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過巴哈轉載的這篇關於庵野秀明監督的訪談後
專訪《福音戰士》監督庵野秀明心中不免有些認同感
也跟著擔心起日本的動畫產業
雖然我只是一個喜歡日本動畫的視聽者
跟業界一點關係也沒有的局外人
但還是想抒發一下我感受到的危機意識
目前的日本動畫可說是百花齊放
發展的非常蓬勃
每一季大概都會有50部以上的新作TV動畫或WEB動畫推出
表面上看起來根本就是輝煌的黃金時代
動畫迷們面對這樣持續且大量的作品也樂此不疲
畢竟選擇多樣豐富自然是再好不過
但換個角度站在業界立場看的話
其實是潛藏許多隱憂的
我不懂庵野監督所謂的死胡同(deadlocked)是什麼
我所觀察到的
且稱之為危機意識的有下列幾點:
1. 嚴峻的工作環境個人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雖然在製作數位化且有3DCG輔助後
工作量比起過去傳統方式是減輕許多
但以每周30分鐘的電視動畫來說還是相當龐大
(即使有部分發包給其它工作室承接)
而且依據題材與資金
作畫的量有可能超過一般的水準
如果哪個環節出問題
就會產生骨牌效應去壓迫到後面的進度
或許有人會說這麼多年來不都撐過去了
問題是這樣的情形能撐到何時呢?
作畫崩壞、總集篇
都是這嚴苛環境下的產物
即使作畫可以在未來販售的BD中修正
但人力的耗損卻是無法修補的
相信業界有不少人才就是因此而流失
製作短篇動畫是一條出路
現階段的短篇動畫也有增加的趨勢(但還是少數)
個人認為這真的值得各大動畫公司及工作室好好思考研究
才能改善現在這樣過勞的工作環境(薪資似乎也不成比例)
2. 改編作品氾濫,同時也是雙面刃現在的動畫界
改編作品的比例始終高居不下
願意冒險推出原創作品的公司實在是少數
站在商業考量這是無可厚非的事
畢竟人氣原作有基本盤的支持者比較安心
故事發展也在掌握之中不需摸索
但壞就壞在實在是過於氾濫
尤其是輕小說與美少女遊戲的改編作品
以原作來說因為小說跟遊戲都能較深刻地刻劃人物與劇情
而改編成12集的電視動畫後經常就會喪失原有的魅力
不完整的劇情加上單薄的人物
到頭來只成了虛有其表且食之無味的庸作了
另外OVA的式微也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過去OVA的市場也曾經百家爭鳴繁華一時過
並且也誕生出不少名作
現在則是變得很極端
不是高規格的劇場上映
就是與漫畫或小說同捆的附屬商品
3. 供過於求,市場過度飽和雖然我前面提到現在是選擇多樣豐富的黃金時代
但反面來看過多的作品同樣也會延生出一些問題
目前主流的深夜動畫都全靠相關周邊商品獲利
以BD來說算是高單價的商品
當市場上的作品有這麼多時
消費者自然就必須有所取捨
當然動畫公司的獲利也會因此分散
這讓我聯想到家用遊戲的市場
日本的遊戲公司也曾經是百家爭鳴
但市場過飽和後
許多小公司及工作室變得無法生存下去(分不到市場大餅)
紛紛轉向併入大公司
甚至是大公司之間也盛行起合併
將資源統合起來
獲利也因此集中避免分散
不知動畫界將來是否也會走上類似的道路
結語:
擔心歸擔心
我還是很享受現有的動畫資源
就算動畫界如庵野監督所說的正在衰退中
與業界無關的我也是無能為力
能做的也就是買周邊商品來支持一下喜歡的動畫
並希望製作公司能支撐下去持續創作出優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