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唱歌的地方不叫KTV,叫卡拉OK,以臺灣來講這名字好古早。
進去的話通常亞洲各語系的歌都有,然後還有英文歌。
卡拉OK 通常會去的是亞洲人,
歐美國家的人會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亞洲人很愛在暗暗的房間看著螢幕唱歌,
所以通常不會去。
倫敦的卡拉OK通常會跟餐廳開在一起,位在市中心的中國城,
一種是包廂包幾小時,大概100~200磅(臺幣5000~10000),簡直貴到爆了。
可以點一桌菜跟飲料吃到飽,加起來100磅以內就可以,
這種就適合號召很多人一起去才會劃算,且點歌設備會比較好。
另一種就是小型的包廂,不附飲料和食物,然後只付包廂費30磅(1500)
但點歌設備就沒有很好,歌也沒有很多。
第三種就是在臺上唱歌的,上次我參加語言學校去的就是這種,
只有英文歌,且大家都不敢自己上去都要揪朋友,只有我自己就直接跑上臺唱了。
昨天我跟朋友去的就是第二個,她突然想唱歌,我就陪她去。
上次跟韓國同學一起去才知道這個,他們猛唱韓文跟英文歌
真可惜我不會唱韓文歌啊,只知道少女時代跟江南Style。
結束前拍了一張照,從同學的朋友臉書上擷取,
這張照片的彩色版是我傳給她的,但我不想貼彩色的。
那間小間的韓國卡拉OK幾乎都是韓文歌,英文歌數量次之,
再來是日文歌,中文歌的數量非常少。
日文歌不只歌手的跟偶像劇的,還有動漫歌曲,
這是令我很驚訝的因為在臺灣潮潮KTV不會這樣。
連魔法少女小圓劇場版的歌都有哦!
但大多的我都不會唱,所以我首先點了有點年代的殘酷的天使。
不太會日文的我應該發了很多錯的音
![]()
朋友很驚訝我會唱這首,她說這首在日本已經有點久了,
我就說「因為這首歌以前很紅嘛」
本來要點男女蹺蹺板的片尾曲「 夢の中へ Yume no Nake he」
但出來的是早期歌星唱的版本,所以唱得有點吃力。
然後,我看到了SOUND HORIZON的歌,
像是Ark , 緋色的風車等幾首.....
雖然我很喜歡他們的歌,可是,這麼重口味的歌點下去好嗎?
歌詞太黑暗了,我朋友看得懂跟聽得懂日文,
我還是不要冒這個險點Ark好了,而且這首歌很難唱。
況且這按鈕一點我的真面目就會被揭發出來了
![]()
雖然我朋友知道我是動漫發燒友,但有些事情還是不要做的太超過比較好。
(以上為發燒友的內心小劇場)