」 受苦受難者只要祈禱或呼喊天尊之名,就能得到救助。《道教靈驗記》描繪天尊的形像是:端坐於九色蓮花座,周圍有九頭獅子口吐火焰,簇擁寶座,頭上環繞九色神光,放射萬丈光芒,眾多真人,力士、金剛神王,金童玉女侍衛在他身旁。《青玄濟煉鐵鎮施食全集》說他身騎九頭獅子,手持楊柳灑瓊漿以救苦度亡,經文說:「東極青華妙嚴宮,紫霧霞光徹太空;千朵蓮花映寶座,九頭獅子出雲中;南極丹臺開寶定,北都直禁破羅豐;唯願垂光來救苦,眾等稽首禮慈容;施食功德不思議,孤魂滯魄早超升。」《漂放蓮燈集:放生咒》說:「天羅神,地羅神,慧劍出鞘斬妖精,一切災難化為灰塵,尋聲救苦解救羅網苦辛,太乙救苦天尊救急救難度眾生。」東極青玄上帝,即化太乙救苦天尊,又應化十方,而為十方救苦天尊。
由《十王告簡全集》而知十方救苦天尊各自的神權職能為:
化而為東方玉寶皇上天尊。位列震宮,尊居卯位,執掌風雷地獄,權衡霹靂之威,行善者作於青篇,作惡者標於黑簿,考察無私。
化而為南方玄真萬福天尊;位列離宮,尊居午位,執掌火醫地獄,威專烈焰之權,杳杳冥譴,莫破幽之燭,茫茫苦海,難逢濟險之舟,生死殊途,輪迴不免。
化而為西方太妙至極天尊。位列兌宮,尊居酉位,執掌金鋼地獄,威司考掠之權,詮量功德,了無毫髮之私,報對冤仇,備極再三之間,善篇有記,罪積無差。
化而為北方玄上玉宸天尊。位居坎宮,尊居子位,執掌冥冷地獄,權衡冰雪之威,城峙四同之鐵,欲出無門,劍生萬樹之傍,實觀有懼,眾生無賴,五苦難逃。
化而為東北方度仙上聖天尊。位列艮宮,尊居醜位,執掌鑊湯地獄,威張煮潰之權,七情六欲,難逃業境之分明,五體四肢,最苦風刀之拷掠,死生判注,善惡攸分。
化而為東南方好生度命天尊。位列巽官,尊居幽府,執掌銅柱地獄,威專足履之刑,辨明善惡,如日月之無私,注判姓名,若風雷之莫測。凡有眾生,難逃六道。
化而為西南方太靈虛皇天尊。位列坤宮,尊居泉曲,執掌屠割地獄。威權刀割之刑,無偏無黨,賞刑罰於多劫千生,難理難明,辨枉直於四旬九日,死生展轉,功德定分。
化而為西北方無量太華天尊。位列乾宮,尊居陰府,執掌火車地獄,威司運轉之權,設衡石而考功過,平等無私,主夙人以判升沈,磨研有當,無私無曲,不順不逆。
化而為上方玉虛明皇天尊。敕合乾元,德隆坤域,執掌普掠地獄,威張熾盛之權,三百六旬之黜陟,事事難明,一十八地獄之經由,人人戰僳,凡積愆於平日,必定罪於斯時,九地輪迴,三途往返。
化而為下方真皇洞神天尊。位尊幽都,名尊十帝,執掌羅豐之府,權衡憲法之嚴,有生有死,兩分而入之機,無黨無偏,三等幽冥之持,他時所造,此際何逃。
以上諸方天尊的神性職守,已體現出地府冥王之職能。為治理九幽泉曲冥府神鬼之事,遂化生十方冥王、真君。
東方天尊化冥府一殿泰素妙廣真君秦廣大王,神居玄冥宮,神誕二月一日。
南方天尊化冥府二殿陰德定休真君楚江大王,神居昔明宮,神誕三月一日。
西方天尊化冥府三殿洞明普靜真君宋帝大王,神居糾集宮,神誕二月八日。
北方天尊化冥府四殿玄德五靈真君伍官大王,神居太和宮,神誕二月十八日。
東北方天尊化冥府五殿最勝耀靈真君閻羅大王,神居糾綸官,神誕元月八日。
東南方天尊化冥府六殿寶肅昭成真君卞城大王,神居明晨宮,神誕三月八日。
西南方天尊化冥府七殿等觀明理真君泰山大王,神居神華宮,神誕三月廿七日。
西北方天尊化冥府八殿飛魔衍慶真君都市大王,神居碧真宮,神誕四月一日。
上方天尊化冥府九殿無上正度真君平等大王,神居七非官,神誕四月八日。
下方天尊化冥府十殿五華威靈真君輪轉大王,神居肅英官,神誕四月廿七日。
第二章 《太乙救苦護身妙經》
爾時,元始天尊在玄景之上清微天中九色玉堂,昇七寶座,放大光明,普集萬靈,與天教化。十方天尊、道君、老君、帝君、元君、丈人、聖人,萬萬仙眾,俱來詣座,聽宣妙法。於是梵王稱善,帝釋欣歌,仙樂自響,隨光而至。是時太上老君身離玉座,步躡蓮花,真人侍於左右,玉女扶於曳裾,至天尊前,奏曰:臣等蒙師開化,受福天堂,施功無極,恩不可量。臣觀三界之中、苦海之內,無量眾生,橫遭厄難,罪網牽纏,異類羣情,難逃生化。臣不可住於太清,欲仗威光,分身三界,救度羣情。惟望至尊,觀心慈慾。
於是元始天尊微起法身,告老君曰:善哉善哉。汝離玉座,驚怖萬天,救苦救生,不須汝言。可還座中,吾為宣說。
天尊曰:萬物吾生,萬靈吾化。遭苦遭厄,當須救之。不須汝威力化身救度。此東方長樂世界有大慈仁者,太一救苦天尊,化身如恒沙數,物隨聲應,或住天宮,或降人間,或居地獄,或攝羣邪,或為仙童玉女,或為帝君聖人,或為天尊真人,或為金剛神王,或為魔王力士,或為天師道士,或為皇人老君,或為天醫功曹,或為男子女子,或為文武官宰,或為都大元帥,或為教師禪師,或為風師雨師,神通無量,功行無窮,尋聲救苦,應物隨機,今告汝知。
老君重奏曰:此之威神,有無量變化,如何得至我師御前。
天尊告老君曰:汝可舉聲唱太一之名,使仙官齊詠,自然應化現身。
於是老君眾仙等,遵其教旨,齊聲稱詠太一救苦天尊之名。忽見帝君班中有童子一人,步步躡於蓮花,稽首至天尊前奏曰:臣乃太一,為我師開化說法。臣集相聚形,聽宣妙音,天中快樂一時,地下動經萬劫,三界之中,羣生受苦,高聲叫喚,苦哉苦哉。旋遶天尊,禮拜俯伏,乞下天關。於是眾仙見童子奏對泣淚滴衣,哽噎嘆言。天上快樂,地下受災,輪迴報對,何時清閑。
天尊告太一曰:汝行願慈悲,眾生受苦。依汝行願,分身救之。童子喜笑,再拜而退。眾仙觀見童子化一天尊,足躡蓮花,圓光照耀,手執柳枝凈水,九頭獅子左右從隨,乘空而去。又見天尊化一帝君,足躡蓮花,手執如意,圓光照耀,九頭獅子左右從隨,乘空而去。又見帝君化一真人,足躡蓮花,手放神光,上通九天,下通九地,九頭獅子左右從隨,乘空而去。又見真人化一女子,身著火錦襯衣,披髮跣足,躡於蓮花,手執金劍,圓光照耀,九頭獅子,口吐火焰,遶於身形,乘空而去。
老君奏天尊曰:此聖威德,變化救生,從何而有,甚劫修行,惟願應機,為眾宣說。
天尊曰:此聖在天呼為太一福神,在世呼為大慈仁者,在地獄呼為日耀帝君,在外道攝邪,呼為獅子明王,在水府呼為洞淵帝君。汝是吾之氣,吾是汝之根,汝知吾知,此是九陽之精,甚靈甚靈。汝可祕之,不可盡述。是時老君聞天尊言,閉目定神,彈指叩頭,呪曰:
元元之祖氣,妙化九陽精。威德布十方,恍恍現其真。三九揚風出,徘徊離始青。恭敬生瓊液,奉之免渴饑。萬靈當信禮,八苦不能隨。積行持科戒,提攜證玉京。
爾時,天尊重告老君及諸仙曰:若有眾生,時遭疾疫,病痛纏綿,可以焚香念誦聖號,看轉此經,疾患退散,克獲安寧。若有眾生求官覓職,姦佞妄生,但當念誦聖號,看轉此經,自然嫉妬不生,高遷祿秩。若有眾生泛涉江海,波浪所驚,魚龍欲傷,可以存思念誦聖號,便得達岸,無有害傷。若有眾生值雷霹靂,風雨驚怖,但當存思念誦聖號,神氣爽清,魂魄不動。若有眾生父母師資,六親不和,兄弟乖疏,但當存思念誦聖號,看轉此經,自感六親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若有帝王國主,朝生叛臣,兵火作亂,風雨不調,萬民塗炭,怨地尤天,但當持齋念,看轉此經,風雨便得順時,叛臣敗露,國泰民安。若有眾生為邪精鬼賊,妄來所傷,但當存思念誦聖號,妖魅自止,鬼賊滅亡。若有眾生山林往來,被蟲蛇禽獸奔奪所傷,但當存思念誦聖號,禽蟲自退,不敢來害。若有女人懷受胎孕,臨產艱難,但當存思念誦聖號,自感真氣佑護,無痛無傷,便生智慧之男,有相之女,六根具足,母子團圓。若有男子女子慕道求仙,在家出家,養性養命,但當存思念誦聖號,看轉此經,便得功行圓滿,白日昇天。若有眾生頻遭枷鎖牢獄之中,呻吟難訴,但當存思念誦聖號,便得解脫,出離囹圄。若有眾生為七祖九先、門人同學、夫妻男女身歿之後,流滯寒庭,未得託生,但當存思念誦聖號,自然出離陰境,便得生天。若有眾生為冤家牽引,復連相纏,但當存思念誦聖號,冤家解釋,後連斷除。
於是,天尊告老君曰:此聖最尊最貴,最聖最靈。每月三九日,多降人間。常於凈室中,焚香禮拜,柳枝凈水,時花藥苗,如法供養,自然壽滿一百二十,五福常臻,八難遠離。切忌竈下灰燼,石榴穢物,此為不潔,勿令觸之。
爾時,天尊說經畢竟,大會之中羣仙唱善。獅子能語,鳳凰能言,魚龍成人,枯朽還生,蠢動含情,福資皆徧。巍巍堂堂,皆得昇仙。於是道君、老君、無量眾真,同聲讚嘆:今聞妙音,大獲利益。奉辭而退。
太一救苦護身妙經 終
第三章 《太乙救苦天尊說拔度血湖寶懺》
爾時,救苦天尊坐九色蓮臺,威光遍滿十方。諸大天尊、救苦真人,一切仙眾說諸血湖產亡血殂、罪業因緣。時有妙行真人出班長跪,告天尊曰:臣今下觀慾界酆都羅山諸獄異名九幽之獄,次有二十四獄、三十六獄、一百八獄、阿鼻地獄、岱岳鋒刃十八地獄、大小鐵圍無間地獄、五湖四海九江泉曲地獄、孟津黃波流砂地獄、應化牢檻八萬四千幽獄。凡遇赦恩,皆準仁慈,普霑大澤,殊不知有血湖一獄。在大鐵圍山之南,別有大獄,其獄名曰無間之獄。獄之有獄,號曰硤石之獄。獄之東北,地號血湖。長一萬二千里,周回八萬四千里,下有一門,名曰伏波,乃血湖大神主之。其獄有五,一曰血膿之獄,二曰血冷之獄,三曰血汙之獄,四曰血資之獄,五曰血湖之獄。獨此一獄,又列為五,有硤石無間之號,大小鐵圍之山,皆分拘帶血之魂、腥穢無邊之眾,以至食胎黃球之鬼興訟三官,青姑黑齒之神拘魂九地。天狼天狗競施吞啗之威,六甲六丁莫賜護持之力。動經億劫,無有出期。乃是世間產死之魂、血傷之魂,墜墮斯獄。緣此等罪報,蓋生前多有狼毒、損物傷人、不孝不忠、不仁不義,耽淫五濁,靈識沈迷,淪滯三塗,形神散亂。汝等罪魂,以夙生冤對,受報玆身,厄難血屍,命絕產死。或懷六甲,命屬三元,墮子落胎,因而悶絕。或母存子喪。或母喪子存。或母子俱喪,男女未分而俱死。或胚胎方成而遽死。或染患而將臨產月。或懷娠而失墜高低。或藥餌誤毒而中傷。或癰疽痢疾而身殞。或崩漏至死。或淋瀝而亡。或懷胞胎而竟不分娩。或生男女而月內傾亡。或因血病至死。或被刀刃所傷,未盡天年,乃為夭喪。或身歿干戈之下,魂飛矢石之場。或抱惡病而告終。或犯王法而受戮。形軀混濁,神氣昏濛,一切血死之眾遍體腥膻,形骸臭穢。千生萬劫,無有出期。況幽陰至苦,業報最探。硤石之獄不可聞見,鐵圍萬雨,劍刃千重。巨頂顛危,中開一穴。山漫黑霧,陰霾自然。惡毒之汁,交流沈浸罪人,煎煮身心,骨肉潰爛,苦楚難禁。動經億劫,不睹光明,天恩符命,未嘗能到。陰官拷掠,晝夜無停,啖髓食心,翻屍擲體,諸獄之苦,最重血湖。一入此扃,何時解脫。
爾時,救苦天尊為諸眾生宣說太上真符,流光寶符,丹臺玉冊,飛玄靈章,頒行諸獄幽扃,徑到硤石血湖。普放光明,照燭幽間,鐵城摧毀,血湖枯乾。灰河化碧玉之池,硤石變清涼之座。凡民積畔,報對莫逃。以宿世之冤仇,作今生之子母。豈謂熊羆入夢之始,常懷鴟梟食母之思。甫臨十月之期,竟作九泉之鬼。呱呱孩提之在,悠悠魂魄何歸。或已分娩而兩殂。或未離析而全喪。形骸穢濁,神性昏冥,血湖之中,產死女魂。惟願已生未生,悉遂生成之快樂;前化後化,俱蒙化育之深仁。更有血氣之屬,必各有之民物之胞,悉本同體,傷胎破卵,茹苦銜冤。前世惡因,今生業報。不待日月滿足,已覺娠孕動搖。蓄鬼氣於無形,毒流臟腑;遭黃球之暗食,痛徹肝腸。或飲藥以自戕。或抱疾而隨喪。沈埋待替,痛苦誰憐。惟願血氣和平,早脫幽陰之界;魂神澄正,上升福慶之堂。及有爭地爭城,自昔有殺人之禍;圖王圖霸,不幸逢戰陣之時。方當披甲以從戎,所願執俘而獻凱。勢孤援寡,氣盡力疲。身膏血刃之場,骨埋青荒之野。望鄉間而甚遠,求祭享以何從。雪積冰堅,漠漠湖沙之上;天陰雨濕,啾啾哭夜之聲。雖報國以輸忠,實無罪而就死。或難逃於劫數,亦不免於傷殘。似此沈淪,實堪憐憫。血湖獄中,戰亡陣死男魂等眾。惟願慶雲開生門,不墜昏迷之境;神功攝遊氣,託生忠義之家。再有奇疾縈纏,豈災迍之適至;宿緣幸報,宜善惡以無差。不因訾毀三寶而來,則是毒害眾生所至。抱風癩,則皮膚潰爛;苦癰疽,則血脈淋漓。吁吁枕上之聲,淹淹泉下之鬼。見之可惡,死亦誰憐。或因吐痢淋漓而殂,各有臭汙腥穢之氣。不因救拔,曷遂超昇。血湖獄中,一切癰疽、瀉痢、死亡、風癩、瘡痰等眾。惟願痼疾復形,早使六根清淨;慧光燭下,同瞻三寶提攜。又有王法昭明,儼條章之具在;人心邪僻,陷刑辟而不知。豈不畏,三尺之嚴;終不忍,一朝之忿。狠鬥殺傷之眾,強梁劫掠之徒。魂飛伏鎖之時,身首異處;命斷登場之後,血肉淋漓。身雖棄於屍林,魂實拘於泉曲。業緣未盡,忿氣猶存。血湖獄中,一切冒犯王法死亡等眾,惟願聽生神章,使形神而復體;持元始籙,俾惡業以頓除。是以太乙救苦天尊,放九色祥光,遍照諸獄,赦宥罪魂,普使一切產厄血湖罪魂脫離苦趣,得睹陽光。是故燒香,歸身歸命,五體投地,志心朝禮,三清聖眾。
按人各恭敬
志心朝禮,玉清元始天尊。
志心朝禮,上清靈寶天尊。
志心朝禮,太清道德天尊。
志心朝禮,昊天玉皇大帝。
志心朝橙,紫微北極大帝。
志心朝禮,紫微天皇大帝。
志心朝禮,后土皇地祇。
志心朝禮,太一救苦天尊。
志心朝禮,玉寶皇上天尊。
志心朝禮,玄真萬福天尊。
志心朝禮,太妙至極天尊。
志心朝禮,玄上玉晨天尊。
志心朝禮,度仙上聖天尊。
志心朝禮,好生度命天尊。
志心朝禮,太靈虛皇天尊。
志心朝禮,無量太華天尊。
志心朝禮,玉虛明皇天尊。
志心朝禮,真皇洞神天尊。
志心朝禮,流光救苦天尊。
志心朝禮,玉符赦罪天尊。
志心朝禮,大慈接引天尊。
志心朝禮,金闕化身天尊。
志心朝禮,九幽拔罪天尊。
志心朝禮,朱陵度命天尊。
志心朝禮,九炁生神天尊。
志心朝禮,慈航苦海天尊。
志心朝禮,法橋大度天尊。
志心朝禮,慈光拔度天尊。
志心朝禮,燈光普照天尊。
志心朝禮,日月普明天尊。
志心朝禮,流光梵現天尊。
志心朝禮,符光洞照天尊。
志心朝禮,轉輪聖王天尊。
志心朝禮,九光鍊度天尊。
志心朝禮,火鍊丹界天尊。
志心朝禮,蕩除昏翳天尊。
志心朝禮,清水度魂天尊。
志心朝禮,火鍊丹簡天尊。
志心朝禮,靈源普潤天尊。
志心朝禮,玉眸鍊質天尊。
志心朝禮,火鍊血屍天尊。
志心朝禮,蕩除血湖天尊。
志心朝禮,靈寶蕩穢天尊。
志心朝禮,清淨真意天尊。
志心朝禮,神功妙濟天尊。
志心朝禮,水鍊血屍天尊。
志心朝禮,金暎護魂天尊。
志心朝禮,解除冤業天尊。
志心朝禮,法雲流潤天尊。
志心朝禮,引魂光明天尊。
志心朝禮,高真妙果天尊。
志心朝禮,神光廣被天尊。
志心朝禮,逍遙快樂天尊。
志心朝禮,開光丹景天尊。
志心朝禮,丹天煥明天尊。
志心朝禮,湛寂法雲天尊。
志心朝禮,惠道照明天尊。
志心朝禮,慈暎度苦天尊。
志心朝禮,妙玄朱光天尊。
志心朝禮,拔苦慈恩天尊。
志心朝禮,度厄應變天尊。
志心朝禮,妙道光明天尊。
志心朝禮,惠炬大真天尊。
志心朝禮,開拔苦魂天尊。
志心朝禮,嚴淨無等天尊。
志心朝禮,救苦真聖天尊。
志心朝禮,萬靜真元天尊。
志心朝禮,普慈難賜天尊。
志心朝禮,上靈慧日天尊。
志心朝禮,拔苦真階天尊。
志心朝禮,贊輝法境天尊。
志心朝禮,雲華見相天尊。
志心朝禮,把真鍊妙天尊。
志心朝禮,慈雲法雨天尊。
志心朝禮,陽光朗照天尊。
志心朝禮,陶魂有魄天尊。
志心朝禮,全形變化天尊。
志心朝禮,廣度沈淪天尊。
志心朝禮,十方應化天尊。
志心朝禮,慈雲蔭禮天尊。
志心朝禮,常沾法雨天尊。
志心朝禮,解冤釋結天尊。
志心朝禮,斷除業障天尊。
志心朝禮,體神清靜天尊。
志心朝禮,天河灌沐天尊。
志心朝禮,黃華蕩形天尊。
志心朝禮,三界流通天尊。
志心朝禮,護魂無滯天尊。
志心朝禮,迴骸起死天尊。
志心朝禮,虛黃演教天尊。
志心朝禮,盪除血穢天尊。
志心朝禮,青帝蔎魂天尊。
志心朝禮,白帝倚魂天尊。
志心朝禮,赤帝養炁天尊。
志心朝禮,黑帝通血天尊。
志心朝禮,黃帝中主天尊。
志心朝禮,玉帝生神天尊。
志心朝禮,五帝全形天尊。
志心朝禮,大慈至廣天尊。
志心朝禮,昭彰妙道天尊。
志心朝禮,開通業道天尊。
志心朝禮,光明普照天尊。
志心朝禮,法橋濟惠天尊。
志心朝禮,聖力無邊天尊。
志心朝禮,升入無形天尊。
志心朝禮,三光洞照天尊。
志心朝禮,甘露流通天尊。
志心朝禮,回光啟曜天尊。
志心朝禮,寧聲救苦天尊。
志心朝禮,寶座圓滿天尊。
志心朝禮,隨願往生天尊。
志心朝禮,大慈大悲救苦真人。
志心朝禮,大慈大悲救度真人。
志心朝禮,大慈大悲大惠真人。
志心朝禮,萬福真人。
志心朝禮,萬道真人。
志心朝禮,鬱羅真人。
志心朝禮,真定真人。
志心朝禮,觀妙真人。
志心朝禮,妙行真人。
志心朝禮,慈悲真人。
志心朝禮,太極真人。
志心朝禮,九華真人。
志心朝禮,拔度真人。
志心朝禮,普慈真人。
志心朝禮,太素真人。
志心朝禮,慈蔭真人。
志心朝禮,太妙真人。
志心朝禮,慈惠真人。
志心朝禮,正一天師。
志心朝禮,演教天師。
志心朝禮,啟玄天師。
志心朝禮,開化天師。
志心朝禮,進仙天師。
志心朝禮,化身天師。
志心朝禮,普攝天師。
志心朝禮,普救天師。
志心朝禮,拔難天師。
志心朝禮,救死天師。
爾時,救苦真人曰,再行懺悔,壇下善男信女及所薦亡魂,自從前世,廼至今生,受身女流,過多罪咎。婚姻之後,聚守成家,處事營生,故犯誤為之罪。或不淨手漱口念經之罪。破齋犯戒不信陰陽之罪。飲酒醉亂心神之罪。己是他非說人長短之罪。重秤大斗,入己之罪。輕秤小斗,與人之罪。不忌三光,節屆婬慾之罪。生男育女,墮子落胎之罪。憎嫌男女太多用水,渰浸棄撇之罪。擅用水漿汙濁江河之罪。呵風罵雨,惡寒厭暑之罪。洗米澄泔,淘沙落粒之罪。厭賤穀米菜蔬之罪。剪截幣帛任意衣著之罪。故殺誤殺,教殺自殺之罪。熱湯潑地,損害一切蟲蟻之罪。輕凌翁姑父母、伯叔兄弟之罪。無辜叫喚鬼神,咒詛誣盟之罪。孤貧乞求不與之罪。富貴貪婪不知止足之罪。耕田種作,穿坑掘土,損害含靈之罪。養育鵝蠶不節之罪。畜養犧牲貪財之罪。今對三清御前,一一懺悔之後,即俾生生雪淨,世世冰清,永消積罪之愆,尚納平康之慶。誓堅歸向,仰答生成,各各虔誠,志心信禮。
志心朝禮,酆都府主玄天上帝冥官。
志心朝禮,酆都左府太陽宮注生冥官。
志心朝禮,酆都右府太陰宮注死冥官。
志心朝禮,酆都鑊湯獄定罪考鬼靈官。
志心朝禮,酆都風雷獄定罪考鬼靈官。
志心朝禮,酆都銅柱獄定罪考鬼靈官。
志心朝禮,酆都火翳獄定罪考鬼靈官。
志心朝禮,酆都屠割獄定罪考鬼靈官。
志心朝禮,酆都金剛獄定罪考鬼靈官。
志心朝禮,酆都火車獄定罪考鬼靈官。
志心朝禮,酆都溟泠獄定罪考鬼靈官。
志心朝禮,酆都普掠獄定罪考鬼靈官。
志心朝禮,酆都火坑獄定罪考鬼靈官。
志心朝禮,酆都糞穢獄定罪考鬼靈官。
志心朝禮,酆都硤石獄定罪考鬼靈官。
志心朝禮,酆都血湖獄定罪考鬼靈官。
志心朝禮,酆都大鐵圍山定罪考鬼靈官。
志心朝禮,酆都小鐵圍山定罪考鬼靈官。
志心朝禮,酆都有間獄定罪考鬼靈官。
志心朝禮,酆都無間獄定罪考鬼靈官。
志心朝禮,酆都諸大地獄定罪考鬼靈官。
爾時救苦天尊再諭妙行真人曰:吾今以此經懺散布萬國九州、十方世界。若有奉道之民,世間男女,或遇三元八節、五臘直日、三伏齋日、生辰忌日,發無上道意,遇諸產難及一切厄難,說諸因緣,普得超度。燒香朝禮,諸大天尊真人、天師名位者,魂生天堂,逍遙自在。於是救苦天尊而說頌曰:
運真合靈會,寶勑召諸神。六天壘重陰,酆都九幽獄。典吏部冥洞,三官執九府。主典神吏眾,一切主錄罪。拔度產血難,出離三塗苦。流光玉元符,照破血湖獄。爐炭生青蓮,刀劍生騫林。火池化溫泉,鑊湯為春圃。超度長夜魂,往生極樂國。
太一救苦天尊說拔度血湖寶懺 終
這時,他靈機一動,心想今已到「太乙天尊宮」,何不多誦念太乙天尊聖號呢?即高聲誦念「尋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聖號十餘聲。牽他的騎吏大笑說:「臨渴穿井,事同噬臍,怎可得也?」即聞眾笑不止,他又高聲頌唱十餘聲「尋聲赴感太乙救苦天尊」聖號,其調哀楚,其音悲切,淚下沾衣。
忽然,有紅光一束照在仁表左右,牽他騎吏一時離去,唯仁表在光明之中,回視周圍四方,山川明媚,雲物閒暇。一會兒,救苦天尊與侍從千餘人出現在他眼前。仁表禮謁天尊,悲咽叩首,懺悔平生過失,祈救苦天尊赦免。救苦天尊坐五色蓮花之上,其坐周圍火光焰焰,環繞天尊,火焰中有九色神光。救苦天尊周身及頂,光焰鋒芒,外射如千萬槍劍之形,覆七寶之蓋。後有騫木寶花,照耀八極,真人力士,金剛神王,玉女金童,充塞侍衛。陰陽太一,四十六神,自領隊從,亦侍左右,雲車羽蓋,遍滿空中。
救苦天尊對仁表說:「人生在世,大慎三業十惡;三業之中,口過尤其,一人妄說,萬人妄行。妄說之人,首當其罪,你的三業罪,是我救護,才得以出幽苦。你壽命已盡,不當複還,今再赦你七年,誘化於陽世,以我像廣示於人間,開引進之門,作趨善之要,希望竭力行持。」
畢,令使童子引仁表還住處,後來,其疾病也頓愈。過了幾日後,仁表因事出城於春明門外,見蒿荊之中,有自己原來行走足跡。仔細觀察,見棘刺的末端,有所礙掛衣線紫縷以及棘上微有血痕,果然是那天晚上追捕時所經過的道路。
二則:袁逢,峽石人,崇好至道,曾於仙都觀得太乙天尊神像,朝夕焚香敬奉。後因事入蜀,波濤駭浪,驚恐不已,袁逢即念「太乙救苦天尊」聖號百餘聲。頓時,見赤光照自水面,有一丈多長,光中見救苦天尊身著青衣。良久,乃隱波浪中,時覺船也不劇烈震動了。隨同的伙伴對袁逢說:「我們看見你所乘的船,在巨浪中迴旋數次,大家都以為船會翻沉,驚疑之中,見一道紅光照你所乘的船,我們感到很奇異」。後袁逢告訴大家,他這次有幸脫險,全賴念誦太乙天尊聖號,隨同的人這才恍然大悟。袁逢不但脫險,而且還能看見救苦天尊化身,這是平日積善感應,慧眼所開的緣故。
李邵者,為葭萌縣令。云其妻亡已八九年,素不在京國。忽因參選入京,就於三洞觀側客邸之中,偶見其家亡婢,自鄰居而出。熟視之,果其婢小玉也,以名呼之,斂衽而至。問其故,即云:某隨娘子在此,已歲餘矣,暫出買物,逡巡即回,回即與報娘子矣。邵待之,食頃方至,買果實茶餅之屬,奔馳還家。良久,延邵相見。所居兩間,自有庭除少許。既見,敘存沒之事,或泣或悲,而頻令小玉看時節。久之,小玉報雲:來矣。顏色慘悴,語聲哽咽,揖邵請去。邵未出門,有一少年,張蓋而入,邵忽遽避之,小玉即引於簾後且立。其妻出迎少年,拜亦不顧,擲蓋於地,化為大鑊,水滿火起,煙焰蓬勃,少時即沸。少年去大帽,即牛頭神人也。持義立於鑊前,以叉其妻,拋於鑊中,號叫痛楚。不久即爛,骨肉分張,尋亦火滅。以叉挑其骨,排於庭中,張蓋而去。其妻身亦復舊,蘇而徐起,泣謂邵曰:平生罪業,合受三年,今已一年餘矣。每日如此,痛苦難言。
邵見其變化苦楚,亦深悲嘆,問妻曰:今既相見,所須何物?莫要作功德救拔否?妻曰:適令小玉相邀,全無功德相託爾。此處鄰里,有受苦者,畫太一天尊一身,便得免罪。知之數月,無託人處,今得君來,將有離苦之望矣。邵即於三洞觀中,訪太一天尊之像。殿上有古本剝落,厚以金帛,召工畫之,亦就觀設齋表祝。只三日內,事事週畢,躬自檢校無暇。到妻所居,功德既了,方得往報。見其所止,已空屋爾。留托鄰母,深荷太一功德,已得解脫往生矣。昨日辰巳間,與小玉俱去也。邵每勸人作太一天尊像,其福報可以立待矣。(出典自《雲笈七簽》卷一百一十八道教靈驗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