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國的主要國家有十六大國、十六小國,十六大國都有能選出列國皇帝的一票,十六小國沒有。但十六大國與十六小國都有大君的稱號,可以分封國王。十六大國與十六小國之外的其他國家,只能稱為王邑,而非公國。
最早列國統治者的稱號是國王,國王統領諸公國,公國國主為大公。但後來國王權威下降,大公權威上升。而各大公國內貴族也逐漸勢力強大。最後,演變成各公國國內沒有封號的貴族要求地位提升,獲得封號,好可以自己冊封無號貴族。而同時大公們也要求更高的權力,但他們不願放棄古老的傳統名稱,故仍稱自己的國家為公國。
在當時的列國,大公之下沒有其他封號。所以列國大公紛紛自號為大君,冊封貴族們為國王,以為位階在國王之上,也是宣告從此不聽列國國王的號令。一國起頭,各國紛紛效法。由於此刻大君自認為地位高於國王,列國國王已形同虛設。在一番爭權奪利的戰亂之後,舊日統治列國的王朝覆滅。
舊日王朝的最後一位名人是冰山騎士,他是一位冒險家,後世以他為題材的故事很多。
而聖望為了維持和平,號召各國成立一個由他們選出的共主,並以傳說中的君王稱號,也就是皇帝稱之,統治被聖望管轄的一片最肥沃的土地。不同於舊日王朝的君主,列國皇帝並非世襲,當原先的皇帝駕崩,就會從有選舉權的十六大國中互選一位大君兼任。
這就是列國皇帝的誕生。那片肥沃土地也被劃為公國,專屬於皇帝的公國。列國大君加冕時仍保有大公的稱號,只是不再實際使用。
舊日王朝覆滅後領土重新分配,有許多地方後來成為不屬於大君、皇帝,也不屬於聖望的土地,這些土地的佔有者也要求加入列國,得到在國際上的權益。大君不樂見自己階級的數量增加,所以由列國皇帝冊封他們為國王,不稱公國,稱王邑,直接從屬於列國皇帝,所以列國皇帝的權勢,不僅是本國領土、皇帝專屬領土、還有許多王邑,名義上公國和聖望也是皇帝的下屬。不過皇帝對於他們不能有效控制,弱小的王邑、合法繼承的本國領土、選舉而出的專屬領土,是皇帝能真正掌握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